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朱德情注烈士與烈屬

      2020-05-19 06:10孟紅
      文史春秋 2020年10期
      關鍵詞:左權朱德井岡山

      孟紅

      英雄是每個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身經百戰(zhàn)、屢建奇功的朱德力所能及關心照顧烈屬,其情亦真亦濃,堪見其高尚情操品質。

      終生懷念“井岡蘭”

      烈士伍若蘭(1903-1929),是一位性格剛烈的湖南耒陽縣奇女子,被根據地軍民譽為“雙槍女將”。她從小性格倔強,膽量過人,8歲進私塾讀書,12歲考進耒陽縣女子職業(yè)學校,1924年入省立第三女子師范學校,與毛澤東堂妹毛澤建是同學。在鄧宗海等人撮合下,1928年2月底,她與朱德在耒陽水東江梁家祠堂結為革命伉儷。隨后,她陪伴朱德會師井岡山,建立紅四軍,血戰(zhàn)新七溪嶺,經歷“八月失敗”,三次反“進剿”、兩次反“會剿”。蕭克曾作詩:“朱伍才貌正相當,邂遁相逢于耒陽?!?/p>

      1929年1月,蔣介石糾集湘、贛兩省6個旅3萬多人向井岡山進攻。1月14日,伍若蘭跟隨朱德和3000多名紅四軍官兵離開井岡山。在轉戰(zhàn)途中,敵人對紅四軍窮追不舍。2月2日,在江西尋烏縣的一個村子,天還沒亮,敵追兵趕到。戰(zhàn)斗十分慘烈,敵人倚仗兵力優(yōu)勢圍追堵截。為擺脫敵人糾纏,掩護朱德和軍部,伍若蘭帶領警衛(wèi)排邊打邊退,不幸腿部中彈,但她堅決不投降,趴在地上狙擊敵人。最后,敵人從她身后繞過來,用槍托把她打得頭破血流。她被俘后,敵人一開始并不知其身份,后被另一被俘者指認:“這是我們軍長的妻子。”敵人對她施以重刑,但她剛強不屈。2月12日,伍若蘭在贛州被國民黨殘忍殺害。

      當時通訊落后信息不通,直到2月17日,朱德才從報紙上看到妻子犧牲的消息,不禁撕心裂肺,悲涌心頭?!端谠?zhàn)爭回憶錄》一書提到,聽說伍若蘭被俘時,朱德心里就明白兇多吉少,因他了解妻子性格,知她寧死也不會投降。他們沒有孩子,朱德手里只有伍若蘭一針一線親手做好的一雙布鞋。他什么都沒說,拿著這雙鞋獨自一人走進樹林里?!拔覀兛吹街燔婇L把伍若蘭同志為他做的一雙鞋子一直帶著,很受感動?!?/p>

      自此,朱德獨愛蘭花。伍若蘭犧牲時,她和朱德結婚還未滿一年,但他們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朱德后來曾經向美國作家史沫特萊如此介紹:“她在農民里無人不知,是不怕死的農民組織者?!?/p>

      早年在井岡山時期,朱德便把一種野生的蘭花取名為“井岡蘭”。1962年3月,已是76歲高齡的朱德重上井岡山時,親自在山野俯身挖出幾株“井岡蘭”帶走,以寄托他對第二故鄉(xiāng)一一井岡山的眷戀和對革命烈士、愛妻伍若蘭的懷念。為表達對“井岡蘭”深深的眷念之情,他賦詩一首《詠蘭》:

      井岡山上產幽蘭,

      喬木林中共草蟠。

      漫道林深知遇少,

      尋芳萬里幾回看。

      關愛烈屬并囑托遺孤

      繼承先烈遺志

      1934年春節(jié)前夕,朱德率領紅軍總司令部機關又一次來到福建省泰寧縣城,住在陳家大院。他每次來泰寧,都要問起地方工作和群眾疾苦,有時還走家串戶,噓寒問暖,特別是對軍烈屬的柴米油鹽,樁樁件件他都記在心上。

