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應(yīng)松
一、野生菌王國
雞樅菌、松茸菌、松露菌、羊肚菌、黑牛肝菌、白牛肝菌、干巴菌、青頭菌、銅綠茵、雞油菌、虎掌菌、紅蔥菌、白蔥菌、荷包豆菌、皮條菌、離窩菌、谷樹菌、煤炭菌、刷把菌、奶漿菌、見手青、大紅菌、香噴頭、珊瑚菌……
菌太多。在云南,蘑菇叫菌子,不叫蘑菇。我在云南的許多時間里,在吃菌子的季節(jié),只聽到一種菇,叫茶樹菇,其他全是叫菌子,我也不知道這是什么原因。但叫菌子,我揣摩,會親切些吧,山野的氣息濃些吧。在大棚不經(jīng)風(fēng)雨人工培育的菌才叫菇,說“野生菌”三個字,就有一種森林中的腐殖質(zhì)散發(fā)的氣味,還有雨霧的味道,有山泉的味道,有菌子神秘拱出大地的詭譎氛圍。這些帶著土腥味,又滿含森林清香的、吸收了天地靈氣的精靈,這些不要撒種,年年會冒出地面的尤物,這些肥胖的、豐腴的、裹著些微泥土和腐葉的、色彩各異的菌子,放在鼻子下聞聞,真是沁人心脾,就像在吸吮地底深處的森林和大地的體香,而且是深藏的,被它們不小心帶出來的。
云南到處是菌子,楚雄尤盛,楚雄被稱為野生菌王國。
楚雄有大型真菌 540多種,其中可食用和藥用的 300多種,一年野生菌產(chǎn)量達(dá)2萬多噸,產(chǎn)值 15億,每個農(nóng)民僅野生菌收入近千元。經(jīng)常食用的有 10多種,跟青菜蘿卜一樣普通平常。有福的云南人,有福的楚雄人。
有一句話是:世界野生菌,精品在楚雄。楚雄野生菌,極品在南華。世界四大名菌松茸、塊菌、羊肚菌、雞油菌,中國十大名菌大紅菌、干巴菌、雞樅菌、雞油菌、塊菌、牛肝菌、松茸、松乳菇、羊肚菌、榛蘑,都是楚雄的常見菌。
到楚雄的第一頓,文聯(lián)的李主席就帶我們?nèi)コ跃?。“菌鍋”這個名字也是第一次聽說,更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火鍋里煮的全是菌子。身穿鮮艷彝族服裝的服務(wù)員將雞油菌、紅蔥菌、青頭菌、荷包豆菌、皮條菌等倒入有雞肉的湯鍋,就這么一鍋,必須煮半個小時才能食用,否則中毒不管。但李主席說這些菌無毒,鬧不死人。
楚雄之“楚”與楚國有關(guān),楚將莊蹻,在此開滇,并帶來了漢地的文化與習(xí)俗。“莊蹻開滇略地,至此曰楚。明以楚雄名之,殆取楚雄威遠(yuǎn)播之歟?!蔽以诔圻€多次聽說當(dāng)?shù)乜甲C的古云夢大澤在楚雄,作為云夢澤所在地的湖北人,我不想發(fā)表意見,多出一個云夢未嘗不是好事。這云夢在混沌之中,似與野生菌有某種神秘的聯(lián)系。在如云似夢的原始森林中,一朵朵菌子像精靈一樣鉆出地面,它們披著云夢似的輕紗,帶給森林魅惑的景色。
這家“山菌美食苑”一定是楚雄最好的菌鍋,服務(wù)員手拿著手表,堅稱要煮30分鐘后才能開鍋。但我們已經(jīng)等不及了,菌子在雞湯中煮沸的味道勾引我們的味蕾。我現(xiàn)在明白菌鍋就是不點(diǎn)別的菜,菜在一鍋中,每人先來一碗菌子加上雞。吃了,再來一碗菌子。喝湯,菌湯,天下第一湯。吃完再煮谷樹菌、香根、銅綠菌、沙老包等。吃三碗菌子,飽了。
我滿口菌香,看了這個店的菌子,還有白參、九月菇、羊肚菌、牛肝菌、干巴菌等菌子。熱炒的菌子菜有紅燒羊肚菌、火腿燒菌塊、蛋黃虎掌菌、羊肚菌焗鮑魚、干椒炒紅蔥、雞樅湯……這家的是大眾菜,聽說菌子可做出高檔的全菌宴。不過,我還是覺得菌鍋?zhàn)铛r美。
晚上在雙柏縣吃飯,又是一大鍋菌子,還炒了干巴菌、牛肚菌,涼拌有野生木耳。干巴菌的確好吃,800元一斤,昆明賣到一千多。人工培育的羊肚菌也有180元一斤,野生的 500元一斤。又是一碗一碗吃菌子,太過奢侈,主人不讓吃飯,說,現(xiàn)在是菌子上市的季節(jié),這些菌子都是大眾菜,大家盡管吃。我認(rèn)為最好吃的還是青頭菌,可他們說這里也就 10多塊錢一斤。在云南以外,這一定是不可能的吃法,至少在城里,這種吃法一定是敗家子吃法。
楚雄彝族的菌鍋,簡單,豐富,好吃。也因了他們的鍋底老湯,據(jù)說有至少7種以上野生菌干片,加上豬骨熬制 7小時以上,加入當(dāng)?shù)氐臑蹼u為野菌提鮮,異香撲鼻。再加上煮的各種野生菌,這湯就是湯王了。吃過幾碗野菌子之后,再喝上一碗湯,這湯中的營養(yǎng)已是滿當(dāng)當(dāng),濃釅味醇,這世上到哪兒找這么好的湯去?
