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翔
烈日下,庭院里,一個青年背著包,眼神迷茫,似乎在想著什么,留戀著什么,牽掛著什么,這個常把笑容掛在臉上的自信男孩,此時顯得那么無助。
一位中年婦女從屋里走了出來,肩上也背著大包小包,手里還提著個塞滿白饃和窩頭的袋子。婦女面帶微笑,說了一聲:“走吧,車快到了?!?/p>
從村子通往外面的小道兩旁種滿了樹,地面幾乎全被樹蔭覆蓋,偶爾有一些樹木間隙漏下來的大大小小的光斑。婦女走在前頭,走得很快,而青年的腳步卻是異常的慢。安靜的午后,只有蟬鳴聲和他慢慢地拖拉著腳上破舊人字拖的聲音。
終于,在午后的“蟬鳴交響樂”結(jié)束之前,他們到了路口。在燥熱的空氣中,彼此無聲地等待著公交車的到來。青年低頭坐在路旁的石墩上,雖然是夏天,他卻像被凍到了一樣發(fā)出吸鼻涕的聲音,干燥的地面上出現(xiàn)了幾滴圓圓的小水跡。
這是他第一次離開村子,到城里上高中,也是他第一次要離開那位婦女——他的母親。
婦女扭過頭,看到了地上的淚跡,用開玩笑般的語氣對他說:“憨孩兒,哭啥啊,你看看,你哥去上學(xué)的時候多高興呀。唉,肚子餓不餓,先拿個饃吃?”
青年站起身,抬起頭來,此時他已哭成淚人,“媽,我不去上學(xué)了,我就在家跟你下地……”哽咽的聲音里蘊含著悲傷。
婦女原本掛在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了,她走到青年身邊,輕撫著他的背,“在學(xué)校,能學(xué)多少是多少,考個大專也行,想吃饃的話打一電話,我蒸饃叫人給你捎去……”
青年一邊抹著淚,一邊點頭。
車來了,青年上了車,他坐在后排,透過后窗看著他的母親,直到她消失在視線中……
月下,婦女在院中掰著剛收的玉米,她抬頭看天,看滿天星辰和那輪明月,又思念起了她的兒子。學(xué)校里,下了晚自習(xí)的青年,坐在寢室的窗邊,手里拿著咬過一口的白饃,看著天,看著滿天的星辰和那輪明月,也思念起了他的母親。
月亮常常寄托著人們的思念,也許他們就是彼此心中那片月。
那位婦女是我的奶奶,那位青年是我的叔叔,他們都是彼此的明月,彼此最牽掛的人。
點評
全文以小說的筆觸紀(jì)實,情節(jié)完整,人物形象鮮明。通過記敘叔叔不舍離開母親去遠(yuǎn)方上學(xué)這件事情,讓我們看到了母親對兒子的關(guān)心,以及兒子對母親的孺慕之情。二者的情化作月光,彼此陪伴。熠熠月光中,流淌著最美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