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彩紅
與顧章書
吳均
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梅溪①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②,幽岫③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④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⑥。山谷所資,于斯已辦⑦。仁智所樂,豈徒語哉!
[注釋]
①梅溪:溪名。②限日:遮擋陽光。③幽岫:幽深的山洞。④英英:聲音和盛之貌。⑤重:推崇、向往。⑥竹實:竹子所結(jié)的籽實,隱士所食之物。⑦辦:具備。
[譯文]
我上個月因病辭官,回到家鄉(xiāng)尋找隱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門山,很多峭壁與云霞爭高下,獨(dú)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陽,幽深的洞穴里云霧繚繞,深谷小溪積聚著翠綠的潭水;蟬鳴鶴叫,水聲清越,猿猴啼叫,和諧動聽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悠長且有音韻之美。我既然向來推崇隱居,于是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子的籽實多。山谷中隱居生活的必需品,這里都已具備。這種地方被仁者智者喜愛,難道只是說說而已嗎?
[拓展]
薜蘿:植物名。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焙笠赞堤}代指隱者的服飾。還覓薜蘿,意思是回到家鄉(xiāng)尋找隱居的地方。
[練習(xí)]
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仁智所樂,豈徒語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文和課文《答謝中書書》描寫的景物、抒發(fā)的情感有哪些相同之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