噢,滿街是吃菌子的人,滿街的菌子,滿街的餐館人滿為患,老百姓也能點(diǎn)上一個菌鍋,三五好友,喝上一壺苞谷酒。這生活,賽神仙。
菌子屬林下經(jīng)濟(jì),只有森林保護(hù)好,空氣濕潤,才能生長菌子。在當(dāng)?shù)氐漠媰陨峡吹揭粋€小孩抱著一個直徑有一米五以上的巨型靈芝,還知道了他們每年都要評菌王。當(dāng)?shù)厝烁嬖V我,在雙柏,松茸很多,虎掌菌不少。平常人家不會吃很貴的,像青頭菌、雞油菌、九月黃、谷熟菌都是大眾菜。吃菌時節(jié)為 6—7月份,一直可吃到 10月份。事實(shí)上,3月份春雷響,春雨下,菌就鉆出來了。
在云南特別是楚雄,我聽到的采蘑菇,叫趕菌子。最繁忙的菌子季,就是雨季,雨一來,趕菌子的人就全往山上跑,趨之若鶩。到了周末,城里人都會攜家?guī)Э诘洁l(xiāng)下或郊外的山上去趕菌子,等于郊游,又飽了口福。為什么叫趕?因?yàn)榫訒?,菌子是有腳的。它來無影,去無蹤。必須迅速趕到它,將它逮住,收進(jìn)我們的籃子或袋子中,否則三四天就會腐爛生蟲。
五月端午,雞樅拱土。五月十三,雞樅噴湯。菌子在雨水和溫度的呼喚中,在清風(fēng)中,在草叢中,在腐葉里調(diào)皮地探出頭來,傘狀、喇叭狀、火把狀的菌子漫山遍野?!耙噪u樅找舊窩,要趕菌子滿山跑?!北热缢扇?、干巴菌,就常躲在松毛下面,發(fā)現(xiàn)有松毛凸起的地方,扒開松毛,必有收獲。雞樅菌常常在驚雷中破土而出,頂開泥土,你只要小心翼翼地剝開泥,雞樅的骨朵就露出來。松露就是塊菌,黑坨一樣的像是煤塊,據(jù)說母豬拱后的地方才能找到,因此俗稱豬拱菌。珊瑚菌橘黃色的肥大菌塊,粉嘟嘟的,在雨水過后,顯出玉感,就像水中搖曳的珊瑚。
采菌子不用走很遠(yuǎn)的路,李主席說,他住在楚雄市中心,但離他家不出 3里路就是原始森林,信不信由你,事實(shí)如此。這個原始森林叫紫溪山,紫溪山,是云南省面積最大的森林公園,距昆明最近的一片原始森林,滇中最大的天然植物園、滇中植物基因庫、滇中林?;ㄉ健⒉杌ㄖl(xiāng),歷史上曾以“六十六座寺,七十七座庵,八十八座林”聞名云南。但紫溪山已經(jīng)是楚雄市的城中山。楚雄市民只要走十幾分鐘,就可以進(jìn)入原始森林。名副其實(shí)的森林城市,森林覆蓋率達(dá) 84%,有半城山半城水之說。整個楚雄市是全國森林城市、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區(qū)、全國 200個最適合人居的中小城市、云南省首批文明城市、省級園林城市、核桃油之鄉(xiāng),700萬畝核桃樹。有“滇中綠?!?、“滇中翡翠”、“西南氧吧”等各種美稱,2018年,楚雄市被國家林業(yè)局命名為國家森林城市。
要搞清楚菌子的生長環(huán)境,像香菌、黃菌、白參、木耳、靈芝只會生長在枯朽的樹干上,巖木耳是長在懸崖上的?;⒄凭⒗染?、掃把菌是根據(jù)菌子的形狀來叫的,銅綠菌、谷黃菌、青頭菌是根據(jù)顏色,香噴頭、干巴菌、雞樅菌是根據(jù)味道、口感來說的。金黃色的松毛菌,大的有幾公斤重,北風(fēng)菌小而成簇,運(yùn)氣很好才能采到。2018年菌子上市,在楚雄瑞祥農(nóng)貿(mào)市場就出現(xiàn)了 5大朵連在一起的野生菌,像 5個親兄弟摟抱一起。這朵“兄弟菌”重達(dá) 2.5公斤,是菌子界的“扛把子”。楚雄有張姓兄弟在山上采到馬皮泡菌,菌重 3.08公斤,白生生的,是菌子中的霸王菌。每年楚雄南華縣五街鎮(zhèn)的開山節(jié)上,都有“菌王爭霸賽”,2018年的松茸王,800多克,一朵就被商家以11000元買走。還有干巴菌王、牛肝菌王、塊菌王、虎掌菌王、杉老苞菌王、云芝菌菌王、靈芝菌菌王、雞樅菌菌王。其中云芝菌菌王達(dá) 9030克。有的炫耀者將菌子當(dāng)傘打在頭頂,大得出奇,只能說,這山里野菌長瘋了。