      這天早飯過后,朱德有點空閑便決定去砍柴。出了城就是山,但要砍柴還得走一段山路,這難不倒行伍出身的朱德,對他來說,翻山越嶺是家常便飯。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他還是砍柴老手,時近中午,大家把砍下的柴火捆好收場,朱德挑起一大擔柴走在前面。

      進城后,朱德不急著回陳家大院,而是挑著柴直奔烈屬李大媽的院子。原來,眼看臨近過大年,他惦記著要幫李大媽家備點柴呢。

      李大媽認得這位“大官”,上一次他到她家,和藹地問長問短,知道她缺勞力。這一回還親自把柴送上門來,李大媽被感動得不知所措,朱德則平靜地微笑著說:“軍民一家人,砍點柴不算什么!你就不要見外嘍?!?/p>

      朱德回到陳家大院,換下臟衣服扔進術盆,通訊員匆匆趕來報告說前線指揮部來電話,朱德二話沒說拔腿就走。這時,蘇區(qū)下部李火風路過,順手把木盆端走,正巧,李大媽后腳跟來,趁李火風把木盆放在門幾轉身去挑水時,悄悄把術盆里的衣服抱走。一會兒,朱德回來見衣服不翼而飛正納悶,小李挑著兩桶水進來也發(fā)現衣服不見,查來查去才知是李大媽拿走了,兩人急忙趕過去,一進門見大媽正在搓洗衣服。朱德看著小李和李大媽推來推去搶洗衣服,笑了。

      朱德率八路軍總部人員駐扎山西省武鄉(xiāng)縣王家峪期間,一次,警衛(wèi)班戰(zhàn)士小李送信回來,見老鄉(xiāng)正在采集榆錢,小李便也采了滿滿一碗榆錢,放點鹽、醋拌了拌,端給朱德吃。朱德看著這碗榆錢,對小李說:“老鄉(xiāng)們的生活非常閑難,拿榆錢當飯吃,我們吃了,老鄉(xiāng)們吃啥?我們八路軍是工農子弟兵,要愛護百姓。哪怕是一碗榆錢,也要首先想到老鄉(xiāng)。”隨后,朱德讓小李把這碗榆錢飯送給烈屬韓奶奶。

      1938年初夏的一天,朱德找來女戰(zhàn)士閻平,鄭重其事地說:你現在長大成人了,有些事情,該說給你聽聽啦。

      閻平驚奇地討教道:總司令大人,您要說的是什么事?

      朱德沉痛地講述了一段秘密家史:閻平原本姓李,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被軍閥殘忍地殺害了,她自己也是幸得鄉(xiāng)親們冒著生命危險才從監(jiān)獄里解救出來的。為防止再遭敵人殘害,大家把她東躲西藏,最后選定寄養(yǎng)在一戶姓閻的窮人家中,改姓閻。

      朱德沉吟片刻,語重心長地說:“反動派要斬草除根,可是,共產黨是永遠殺不絕的。你要記住,是黨給了你第二次生命,是許許多多尤名的革命父母把你養(yǎng)大成人。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千萬不要辜負革命前輩對你的期望,要繼承先烈的遺志,將革命進行到底?!?/p>

      朱德這殷切期望的話語給閻平以深深的震動,更加堅定了她跟著共產黨革命一輩子的決心。

      派人繞道看望英雄母親

      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是八路軍總司令朱德與副總司令彭德懷的智囊團骨干、得力助手,3人多年默契配合,屢立戰(zhàn)功,建立了親密無間的深厚革命情誼。在朱德的熱心牽線下,左權將軍和貌美知性的女干部劉志蘭在山西省五臺縣潞城北村相愛、結婚并生下女兒左太北。

      劉志蘭,北京人,與彭德懷夫人浦安修是北京師范大學女子附屬中學的同學和好友,是“一二·九”運動的積極分子,被朱德贊為“女同志中的佼佼者”。左權極為珍惜自己的婚姻,對妻子呵護有加。劉志蘭自幼喪父,在她眼里,左權不只是丈夫,還是老師、兄長。

