李榮榮
[摘要]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升學生數(shù)學學科素養(yǎng)的主渠道。在“認識東南西北”教學中,教師要巧妙滲透這一理念,不斷優(yōu)化教學策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空間觀念;核心素養(yǎng);東南西北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7-9068( 2020)11-0078-02
【教學目標】
1.認識現(xiàn)實中的東南西北,學會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體會方向之間的相對關系,了解方向的空間順序。
2.會用東南西北描述物體所在方向和物體間的位置關系,培養(yǎng)辨別方向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3.通過具體的數(shù)學活動,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數(shù)學學習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學重點】
認識東南西北,學習使用東南西北等方位詞描述方向和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辨析物體間相對的位置關系,根據(jù)一個方向確定其他三個方向。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引入新課
師:你了解哪些關于方位的知識?
師:在一年級上冊的學習中,大家認識了前、后、上、下、左、右六個方位詞。那么為什么還要學習東南西北呢?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認識東南西北
1.出示例1
師:剛才同學們說到“太陽從東方升起”,說明大家對于今天要學的知識已經(jīng)有所了解。圖中的小女孩是面朝哪里站立的?你能說一說,小女孩的背面是哪個方向嗎?她的左邊和右邊呢?你怎么知道的?
(提示:一年級語文課上學過的兒歌:早晨起床,面對太陽,前面是東……)
師:原來語文書早就教過我們如何辨認方向啦!
2.模仿體驗,發(fā)現(xiàn)對應關系
師:教室的黑板在東面,那么西面在哪里?南和北呢?指一指,說一說,教室的東南西北面各有什么?
師:如果我們自己就是圖中的小姑娘,面朝東方,那么后面是什么方向?左面右面呢?
師: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方向總是一對一對地出現(xiàn)的?有東就有西,有南就有北,我們可以把這樣相對的方向看作一組。
【設計意圖:突出方向的相對性,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感知方向是一對一對出現(xiàn)的,東和西、南和北是兩組相對的方向,這樣有利于學生認識、辨析方向,形成空間觀念,加深記憶?!?/p>
3.對比東南西北和前后左右的區(qū)別(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師:同學們現(xiàn)在都知道教室的四個方向了,下面做個游戲考驗誰的反應快,好不好?
師:請同桌的兩位同學面對面站立,互相說一說,自己前面是什么方向?后面是什么方向?左邊、右邊又各是什么方向?倆人說的一樣嗎?
(二)親身體驗,感受方向的空間順序
師:全體起立,面向東站立,右手邊是什么方向?向右轉,右手邊是什么方向?再向右轉,右手邊是什么方向?閉上眼睛,再轉一圈,自己面對的是哪個方向?
(板書:人偶四周分別畫上箭頭標志表示旋轉的方向。)
師:剛才是怎樣旋轉的?誰來說一說這樣旋轉時方向的排列順序是什么?
(三)形成方法,快速辨認
師:通過剛才的兩組小游戲,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東南西北所在的方向,如果老師說一個方向,你能迅速指出來嗎?你是怎樣很快辨別出來的呢?
(方法一:找相對的方向確認。方法二:按順時針的方法找出其他三個方向。)
三、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一)“想想做做”第1題
師:放學時,小姑娘面朝哪里?她的右面、后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呢?動腦筋想一想,再和同桌指一指。
師:誰能說說,自己是怎么辨別其他三個方向的呢?有什么好方法可以介紹一下嗎?
(二)“想想做做”第3題
師:讀題后看一看圖中房間里的安排。同桌間互相說一說,把找到的方向寫在書上,這樣指認起來更為方便。
師:回家后和爸爸媽媽說一說你的房間是怎么布置的,東南西北面各有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歸納相對的位置關系和方向的順序排列關系,達到了鞏固、內化新知的目的?!?/p>
(三)“想想做做”第4題
師:想象一下,假如你站在操場的中間,你能看到操場的東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嗎?
師:同學們課后可以去操場再指一指,確認一下,看和我們剛才想象的是不是一樣。
四、小結全課,暢談收獲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哪四個方向?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東南西北在生活中有許多的用武之地,一起來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小妙招可以幫助我們辨別方向吧!
【教學小結及反思】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前、后、左、右、上、下”之后學習的“圖形與位置”部分的重要內容,與一年級所學的前后左右既有空間上的對應關系,又有所區(qū)別。對應在于每組方位的相對關系,將“東南西北”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前后左右”建立聯(lián)系,促進學生理解新的方位詞;區(qū)別在于前后左右的方位是需要借助實際參照物來描述的,面對的方向不同,所指的前后左右物體也就不同,而東南西北則固定不變,不會因為面對的方向變化而發(fā)生改變。
在教學新授內容時,筆者將本節(jié)課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呈現(xiàn)例題情境圖,讓學生形成對方向的初步認識。學生體會面朝東方,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明確前后左右與東南西北之間的對應關系,并討論如何記住四個方向。第二層次,通過轉變自身的方向,讓學生識別所面對的方向和前后左右的方向,體會前后左右和東南西北之間的聯(lián)系和不同。第三層次,學會描述現(xiàn)實生活中各個物體所在的方位,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如教室的北面有什么;房間的東面和西面各有什么;等等。最后在數(shù)學文化方面進行提升,讓學生了解生活中辨別東南西北的方法還有許多種,如看北極星、樹的年輪疏密(找不到年輪看青苔)、指南針,陰天時也可以利用手表判斷方向……將數(shù)學知識回歸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責編 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