在茫茫哀牢山、烏蒙山、百草嶺三大山脈的原始森林里,在金沙江、元江(紅河)流淌的水域,野生菌前仆后繼,蓬勃出土,像是地底下有源源不斷的山中精靈被喚醒一樣,要破土而出。
在野菌上市的日子里,楚雄各家餐館也推出千奇百怪、琳瑯滿目的野生菌菜肴。什么爆炒牛肝菌、蒸青頭菌、油炸雞樅、土司干巴菌、松茸燉乳鴿、掌上明珠、五彩山珍、雪中送炭、涼拌松茸、塊菌、脆制沙老包、腌制刷把菌。在野生菌全席中,有什么松茸戲龍蝦、雪花羊肚菌、金盞干巴菌、干煸紅見手、牛肝菌炒牛柳……“山珍過橋”是用食用野生菌烹制過橋米線的湯,配料也改成松茸、雞樅菌、竹蓀等。還有什么都督山珍燒饌、牛仔骨鐵板野生菌、塊菌鹿筋鮑汁撈飯、野菌煲、香酥野菌排、牛肝菌爆牛柳、將軍神功羊肚菌湯、青辣椒炒牛肝菌?;⒄凭辞嘟贰⒈憋L(fēng)菌燉雞蛋、雞樅蒸火腿。
菌子還能加工成各種產(chǎn)品,松茸酒、塊菌酒,油炸菌子、風(fēng)干菌片、凍干松茸、鹽漬松茸、菌子醬??催@些個性張揚(yáng)的山野精靈,走進(jìn)人們的餐桌,讓山珍成為尋常菜,這得益于大自然的慷慨饋贈。
在楚雄這個野生菌王國中,講到經(jīng)常食用的菌子,可記下供美食家饕餮客們參考。
松茸,又叫松口蘑、松蕈,長在松櫟等樹木下,有獨(dú)特的濃香,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天然藥用菌,還是我國二級瀕危保護(hù)物種。烹飪后口感有如鮑魚,潤滑爽口達(dá)極致。松茸在日本被奉為“神菌”,日本人信奉“以形補(bǔ)形”,這點(diǎn)與中國人一樣。也被奉為抗癌奇菌,據(jù)說廣島、長崎遭原子彈轟炸后,多年寸草不生,但卻神奇地長出了松茸。他們就認(rèn)為這是松茸抗輻射、抗癌的鐵證。楚雄松茸聞名日本,到了采挖季,日本人購買后空運(yùn)回國。松茸是日本人接待貴客時必定配備的一道佳肴,是身份的象征。而歐洲人也愛松茸,還愛塊菌,據(jù)科學(xué)研究,塊菌(松露)能抑制癌細(xì)胞的擴(kuò)散。
牛肝菌是云南特有的一種野生菌,有白、黃、黑三種。喜歡生長在青岡樹、寬葉麻櫟樹下,菌體大而肥,菌柄粗壯,營養(yǎng)豐富,是治療不孕癥的良藥。
虎掌菌,俗名虎巴掌菌,為菌中之王,國寶珍品,是云南向歷代朝廷進(jìn)獻(xiàn)的貢品之一,被譽(yù)為“香茸”。異狀、奇香是虎掌菌的兩大特點(diǎn)。虎掌菌無蓋無柄,菌體上長滿一層纖細(xì)的茸毛,呈黃褐色,并有明顯的黑色花紋,形如虎爪而得名。新鮮的虎掌菌都有濃郁的香味,制成干品后香味更加濃厚持久,但此物稀少。
大紅菌散布著妖魔的紅色,一看就是毒菌,外地人不太敢品嘗。但當(dāng)?shù)厝烁嬖V你,在云南和楚雄這里,你只管放心大膽享用。紅菌是珍稀菌,全國年產(chǎn)紅菌只有4萬多公斤,而且是無法進(jìn)行人工栽培的。紅菌口感特別好,尤其富含抗癌物質(zhì)硒,有明顯的養(yǎng)血抗癌功能,提高免疫力,對產(chǎn)婦乳汁減少、貧血、兒童佝僂都有奇效。每年雨季一到,來收購菌子的外地商人,首選這些個頭飽滿、口感鮮美的大紅菌。