      然而,這個幸福之家不久就被侵華日軍無情毀于一口。1942年5月,侵華日軍糾結3萬多兵力對太行山之麓的八路軍總部和第一二九師首腦機關進行“鐵壁合圍”。在奮不顧身指揮突圍中,左權將軍在山西省遼縣(今左權縣)麻田十字嶺與敵激戰(zhàn)時,不幸壯烈殉困,年僅37歲。

      身在延安的朱德得悉這一噩耗后,不勝悲慟。1942年6月2日,朱德將左權的愛人劉志蘭從中央研究院接到延安,告知她這一不幸消息,并且揮淚提筆悲憤賦詩《吊左權同志》,贈予劉志蘭:

      名將以身殉國家,

      愿拼熱血衛(wèi)吾華。

      太行浩氣傳千古,

      留得清漳吐血花。

      朱德這首慷慨悲壯的七絕詩詞,既對左權將軍的英勇捐軀寄托由衷的贊佩與深切的哀悼,又充分表達自己為民族解放而戰(zhàn)的堅定信心。

      不久,朱德寫專文《悼左權》,稱贊這位烈士“他是鋼鐵般的堅強,獅虎般的勇敢”,號召全體邊區(qū)軍民向這位偉大的抗日將領看齊。

      1943年,朱德在延安舉行的紀念左權將軍犧牲1周年追悼會上莊重題詞:你們活在我們的記憶里,我們活在你們的事業(yè)中!

      隨后數年,左權母親一直不知兒子已血戰(zhàn)捐軀,大家這是有意瞞她,怕年邁的她一下子承受不了失子的打擊和創(chuàng)痛。

      1949年夏至,左權將軍犧牲7年后,人民解放軍揮師湖南時,朱德指示路過左權家鄉(xiāng)的部隊派人繞道醴陵看望英雄的母親。

      當進入醴陵的部隊高唱《左權將軍》之歌,告訴老人家:“左權沒有回來,我們都是您的兒子。”老母親這才知道自己日思夜想的小兒子已為國捐軀7年。她略顯蒼白的臉上掠過一絲苦痛和失落,但沒有慟哭,很快恢復平靜。也許她從遙遠的記憶里瞬問找到安慰與理解:早在1937年9月18日晚,左權在山西稷山縣給叔父左銘山寫了一封信:“我犧牲了我的一切幸福為我的事業(yè)來奮斗,請你相信這一道路是光明的、偉大的,愿以我的成功的事業(yè)報你與我的母親對我的恩愛……我今日即在上前線途中。我們將以游擊運動的姿勢,出動于敵人之前后左右各個方面,配合友軍粉碎日敵的進攻。我軍已準備以最大艱苦斗爭來與日軍周旋……沒有堅持的持久艱苦斗爭的精神,抗日勝利是無保障的?!?937年12月3日,左權在洪洞縣又給母親寫去一封長信,其中寫道:“為了民族國家的利益,過去沒有一個銅板,現在仍然是沒有一個銅板,準備將來也不要一個銅板,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

      后來,左權母親請人代筆撰文悼念兒子:“吾兒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兒?,F已得著民主解放成功,犧牲一身,有何足惜,吾兒有知,地下暝日矣!”

