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予
每每重要的日子,就會有鄭重的饋贈,人們通過這份誠摯的加持,期待得到淋漓盡致的表達。這當然是被需要的,提醒彼此應當活得盛大而隆重。
親人、愛人、友人之間,都需要細水平淡之外的鄭重表達,在通篇長日無風的堅固之下,還有驚喜意外的埋筆,即物起興,平地峰巒。
而一些特殊的日子,也一定會心意十足,送去精挑細選代表拳拳情意之物。那一刻,不言不語,卻已是最炙熱的訴說。給老人,給孩子,一份心意同樣會被反復錘煉,要精精美美地送達對方。
如同某些儀式,內容已然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程式以及程式給人神圣、莊嚴的感覺。鄭重的時刻,交付一些有意義的東西給他人,自然會被格外地珍視和惜藏,也會成為他人記憶之繩的一個醒目結點和坐標。此時,物品只是陪襯,饋贈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
給予與接受皆是一份饋贈,前者需要勇氣,后者需要謙遜。冷漠的人,不愿饋贈也不愿接受饋贈,那是一種頑強的抗拒態(tài)度。只有對生活和世界熱切的人,才會積極布施,并做到謙恭地接受。所有的關系和愛的建立,也無不是在給予和接受的交互中來完成的。
交付出去的,其實也是我們的一部分。你之所以選擇一本書送出,想來你本人自是喜愛閱讀;又為什么偏偏相中那一本呢,其中的判斷與挑選,就是你的經驗和認同。也就是說,選擇的背后,藏著一個真實的你。
真實并不容易,做到真實意味著需要承擔:責任、是非、壓力、風險。而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就不得不面對和擔負更多。但是,唯有真實,依據(jù)在此獲得的反饋而作出的調整,才能對自己真正有所補益。這樣的修正、整理才是對癥入藥,反之的努力便是徒勞。
三毛說,感謝你贈我一場空歡喜,我們有過的美好回憶,讓淚水染得模糊不清了。偶爾想起,記憶猶新,就像當初,我喜歡你,沒有什么目的,只是喜歡。誠然,所有的饋贈都應當被感激。感恩遇見,感恩時光切切實實地經你我而過,感恩不論走得多遠,歲月也不曾丟下各自真實的模樣。
饋贈,即是付出,但不該沉重,就像明天不會命令一個孩子長大,而是溫柔地催促,時光要老了,你要快快長大呀!這不是推推搡搡的強予,而像是一場春風化雨,收下的自會滿載。
饋贈,來自人,也來自萬物。是遠足他方,一架一架劈面而來的山嶺;是雨打窗臺風起簾的雨夜深深,是一花開盡又一花的春日連連;是字里行間偶遇令人拍案驚起的妙語佳句之后的智慧之光;也是陽光領走一眾云霾,天地朗朗在目。萬物的布施,更加清醒,從不多加雕琢,更不求投木報瓊的回應,一切都自有答饋。
[怦然心動]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對“饋贈”有了耳目一新的感受。饋贈可以來自人:我們給予他人的,是一個真實的自己,一顆鄭重的心,一份真摯的情意,我們把“它們”一起交付出去,被他人格外地珍視和惜藏,成為其記憶之繩的一個醒目的結點和坐標,這份饋贈便擁有了真正的意義,從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和情感的紐帶。饋贈也可以來自萬物:不期而遇的高峰峻嶺讓遠足騰飛起挑戰(zhàn)的翅膀,隨風潛入夜的春雨是撫慰心靈的天籟,爭奇斗艷的花枝是心靈小憩的港灣,字里行間的妙語佳句叩開了成長的門扉,溫暖的陽光滌蕩了心中的云翳……我們在勇敢地給予,亦在謙遜地接受,在“饋贈”的交互中,我們讀懂了生活,學會了熱愛。
【文題延伸】學會鄭重;饋贈的真諦;生活需要“儀式”……(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