干巴菌,又名繡球菌、松毛菌、對花菌、馬牙菌。但長相奇丑,蔫蔫巴巴,無菌蓋,無菌裙,更沒有其他菌子的肥美豐腴,采時有清香,烹調(diào)后更是鮮香無比,是云南獨(dú)有的菌種,價格昂貴,為至味絕品,干巴菌宜炒不宜煮,與青椒、火腿同炒,為人間難得美味,吃后終生難忘。
奶漿菌,我在云南一圈轉(zhuǎn)悠下來,農(nóng)民到處擺放著這種菌子出售,掰一點(diǎn)則有白色漿汁流出。因漿液中含有異性蛋白質(zhì),蛋奶過敏和海鮮過敏者須謹(jǐn)慎食用。
青頭菌在菜市場中雖然比較便宜,但味道柔和,入口細(xì)嫩松軟,味道醇長。采青頭菌,要在闊葉橡樹林或松杉混合林中,它們大多群聚,你采了一朵,旁邊不遠(yuǎn)一定有第二朵。
雞樅菌是菌中之冠,長在松林、白櫟、杜鵑、滇椎栗等混交林里。因纖維結(jié)構(gòu)、色澤近似雞肉,食用時又有雞肉的香味,故得名雞樅。采雞樅的特點(diǎn)與青頭菌同,只要你采到一叢,附近還有兩叢,據(jù)說它的生長與白蟻窩有關(guān)。楚雄的做法是煮湯和油炸,雞樅油的做法是將撕成小條的雞樅加入花椒、干辣椒,放到油里炸,將雞樅里面的水分榨干,最后加鹽調(diào)味。這種炸雞樅,可以長時間保存,作下飯佐菜,還可以用它煮面。如果用此油烹飪炒菜,更是異香撲鼻。我在楚雄菜市場看到那么多菌子,雞樅菌那么粗那么長,楚雄山林的肥力非同小可。
見手青被稱為難以抗拒的美味。因?yàn)橛卸荆ê瑸躅^堿),會產(chǎn)生腹瀉、幻覺、昏睡不醒的癥狀?!吧枰娛智啵焐闲★w人?!睋?jù)吃過的人說,會看見閃爍的物體、飄浮在空中的小人、四周水波蕩漾、密布的面孔。不及時送醫(yī)院救治,有生命危險。但吃見手青的人多,要處理得當(dāng)。一般來說,烹飪菌子時必須加入大蒜,如果蒜瓣保持白色就相安無事,若蒜瓣變黑,這一盤菌子有毒無疑。另外任何一種菌子都要徹底烹熟,多煮些時間,讓毒素分解。如果菌子中毒,危及生命則不可取。有個作家給我說,他家來客,有小孩吃了見手青,就老說許多人在她面前跳來跳去,后到醫(yī)院輸液才好。開車的師傅說他吃過一種叫“滑肚子”的菌子,也是出現(xiàn)幻覺,眼前有人又跳又蹦,用手去拍打又沒有,這種菌要多煮幾遍了再炒。
香噴頭,稱為野生菌中的貴妃,金黃美麗,肉質(zhì)細(xì)嫩,碩大豐美,雍容華貴。可以長到草帽那么大,每朵有一兩公斤重。香噴頭破土后,周圍會有濃郁的香味,逃不掉采菌人的眼睛。
沒有森林,就沒有山珍,在哀牢山和烏蒙山中生活的彝族人,十分懂得保護(hù)他們的家園,對山林是滿滿的敬重與感激。在每年的開山節(jié)上,彝族人盛裝華服,舉行祭祀大典。先祭天,因?yàn)樘焐献≈髀飞裣?。再祭地,大地孕育和養(yǎng)育所有生靈。更要祭祀古樹神靈,是古樹讓他們每年有趕不完的菌子。參與祭祀的人肅穆虔誠,菌農(nóng)紛紛殺雞宰羊獻(xiàn)給山神樹神,祈求年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多出菌子,多找松茸。祭祀過后,才能進(jìn)山找菌采菌,是神靈給他們打開了山門。