      寫信勉勵英雄的布田人民

      湖南省資興縣布田村是一個英雄的村莊。這里曾軍旗招展,是朱德的整軍之所,也是八一南昌起義后的首慶之地;這里曾血腥遍地,107名革命工部和群眾在這里英勇犧牲。

      朱德部隊在布田休整期問,布田村村民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資興游擊獨立網將士一起,四處打探敵情,收容部隊失散人員;前往周邊的舊縣、渡頭、坪石等地打土豪、斗劣紳,為部隊籌集資金;攻入資興縣城,打開糧倉為紅軍籌集糧草。1928年8月1日,朱德、陳毅召開簡樸而隆重的南昌起義周年紀念大會。朱德在會上的演講激情洋溢,他回顧南昌起義和井岡山會師的戰(zhàn)斗歷程,講述自己3次來到資興,吲資興中共黨組織、游擊隊開展革命的斗爭經歷,特別盛贊布田村人民“為我軍護傷員、籌糧草、探敵情,日夜辛勞幫助我軍搞好休整。這種幫助與擁護,穩(wěn)同了軍心,增強了紅四軍的志氣與信心,對革命前途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布田的這種貢獻,我黨我軍將切記不忘……”資興、汝城、桂東的中共黨組織、游擊隊負責人和布田村村民代表先后登臺講話,數千軍民掌聲雷動。8月2日清晨,朱德、陳毅率領休整了幾天的部隊離開布田,經桂東回師井岡山。離別之際,布田人民扶老攜幼送別親人,并將多方籌集到的一批糧食送給紅軍。

      布田人民與紅軍魚水情深,正是國民黨反動派的痛恨之源。紅軍一走,該村遭滅頂之災。1928年9月17日,困民黨第八軍第二師王兆英團糾集地方武裝3000余人,分4路趁夜包圍該村。僅當天就有600多問房子被燒毀,87名革命工部和群眾被殺,加上隨后被燒的房屋和被殺的革命下部群眾,共有千余間房被燒成廢墟,107人遇難。屠殺和鮮血更加激起革命斗志。在杜修經、唐天際、黃義藻、陳奇等領導下,更多布田兒女參加游擊隊。黎晉文、黎龍恩、黎守安等30多名布田兒女將熱血灑在龍溪游擊區(qū)深山老林里……

      1950年11月,始終末忘那些舍身為革命的烈士的朱德,百忙中提筆給布田人民寫了一封信:

      你村1928年為我軍休整,護傷員、籌軍糧,作出重大貢獻。后被焚毀,遭屠殺,仍堅持斗爭,這是值得欽佩的,望你們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爭取更大光榮。

      村民激動萬分地聚集在一起,聆聽識字的下部反復宣讀這封來信,感動地說:“黨沒有忘記我們!新中國沒有忘記我們!朱德軍長沒有忘記我們!”

      1965年,資興縣撥款在布田村修建革命烈士紀念塔,塔內安放百余名布田烈士的遺骨,供后人瞻仰紀念。

      重返井岡山走訪老戰(zhàn)士慰問烈軍屬

      1962年3月3H至6日,在江西視察工作的朱德和夫人康克清乘車從吉安出發(fā),經泰和縣從拿山到石獅口,重上井岡山。在車到桐木嶺哨口再向茨坪駛去的路上,朱德與陪同者親熱地拉起家常,不僅問到山區(qū)的建設和人民的生活、教育和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搞得好不好,還急切問起當年的紅軍老戰(zhàn)士、特別是山上的烈軍屬過得怎樣。途經泰和時,朱德感慨地說:“這里是吉泰大平原,只要你們把水利解決好了,這里就能變成一個大糧倉?。 狈叛厶魍?,他意味深長地提到:“江西人民為革命出了很大力量,付出很大代價,也犧牲了很多同志,現在我們絕不能忘記革命老根據地的人民,更不能忘記這些為黨為革命犧牲的同志呀!”

      朱德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和各革命舊址、瞻仰烈士紀念塔、參觀井岡山大小瓦井、會見當年的老赤衛(wèi)隊員,與井岡山人民一起度過難忘祥和的4天。其問,朱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老人十分激動,熱情地鼓掌歡迎。朱德親切地向大家噓寒問暖:“你們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還有什么困難?”老人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托毛主席的福,托共產黨的福,都好,都好!”接著,朱德對井岡山管理局的工部說:“敬老院不僅要收鰥寡孤獨、喪失勞動力的人,而且要注意收在戰(zhàn)爭年代犧牲了的革命烈士的父母。他們過去對革命都作出過貢獻嘛!也可以在這里養(yǎng)起來?!敝斓逻€特別強調要關心烈士家屬,搞好烈軍屬工作,每年要召開幾次烈士家屬座談會;并且一再囑咐:“要多聽取他們的意見,他們有困難時你們更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該救濟的,一定要救濟!”

