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列子·湯問》中講到“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這樣的歌聲是絕美的,寫文章也當如此。可大家又說寫文章應該是“鳳頭、豬肚、豹尾”,此言也不謬。但無論是豹尾收束之得意,還是余音繞梁之無窮,都印證了文章高手林紓的一句話:“為人看晚節(jié),行文重結穴。”
考場作文尤其是議論文,行至文末,作文的主體結構已然建立,論據及論證方法也應該使文章血肉豐滿了。而結尾既是文意收束的關鍵,也是衡量考生寫作水平的標尺。此時要再刷一波文采,讓閱卷老師再次眼前一亮,不僅有外在的顏值擔當,還要內蘊深厚,升華主題,為得高分發(fā)最后一分力。
【考題回顧】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1)一個木匠帶著孩子在雇主家干活,木匠干得滿頭大汗,于是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件脫掉。這時他想起了自己的孩子,生怕他熱著,也把孩子的衣服一件件脫掉,結果孩子凍病了。
(2)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則故事:森林王國中的梭子魚犯了罪,法官是怕水的山羊,它的裁決是,將梭子魚扔到河里淹死。
這一現象引發(fā)了你什么樣的感觸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審題】
多則材料1.求異? 2.尋同? 3.找補
寓言材料1.故事對象 2.故事結果 3.對象關系 4.明確寓意
【思考角度】
材料一:木匠——孩子
材料二:山羊——梭子魚
關系:“己”與“人”
【準確立意】
1.別用自己的標準衡量他人。
2.理解他人,尊重差異。
3.主觀臆斷他人不可取。
4.莫把別人當自己,客觀理性看差異。
5.學會正確地換位思考。
【結尾賞析+方法指津】
一、情境描述+照應+暗示觀點
《為渾沌開竅》
開頭:相傳,上古巨神渾沌有首無竅,友人思為其鑿竅,使之耳聰目明如常人。孰料,七竅成而渾沌死。
難怪有人說,世間一切謬誤,都來源于站錯了角度。木匠因為自己發(fā)汗便移覺于瑟瑟發(fā)抖的孩子,山羊因為自己怕水便判處淹死一條魚……這何其可笑,何其荒謬!
結尾:我愿,上古巨神渾沌有首無竅.忽一日,其友人謂之曰:我等雖有七竅,然吾非汝也,汝不需七竅,依舊可逍遙于天地間,吾何勞為汝開竅?于是渾沌樂之。
簡評:這則文章的結尾,用精彩的語言描繪出富有深意的藝術畫面,與題目相照應,為故事另寫一個緊扣立意的結尾,達到情中有境,鏡中含情,富含意蘊,令人回味無窮的境界。不禁令人贊嘆,堪稱神來之筆。
二、名言引用+闡釋+照應+觀點
《應設身處地,莫主觀臆斷》
開頭:許時代嬗變,晷刻漸移,設身處地而非主觀臆斷地思慮他人,恒如絕世青瓷謙然屹立于世、細流汩汩溫潤人心。揆諸現實,設身處地思慮他人而獲贊許好評者有之;主觀臆斷強加于人而引人反感憎惡著亦有之。故此,我們應設身處地規(guī)避成為秀而不實者的風險,而非主觀臆斷,淪為他人茶余飯后的談資與笑柄。
結尾:《尚書》有言:“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北松献龇?,為礪,為舟楫,為霖雨,必可使眾生真正于行受益,亦使實行者真正做到設身處地而非主觀臆斷,從而許己意足心滿,許人以天心月圓!
簡評:這則結尾,先引用名言,然后闡釋名言的內涵,來緊扣自己的立意。同時照應開頭,照應標題,重申自己的觀點。這種結尾,和開頭引用一樣,是學生喜歡用而且擅長用的。而且名言引用新鮮典型,大氣而有內涵。如此結尾具有濃郁的情感意味、哲理意味,讓人回味無窮。
三、警句+回扣材料+照應+觀點
《事因人變,因“人”制宜》
開頭:炎炎夏日,梭子魚被判罪,扔到河里,淹死的是具體分析的智慧;嚴寒酷冬,木匠脫掉孩子的衣服,卻穿上了以己度人的外衣。自我的強勢代入是愚者的墓志銘,事因人變,因人制宜是智者的必修書!
結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愿木匠莫再拍腦袋盲干,愿怕水的山羊懂得設身處地的奧秘。具體事情,具體對象,具體分析,莫取自我代入之愚,秉守因人制宜之智。
簡評:議論文是用來表達思想的,思想深刻透徹,是文章取勝的要訣。思想的深刻離不開敏銳的觸角對生命的感知,更離不開獨立的個體對世界的思考。而深刻的思想又總是表現為一些警示人心的語句,不照搬前人的,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盡顯哲思,盡顯睿智,就是這則結尾的精彩之處。
四、單句成段+警示號召+暗含觀點
《換位思考乃人生大智》
開頭:七點開花的牽牛,以為睡蓮是不開花的;而農夫也總以為,皇帝用的是金扁擔。仔細想來,卻在情理之中,我們每個人,活動不過方寸之地,目之可及不過百十里,生之所存不過數十里。所以,最可悲的不是你看清了問題的本質,而是你以為你看清了問題的本質。所以換位思考乃人生大智!
結尾:請記住這是你的世界,卻非你一人的天空!
簡評:這則結尾,干脆利落,簡潔明快,彰顯了思想的魅力,更能以思想深度啟迪人心,引發(fā)共鳴,含蓄蘊藉,觀點不言自喻。
都說“萬事開頭難”,可真要寫好一則結尾,我覺得并不比開頭容易。關鍵是許多同學不太關注結尾的寫法,由于考場時間的約束,大多是匆匆結尾,為了完成任務。但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焙玫慕Y尾必然使文章整體結構更加嚴謹自然、完整統(tǒng)一,必然使文章的內容和主旨更加深刻、鮮明可見。精心設計結尾十分重要,切不能掉以輕心。
世間本無路,走得多了就成了路;世間本無法,探索多了就有法。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以上的結尾法,僅僅給大家提供有價值的借鑒,但不是固定的,你依然可以在此基礎上生發(fā)出更多的好方法。其實,好的結尾各不相同,卻又有共同之處,現總結如下:
1.篇幅:百字以內,三言兩語,干脆簡潔,有個“豹尾”更好。
2.點題:首尾呼應,明確題旨。再次強調重申論點,但語言有變化,不是簡單重復。
(編輯: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