“借此山水鮮,飽我煙霞腹。過時無人采,含香萎空谷。”云南清代詩人師范的這幾句詩把吃菌子的俗境提升了,以山水之鮮,飽煙霞之腹。其實(shí),對菌子這類森林與大山的精靈之物,真是吃過之后可以有煙霞縹緲,云水空靈的境界。
二、白竹山中李方村
我被響亮的鑼聲驚起。我的耳膜,我的身體。我剛剛在村里巨大的古樹下行走,再順著古石階爬往祭天山的祭天平臺。這響亮、震撼、短促、沉重的鑼聲,在這個古老彝族村寨震蕩,打破了它的寂靜。這個古村的底色是寂靜的。
李方村,在原始森林密布的白竹山下,它是“三笙”之一大鑼笙的發(fā)源地。三笙指彝族的老虎笙、大鑼笙、小豹子笙。笙是舞蹈的意思,這是一種古老的儺舞,一種圖騰之舞,是彝族在自己的生活歷程中創(chuàng)造的獨(dú)特的藝術(shù)語言,獨(dú)特的生命舞蹈,它與火有關(guān)。
彝族是一個崇拜火的民族,村里的男人們穿著草衣,草衣是用稻草編織的,像編女人的辮子。褲腿上繡有火焰,鑼上也畫有火的圖案。李方村的彝族人,因久居森林,他們的大鑼笙有著森林的莊嚴(yán)、肅穆和神秘。大鑼笙叫“跳鑼”,又叫“捂鑼”,擊鑼后又急捂。敲,敲得山搖地動;捂,捂得寂寂無聲。當(dāng)他們把鑼敲起又迅速捂起的時候,這里面肯定有著深藏的東西,雖然他們說這里面的故事是祖先與一個落難的皇帝有關(guān),但我認(rèn)為沒有這么簡單,這里有一個民族的內(nèi)心隱秘。他們頓著腳,跳著腳,仿佛地上有火。這固然是在他們火把節(jié)上的跳動,但他們的節(jié)奏就是在這一頓一敲一捂中表現(xiàn)出彝族先民的圖騰崇拜和禁忌。他們?yōu)榱藠噬駣使韸首嫦?,要盡量將這些后人打扮得怪異、兇猛、狂野、強(qiáng)悍,與鬼神近,與人族遠(yuǎn),與天地神祇一起歡呼生命的沖動和激情,一起向生活中的磨難困苦宣戰(zhàn),蔑視命運(yùn)、疾病、災(zāi)難,讓族人和村莊退去陰暗穢氣的東西,讓火光沖騰、照耀每一個角落,包括人的內(nèi)心的角落。草衣、草裙,祼臂、赤足,領(lǐng)舞的一男一女——師公師母戴著青面獠牙、鮮艷奪目的吞口面具,頭插兩簇長長的箐雞尾毛,癲瘋、夸張,但又莊嚴(yán)、神圣。李方村的這一對現(xiàn)存吞口木質(zhì)面具,為明時制作,有香港人想以百萬買走,村里人不為所動,這可是村里祖?zhèn)鞯膶毼铩?/p>
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祖先的難日,不可進(jìn)行娛樂活動,故跳鑼要到二十五日才開始。二十五日,跳鑼的眾人將一條壯牛抬舉向祭天山,祭祀天神、地神、山神和他們的彝族羅婺人祖先,由村里的畢摩念誦祭祖經(jīng)文,然后跳鑼的男人出場,各組由 8面大銅鑼開道,師公師母領(lǐng)舞逐戶笙歌。戶主則敞門相迎,家中的堂屋供桌上擺置米、酒、肉、水果及香燭。跳鑼者先在院子里跳,再進(jìn)入堂屋舞著火把驅(qū)邪除禍,祝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跳鑼者們吟唱著彝族的古歌,主人端出飯菜于鑼面上,與跳鑼者一起喝酒吃菜。在跳鑼時畢摩還要念經(jīng),念經(jīng)要念十二段——大鑼笙舞全套也是十二段,每念完一段,便要給火把敬酒。經(jīng)文沒有書,都是背下來的,畢摩張成興說,只有他和張成有可以念完全套經(jīng)文,念全套的時間是 3個半小時。張成興說,念經(jīng)是個體力活,從火把節(jié)的六月二十六到二十七兩天,要不分晝夜把全村 54戶人家都念遍,如果哪一家不給他們念,他們就會覺得一年都不好,所以每家都要去念,畢摩不是那么好當(dāng)?shù)摹?/p>