      朱德還親切會見袁文才等烈士的家屬。井岡山的老紅軍和廣大群眾紛紛來到朱德的住處,帶上最好的禮物送給朱老總。當時群眾的生活水平還很低,只能拿出紅薯之類的東西相贈,但都被朱德婉言謝絕,只收了袁文才遺孀謝梅香的一件禮物一一“井岡蘭”。袁文才、土佐二人原是當地綠林好漢。1927年10月,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后,積極團結改造袁文才、土佐,他們也愿意向共產黨靠攏,把毛澤東和起義部隊接上井岡山,率部接受改編。1930年2月,袁文才、土佐在永新縣含冤犧牲,時年32歲。1950年,袁文才、王佐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深情題詞紀念先烈

      朱德對烈士的崇高敬意和虔減懷念是一如既往的,這一點集中體現在他深情潑墨揮毫的眾多題寫珍跡中。

      李碩勛( 1903- 1931),四川省慶符縣(今屬宜賓市高縣)人,中共早期參與領導軍事斗爭的先驅之一,1931年6月,任中共廣東省軍委書記;后受中國共產黨的委派,前往海南指導武裝斗爭。李碩勛抵達??诤?,因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同年9月5日在??谑袞|校場英勇就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朱德曾為李碩勛烈士題跋寫道:碩勛吲志臨危不屈,從容就義,是人民的堅強戰(zhàn)士,黨的優(yōu)秀黨員。

      馬本齋( 1901- 1944),河北獻縣人,回族。盧溝橋事變后,他舉起抗日義勇軍大旗,歷任回教導隊隊長、總隊長,八路軍第三縱隊回民支隊司令員,冀魯豫軍區(qū)第三軍分區(qū)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7年問馳騁沙場,身經百戰(zhàn),殲滅日偽軍3.6萬余人。敵人抓走馬母白文冠,用種種手段逼她給兒寫勸降信,但她寧死不屈,義正詞嚴拒絕敵人,為讓兒安心抗日,她絕食7天,光榮殉圍。朱德曾題詞:壯志難移,回漢各族模范;大節(jié)不死,母子兩代英雄。

      楊靖寧( 1905- 1940),河南省確山縣人,鄂豫皖蘇區(qū)及其紅軍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lián)軍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和領導人之一。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后孤身一人與大批追捕的日偽軍周旋戰(zhàn)斗幾晝夜后壯烈犧牲。1957年7月15日,朱德為通化陵同親筆題詞:人民英雄楊靖寧同志水垂不朽。

      戴安瀾( 1904- 1942),安徽省無為縣人,著名抗日將領。他曾血戰(zhàn)長城古北口,后在臺兒莊戰(zhàn)役、武漢會戰(zhàn)(瑞陽公路戰(zhàn))、徐州會戰(zhàn)(艾山陣地戰(zhàn))、昆侖關大戰(zhàn)等立下戰(zhàn)功。1942年,戴安瀾率第二OO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zhàn),當年5月殉國。朱德曾寫《挽戴安瀾》祭悼:“將略冠困門,日寇幾回遭重創(chuàng);英魂羈緬境,國人無處不哀思?!?/p>

      坐落在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縣西部抗日山上的抗日山烈士陵園,是中共領導下八路軍、新四軍興建時間最早、規(guī)模最大、安葬烈士最多的抗日烈士陵園,1941年7月由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教導二旅在原馬鞍山上破土興建,至1944年7月初步建成,共建有1486座烈士墓,安葬著1626位烈士的忠骨,9座大型紀念碑上鐫刻著3576位烈士的英名。1943年落成的紀念堂前廣場,正中立有一刺刀形狀的紀念塔,塔北面為朱德所作《抗戰(zhàn)五周年挽八路軍陣亡將士》長詩一闕,全詩22句44行:

