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巍 熊夷 李潔等
1月23日晚上9點,中建三局三公司副總經(jīng)理盧炬被急召到公司總部參加一個緊急會議,主題是:中建三局將承建火神山醫(yī)院,而三公司將作為主力參與!
這是一場與時間、生命的賽跑,大年三十清晨7點,盧炬和六十余人的應急援建團隊已經(jīng)抵達現(xiàn)場。盧炬被委任三公司火神山戰(zhàn)役的常務副指揮長,負責現(xiàn)場總指揮、協(xié)調(diào)。公司在第一時間成立黨員突擊隊,盧炬當仁不讓擔任隊長。他與公司領導班子人員輪流駐守,24小時不間斷工作。
盧炬“征戰(zhàn)”多年,有著豐富的一線施工經(jīng)驗,他是武漢市勞動競賽十佳建設者,是三公司的金牌經(jīng)理。26年來,他完成的極限搶工挑戰(zhàn)不在少數(shù),然而,火神山醫(yī)院的工期仍遠遠超出了他想象的極限!十天內(nèi)建成一座醫(yī)院,需要的物料萬千,涉及的工種上百,在“年關”和“疫情”的雙重阻力之下,盧炬帶領現(xiàn)場資源保障組,想盡一切辦法保障物資設備和勞務資源。
“按照常規(guī)流程,緊急狀態(tài)下搭建臨時性建筑都需要一個月,更何況是新建一座傳染病醫(yī)院!”盧炬說,“但我們一分鐘也耽誤不起,所有的工作計劃都必須以小時計?!绷璩块_會成為常態(tài),盧炬就把會開在現(xiàn)場,在現(xiàn)場施工組與設計組兩頭跑。
力同心,眾志成城,盧炬的團隊終于在十天內(nèi)完成了建筑面積約7000平方米的作業(yè)任務,吊裝集裝箱病房392間,出色地完成了1號住院樓Ⅱ區(qū)建設任務。
臨近交工,盧炬到每一間病房檢查,任何細節(jié)都不放過,特別是病房要求絕對負壓,這對病房的新風系統(tǒng)和密封性要求特別高,如果達不到標準是不能交付的。他說:“這項工程馬虎不得,我們必須做好!”
唐永是三公司安裝分公司的副經(jīng)理,1月24日凌晨,在連綿的陰雨中,他和安裝分公司的一幫兄弟們趕到了火神山現(xiàn)場。此時方案還沒有定,場平才剛剛開始,圖紙也在緊張的設計中??煽吹綀D紙后,他們這才意識到,問題沒那么簡單。箱房吊裝就位只能算完成整體任務的三分之一,關鍵在于病房中的復雜系統(tǒng),其中最難的就是負壓系統(tǒng),為保證病房中的空氣不外泄,就必須通過送風和排風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病房中的壓力值小于室外。
唐永雖然是分公司領導班子中最年輕的一個,但他長年在項目一線工作,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幫上了大忙。比如病房的排污系統(tǒng),唐永率技術團隊仔細研究之后,采用提前預制、現(xiàn)場拼裝的方式,節(jié)約了大量的工序時間,也方便后期檢修。
正值春節(jié),又是疫情嚴重之時,勞務人員的集合和材料的組裝也是一大難題。唐永和團隊到處找人、找材料,他說只許人等事,不許事等人。對于材料的采購也是如此,他們多方搜尋,一款材料同時找多家廠商。因為交通管制的原因,很多廠商的材料未必能及時到場,光是風管的制作,他們就同時找了三個廠家,唐永說:“寧愿多一些,也不能到時無材可用?!?/p>
那些日子里,唐永有時連續(xù)工作48個小時,被同事們強行要求休息,他只睡幾個小時,緊接著又是長時間的搶工。他說:“如果我們都不拼,還指望誰來拼?”這期間,家人給他打電話,他也只能簡單說幾句后立馬掛斷。
當火神山的戰(zhàn)斗進入尾聲,唐永又被緊急抽調(diào)到雷神山。“雖說都到了極限,但是咬牙再拼一下,又頂過去了?!碧朴勒f,“極限就是用來突破的?!庇捎谒某錾ぷ?,他被評為“雷神山榮譽員工”。
陳前柏就職于三公司廈門分公司,目前是馬來西亞IOI城市廣場項目的副經(jīng)理、紀檢委員。在海外忙碌了大半年的他,今年春節(jié)前終于回到了家鄉(xiāng)湖北大冶,見到了久未見到的女兒。
然而,團圓卻是短暫的。1月23日,陳前柏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條信息:“中建三局將承擔火神山醫(yī)院建設任務,緊急征集各公司員工前來支援!”陳前柏立即給武漢的同事發(fā)去信息:“我是陳前柏,剛回湖北大冶,主動請纓,隨時待命。”消息發(fā)出后,卻像石沉大海一般沒有回音。陳前柏心急如焚,直接開車前往火神山工地,支援醫(yī)院建設!