二十七日,所有跳鑼的男人們繞寨而行,跳鑼起舞,最后在祭天廣場上圍火而舞,祈求諸神保佑,驅(qū)害除疫,全村風(fēng)調(diào)雨順。
二十八日要送火神歸山。由畢摩手執(zhí)熊熊火把領(lǐng)路,跳鑼者鳴鑼舞蹈隨后,向山中進(jìn)發(fā)。來到山上平坦的一塊荒地中央,燃起熊熊篝火,眾人圍火起舞,疊羅漢、跳火堆、踩火犁、舔火犁,還要喝啞巴酒、吃啞巴肉,晝夜狂歡,直至旭日東升。
在這個古樹成蔭的村莊里,我看到了彝族人在他們的森林中,寧靜生活的圖景。進(jìn)村就撞見了兩棵千年的大樹,這樣的樹大得太令人震撼了。豬栗樹,它們的每一個枝條都長成了大樹,每一個枝椏都龐大無比,長著茂盛的寄生植物,而且這些寄生植物也枝繁葉茂,也如一個小樹林。這兩棵古樹不是簡單的造型,仿佛是四面八方都被他們巨大的枝葉占滿了,還爬滿了藤蔓。仿佛一棵樹就是一座山,就是一片森林,就是一個村莊。沒有見過如此龐雜的大樹,我往祭天山爬去的古臺階路上,兩邊又是一棵棵古樹,爬上祭天山廣場,山上還有更多的古樹,廣場被古樹圍繞著,這里像是過去和前世的感覺。進(jìn)到村里,每家每戶、屋前屋后還是古樹,一口古井旁邊,一個大樹蔸上長著兩棵完全不同樹皮、不同樹葉的古樹。一棵叫云南山楂,一棵叫厚葉梅,又名酸梅子。它們身上的蒼苔也是百年前的蒼苔,厚,舊,沉。寄生植物是它們的濃密體毛,是它們的胡子。
關(guān)于大鑼笙,雙柏的縣委書記李長平寫有一篇《大鑼笙賦》,刻在這個村的景觀長廊里,賦不錯,意境開闊浩蕩,古文功底深厚,李書記不愧是一個詩人,他在賦中寫道:
“……彝民山居,自然之子。日月星辰,舉頭聊敘。飛禽走獸,串親認(rèn)戚。天地父母,山水兄弟。花草姐妹,石木夫妻。山中鬼魅,畢摩調(diào)協(xié)。山中生機(jī),天地人諧?!潆y王子,潛回城池。受教羅婺,以德化義。施舍濟(jì)眾,追隨人密。振臂一呼,掃紂除桀。奪回王位,改旗易幟。天佑此王,豐衣足食。王威遠(yuǎn)蕩,聲望遠(yuǎn)彌。堂上王子,常思恩遇。委派
重臣,入山訪親。山高水長,哀牢腹地。白竹山下,祥云翱集。李方村民,日作月息。不愿侍王,不做附麗。大王喟嘆,真乃神彝??嗍w醮蜜,心憶髓記。藥到病除,妙手仙醫(yī)。和善怡樂,寬胸大志。特贈大鑼,災(zāi)消禍離。話音未落,天樂齊起。晴空麗日,鮮花隨雨。天外大鑼,緩降寨子。百鳥齊鳴,虹貫天際。山歡水笑,長幼盈悅……”
大鑼笙的來歷就是這樣的。自然之子的彝族,與日月星辰來聊敘,以飛禽走獸為親戚,天地是父母,山水是兄弟,花草為姐妹,石木為夫妻,山中鬼魅由畢摩去打理,于是山中有生機(jī),天、地、人和諧一片。
在村里的一個村史展覽中,我看到了這個民族對大自然的崇拜,看到了祭山神的供品有豬蹄,有臘肉,畢摩的手杖掌是一根古藤上纏繞的蟒蛇皮,神秘詭譎。他們漂亮的院墻取自當(dāng)?shù)氐恼惩脸筛纱驂?,這種房子冬暖夏涼,堅固美觀。整個村莊都在古樹蔭庇之下,就像有祖先的手為他們遮擋著風(fēng)雨驕陽。
李方村因?yàn)橄忍斓谋x,深厚的根底,天生麗質(zhì),國家投入了一千多萬,讓李方村更加美麗,成為人們鄉(xiāng)愁的觸點(diǎn),靈魂的寓所。休閑廣場依然在古木環(huán)抱的山上,路燈在濃密的古樹陰影里搖晃,景觀亭、景觀長廊、大火塘、青石板路面,依然古風(fēng)猶存,彝族風(fēng)格的紅墻青瓦,整潔的街巷道路,鮮花古樹,山水相依。
