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fā)建
我讀過許多湯湯寫的童話故事,《喜地的牙》《美人樹》《到你心里躲一躲》《別去五厘米之外》《水妖喀喀莎》等,每一個都喜歡得不得了。
湯湯的童話不是精心編織出來的,也不是冥思苦想出來的,而是在一個有月亮或者沒有月亮的夜晚,像蘑菇一樣,像小草一樣,或者像花兒一樣,悄悄地從土地里生長出來的,每個故事都帶著新鮮的泥土香氣。
最近我讀了“湯湯幻野故事簿”系列,《眼淚魚》《空空空》和《小青瞳》三個奇幻故事,個個精彩,其中《小青瞳》引起了我長久的思索。
小青瞳是一條美麗的魚兒,但她不生活在水里,而是生活在陸地上的一個村莊。這個村莊的居民全是魚,他們會爬樹,會跑步,會鉆洞,還會在天上像鳥兒一樣飛來飛去。他們仿佛生活在一個純凈的世外桃源,過著幸福自在的日子。
令人驚詫的是,他們明明是魚,長著魚腦袋、魚眼睛、魚嘴巴、魚脊背、魚鱗片、魚肚子、魚鰭、魚鰓、魚須,卻不知道自己是魚,他們只知道自己叫作“幸”。女孩青豆和山羊白菜、母雞黃花懵懵懂懂闖進(jìn)這里,不經(jīng)意間觸犯了族規(guī)——不能說“魚”這個字。
故事圍繞著村子里的居民到底是“魚”還是“幸”展開,一個懸念接著一個懸念,牢牢吸住了讀者的心。
小青瞳和青豆相識了,她們開始勇敢地探究真相。故事發(fā)展總在我的猜想之外,每讀一章,仿佛來到一個全新的世界。
小青瞳跳入水潭,沒有像族規(guī)說的那樣必死無疑,反而享受到從未有過的自由和快樂。和安徒生《皇帝的新裝》里的男孩有點相似,她用行動告訴大家,自己原來一直生活在謊言中。
可是,親眼看到小青瞳在水里快樂遨游的村民們,依然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寧可相信冰冷刻板的族規(guī)。也許習(xí)慣了謊言的人,就會選擇漠視真相。
故事的結(jié)尾令人深思,并不是所有的魚兒都回到了水潭里去,比如小青瞳她家,爸爸再也沒有回到岸上來,而小青瞳和弟弟妹妹們選擇留在岸上生活。
你不覺得,湯湯在這里給我們留下了更深邃綿長的思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