      吾華好男兒,正好抗日死。

      民族賴以立,國亦得所恃。

      捍國不惜身,偉哉諸同志。

      寰宇播英名,千古傳青史。

      羞彼汪陳輩,甘作敵犬豕。

      靦顏認賊父,臭遺不知恥。

      倭焰益以張,侵凌無底止。

      毒計施“三光”,屠戮及赤子。

      狼煙飛滿目,腥膻遍城市。

      “掃蕩”復“掃蕩”,爭奪在尺咫。

      正誼激同仇,血肉冒鋒矢。

      相持已五年,戰(zhàn)斗難數計。

      殺敵逾十萬,捷報盈筐紙。

      外侮不足危,所懼在內毀。

      閱墻安可再,徒為敵者喜。

      耿耿我心憂,國人其共弭。

      幸者趙燕地,豪俠能繼起。

      忠勇建奇功,首推諸烈士。

      后死者何盟,還我山河是。

      熱血洗乾坤,建國從此始。

      民主真共和,世界皆仁里。

      持此慰英靈,光明新世紀。

      這首題濤,是1942年7月7日朱德在延安《新中華報》上發(fā)表的詩作,雄渾沉郁,蕩氣回腸,鏗鏗作金石聲,從中可以看到他作為總司令對在戰(zhàn)場上為困捐軀烈士的深切悼念和崇敬之情。

      六連嶺烈士陵園位于海南省萬寧市和樂鎮(zhèn)六連村。六連嶺革命根據地從1927年創(chuàng)建至1950年海南島解放,23年瓊崖紅旗不倒。莫同榮、徐成章、官天民、王文明、楊學哲、熊俠、楊樹興、郭天亭、王白倫、李振亞等以及許多無名的革命先烈在這里書寫了不屈的英雄篇章。1957年1月22日,朱德到海南視察工作時,曾在六連嶺下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滿懷革命豪情賦詩《六連嶺》:

      六連嶺上現彩云,

      豎起紅旗革命軍。

      二十余年游擊戰(zhàn),

      海南人民樹功勛。

      1957年10月18日,朱德為董存瑞烈士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這8個鎦金大字被鑲嵌在董存瑞烈士紀念碑碑體正面。

      重慶市銅梁縣于1962年10月落成邱少云烈士紀念館,碑身正面是朱德題寫的“邱少云烈士紀念碑”8個大字。

      雷鋒是一位模范執(zhí)行毛澤東主席提倡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戰(zhàn)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時,年僅22歲。1963年3月1日,朱德為雷鋒題詞:學習雷鋒,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

      1964年3月20日,《人民日報》刊發(fā)消息《朱委員長董副主席等分別題詞 號召人民解放軍全軍官兵向共產主義戰(zhàn)士歐陽海學習》,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國家副主席董必武等為歐陽海烈士題詞。其中,朱德的題詞是:學習歐陽海同志高度自我犧牲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qū)的熱河革命烈士紀念館于1965年開放,其碑身正面鐫刻著由朱德親筆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個金色大字。

      猜你喜歡
      左權朱德井岡山
      左權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左權:『人民是水,我們是魚』
      井岡山詩五首
      左權將軍的家信
      井岡山抒懷
      七絕 井岡山
      左權軍事理論概述
      克拉玛依市| 九江市| 行唐县| 平顺县| 兴海县| 咸阳市| 福清市| 曲靖市| 横山县| 利辛县| 大丰市| 永胜县| 涞水县| 株洲市| 旬阳县| 弋阳县| 盘山县| 汉阴县| 凌源市| 汾阳市| 荃湾区| 望城县| 大冶市| 贺州市| 福州市| 巴里| 平塘县| 临武县| 宁德市| 鄯善县| 青阳县| 和政县| 米脂县| 玉林市| 云龙县| 图木舒克市| 临沭县| 巴中市| 织金县| 甘孜县|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