在村里我拜訪了這里的畢摩張成興,我們到他家里去的時候他正在門口卸自己農(nóng)用車上的飼料,他把我們迎進(jìn)他的院子,他的院子和樓房在村里都是一流的,干凈漂亮。他的屋檐下的籠子里有一對少見的山斑鳩,家里有密密匝匝的燈籠花,三角梅占滿了整整的一面墻,鮮艷奪目。水管前有一口巨大的古鑿水池,他說這都是他的祖父傳下的。這么大的長方形水池,用一整塊石頭是如何鑿出又如何毫無破損地運(yùn)回村子?因?yàn)樗钱吥?,所以我認(rèn)為他法力無邊,這口石缸也許是畢摩神力的象征。
他的法笠上是一只鷹,鷹眼鑲上了玻璃珠,但鷹的翅膀覆蓋著整個法笠。鷹下是一個葫蘆,他說葫蘆因救過彝族人的祖先,所以是吉祥的象征。有兩條紅色的流蘇,還有兩只吊在耳朵邊的鷹爪,在胸前兩邊晃蕩。我拿起來鷹爪在胳膊上輕輕的撓了撓,疼痛,鷹爪似鐵,寒光閃閃,它生前抓過無數(shù)的獵物,有噬肉啃皮的雄風(fēng),雖然爪子被人掐斷了,但有著神秘的、凝固的,雕塑般的力量感。畢摩戴在頭上這只的鷹,透出整個山林的野性、神性和秘密。鷹爪是畢摩的護(hù)法物,也是畢摩的象征物,相傳彝族祖先由雪變?nèi)藭r,是老鷹飛來用翅膀蓋在雪人身上,還傳說彝族遠(yuǎn)古英雄支格阿龍是鷹的兒子,所以,畢摩以鷹為保護(hù)神。
張成興看不出有 68歲,他雙手粗大,眼珠發(fā)綠,似從神靈世界歸來。畢摩本來就是通鬼神的,一半是人,一半是神,在人神之間來回穿梭,知人識鬼。他說,他干的事就是生死事,婚喪嫁娶,人畜生病,都要去消災(zāi)祛病祈福。
他是畢摩的第四代了,一個畢摩必須經(jīng)過數(shù)十年刻苦鉆研學(xué)習(xí),掌握大量的彝文經(jīng)典,能主持重大祭祀活動,才能成為職業(yè)畢摩。畢摩無所不能,精彝文,背經(jīng)書,懂鬼神,識譜牒,會占卜,識百草。更要有愛心,行道義,輕錢財,不殺生。
畢摩的法器主要有法帽、鷹爪、銅鈴、“切克”(法扇)、“拉圖”(馬纓花木雕刻的黑虎頭)、神簽等。
張成興說,如果你生了什么病,他能算到你碰見了什么鬼,然后針對性的來驅(qū)鬼。他說他平時一樣跟大家一起種地,到了火把節(jié),在農(nóng)歷二十三日就要到祭天山上帶著男人們?nèi)ソ踊鸱N。兩戶出一個男人,山也叫殺牛山,到了山上,殺牛,用牛祭火神,再煮牛。過去使用砧木取火,也有用竹片、火鐮取火。這種向大自然取火的方式,也是對大自然的一種還愿和感激。取火后煮牛肉,家家會拿來鹽巴、酒、油。村人們在山上吃牛肉,祭天。燒幾塊大石頭,灑酒,灑凈水,祈求五谷豐登、無災(zāi)無病、六畜興旺。再就是把火從山上取下后往每家每戶送火種。火種放進(jìn)火塘后是永不熄滅的,當(dāng)天燒完將火炭埋在火堆下,第二天又繼續(xù)用。
我問他,你見到了神嗎?他說,我沒有見到過,但鑼聲一響,神靈就到。大鑼笙就是召喚神靈與祖先來一起過節(jié),一起跳舞的。