陳前柏的妻子也在中建三局上班,得知他的想法后,妻子馬上表示支持。1月24日除夕,陳前柏連年夜飯也沒吃,獨自一人從湖北大冶驅(qū)車趕往武漢火神山。當天,武漢已經(jīng)“封城”,所有高速通道全部封閉,陳前柏選擇從國道進入,遇到封閉的路段,他就想辦法繞行。原本一百多公里的車程,他開了一百六十多公里,直到當晚11點才到達工地。
陳前柏的到來讓武漢的同事們又驚又喜,他們一起度過了一個不眠的除夕夜。雖然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才到達火神山工地,陳前柏卻沒有一絲疲憊感,他說:“工地上燈火通明,大型機械轟轟作響,各地建設者放棄與家人團聚趕來這里,當你看到這個場面,所有的辛苦都不值一提?!?/p>
陳前柏在火神山醫(yī)院建設中主要負責給排水技術工作,他和同事們一起深化圖紙設計,并做好現(xiàn)場的施工管理。陳前柏說:“這里通宵是常態(tài),很多一線工人都是好幾天不睡覺,吃飯也是在工地上扒兩口,就為了趕快把醫(yī)院建好!”到工地之后,他每天都會向家人發(fā)信息報平安,每次只有四個字:“一切安好。”
鄭慧敏和丈夫周賓同是三公司員工,丈夫在西南分公司,她在武漢中南分公司。除夕的清早,鄭慧敏睜開眼,卻不見身邊的丈夫。丈夫周賓前一天才從重慶的工地回到武漢休假,她想,他應當是去超市買東西、準備年夜飯了吧?
可是一直到中午也不見周賓回家,想到疫情肆虐,鄭慧敏心中“咯噔”一下,她拿起手機打過去,哪知周賓卻說:“不用擔心我,我到火神山工地上支援來了!”
原來休假回家后,周賓得知公司承接了參建武漢火神山醫(yī)院的緊急任務,干過多年工程的他深知搶工之難,而且正值春節(jié),工地肯定人手緊缺,于是他主動請戰(zhàn),但又怕家人擔心,所以在大清早上演了偷跑的戲碼!鄭慧敏理解丈夫,卻又心疼他。鄭慧敏不斷詢問丈夫現(xiàn)場情況、身體狀況,還向現(xiàn)場的同事們四處打聽。
正月初三,中南分公司微信群里傳來一條消息:“分公司火神山工地招募后勤保障人員!”鄭慧敏像搶到過年紅包一樣開心,終于可以和丈夫一起并肩作戰(zhàn)了!
正月初四一大早,鄭慧敏來到了火神山工地,一到現(xiàn)場就投入到后勤工作中,負責統(tǒng)計隊伍和管理人員情況、記錄出勤、發(fā)放近千人的盒飯。中午,見周賓還沒有回來吃飯,她忍不住打了一個電話,丈夫得知她也來了,擔心地問:“你咋來了?爸媽知道了嗎?”
“我告訴爸媽了,媽媽還給你留了言!”周賓這才看到手機里媽媽的消息:“兒子好樣的,戰(zhàn)勝一切困難,加油雄起!”
周賓隨便扒拉了兩口飯,對講機又在催了,他忙扔下盒飯跑了……就這樣,夫妻兩人一個在現(xiàn)場組,一個在后勤組,整個春節(jié)只隔空相聚了5分鐘,鄭慧敏說:“我們就是希望大武漢快點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