我好奇的是,這個村為什么留下了這么多古樹?在與跳大鑼笙的幾位村民交談中,他們語焉不詳,有說是因?yàn)榱粝铝诉@些古樹,來當(dāng)誘餌的,等豺狼虎豹走到這兒的時候,休息躲蔭,然后村里的獵人就來打,在與畢摩的交談中我才弄明白。張成興說,他們彝族人有許多禁忌,比如大樹不僅不能砍,就是樹上掉下來的胡子(寄生植物)也不能動。如果樹上有喜鵲窩也是不能動的,它象征著吉祥。樹上胡蜂窩就算對人有危害,也不能燒,燒了是不吉利的。松子不能撿,同樣撿了不吉利。為什么這么多大樹?因?yàn)檫@座山是殺牛祭天的山,大樹下有一個土主廟,土主廟管這邊的土地和森林,所以在這山上不能動刀斧,否則家破人亡。土主廟是他們的天神,哪家下了小豬,添了牛犢,生了小孩,要去燒香拿酒給土主報喜、還愿。
這就是彝族人敬畏自然得到的大收獲,想一想吧,沒有這些古樹,這個村也不能成為古村,沒有這些古樹,這個村子也就散了。樹把一個村子的族人聚集在一起。
我們從村子旁邊上了白竹山,才更加感知到彝族兄弟對山林的一草一木都不能動,是千百年形成的規(guī)矩。
白竹山原始森林的特點(diǎn)是它離大路和村莊太近,跨一步就進(jìn)入了。
白竹山自然保護(hù)區(qū),海拔 2554米,是我國除西藏墨脫外,緯度最北的熱帶季雨林分布區(qū)。這里有許多罕見的樹種如國家一級保護(hù)野生植物長蕊木蘭,國家一級保護(hù)野生動物豹子、黑頸長尾雉、林麝、蟒等。走進(jìn)去,立馬古木參天,密林如網(wǎng),在一條通往李方村的牧羊小道的兩邊,沒有任何樹枝折斷的痕跡,苔蘚如古生,倒伏的大樹無人動它,據(jù)說這是大雪壓斷的。更多的大胸徑的樹一棵連一棵,樹上的苔蘚和寄生植物競相生長,郁閉度如此之高,森林之神沒人敢惹,也就躲過了一代又一代的兵燹、災(zāi)害、政治狂熱,就連 1958年大煉鋼鐵都沒有動它秋毫,這真是一片被上蒼保護(hù)的森林與土地。
一路上有許多野菌,長在腐草間的,長在朽樹蔸上的,長在倒伏樹上的,有紅色的,有綠色的,白色的,有的在一棵死樹上長著一簇一簇,竟然沒有人摘它們。我們爬上高處,看到了森林中有一大片馬纓花古樹,馬纓花是雙柏縣的縣花。
一只鷂鷹在森林的上空悄然飛翔,天藍(lán)得毫無道理。天藍(lán)則高,云白則凈。在這片彝族人居住的森林里,大自然始終保存著童貞之狀,這是宗教、習(xí)俗和禁忌守護(hù)的大地,人們的心中供奉著一座神山,山中的草木鳥獸都有著絕世權(quán)威。
在回來的路上,我們經(jīng)過了白竹山的萬畝茶園,太養(yǎng)眼了!每座山頭每條溝壑都是整齊美觀的茶壟,它們的壟頭,種上許多雪松。這里的云霧茶,除了有云霧的氣味,還有雪松松脂的香味。我站在壟頭,有牛在哞叫,還聽見茶壟里有青蛙的叫聲,神秘詭異。云彩在這里悠長懶散,鳥鳴聲像是在嘀咕。有了茶園,白竹山就變得端莊豐腴,仿佛新婦出浴。黑羊、黃牛,在山道上大搖大擺,唯我獨(dú)尊,它們才是這里的主人。
我們在茶場小憩,喝了他們最好的白竹山云霧茶,果然有松脂的香味縈繞在杯沿。湯色清碧明亮,香味馥郁綿長。在云南能喝到這么好的綠茶,太感意外。我以為云南人只喝普洱,只生產(chǎn)普洱,但在楚雄,卻只喝綠茶。茶場的人說,這么好的茶葉我們不會制成普洱。這哀牢山脈生產(chǎn)的綠茶,幾千元一斤,比普洱價值高,也是真正的有機(jī)生態(tài)茶,不上化肥,不打農(nóng)藥,比如茶園用的是粘蟲板來除害蟲。
我們品著茶,看著風(fēng)景。這兒視野開闊,云淡風(fēng)輕,聽林場的人說著這兒仙人桌和精怪塘的奇詭故事,這高山上滿坡滿畈的茶園,有一種森林童話般的魅力。
森林和村莊,在千年的童話里鮮亮地活著。
責(zé)任編輯 田馮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