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尕耀
摘 要: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科目,又是一個應用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掌握好相關知識,并熟練應用到實踐中。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往往得不到鍛煉,自主學習能力也很差,需要得到提升。隨著教育形式的改變,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逐漸受到重視,并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對此,教師可就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英語;主體能動性;發(fā)揮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16-00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6.048
一、培養(yǎng)學生主體能動性的必要性
(一)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新時代的教育特點,也不符合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國家教育部門在綜合社會發(fā)展特點的基礎上,明確了新時期的教育要求,制定了新課程標準,讓學校將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作為重要的素養(yǎng)去培養(yǎng)。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是具有依據(jù)性的。
(二)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逐漸提升,各個企業(yè)在市場中的競爭十分激烈,企業(yè)需要的是能為企業(yè)真正謀取利益的人才,而不是單純成績優(yōu)異的人。所以學校也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考慮。而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正是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好方法。
(三)減輕學生與教師的負擔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與教師都很累。教師需要竭力考慮需要講解的知識,擔心某一塊地方會被自己遺落,在講課中也擔心因為自己的失誤或者遺漏,造成學生的理解偏差,每次遇到學生出錯或者學習不積極的時候,總會覺得心力交瘁,因此,教師的負擔與壓力通常會很重。與此類似的是,學生的課業(yè)壓力與負擔同樣不輕,進入高中以后,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增多,學習難度加大,還面臨著緊張的高考壓力,負擔也比較重。而注重主體能動性的培養(yǎng),可以讓教師放下一部分負擔,將精力放在監(jiān)督學生自主學習上面,不用為單向教學的枯燥而苦惱,學生也因此免去了大量的題海訓練,通過科學的方式去學習,獲得知識,提升了學習效率,負擔也會大大減輕[1]。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主體能動性的培養(yǎng)現(xiàn)狀
在新課標理念的影響下,不少學校和教師已經(jīng)認識到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開展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本著“人文主義”的情懷,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由直接灌輸變?yōu)橐龑Ы虒W,通過引導,為學生預留一定的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可以在自主思考中獲得更直接、印象更深刻的知識,促進學生的學習[2]。這些變化都說明,在新時期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開始轉(zhuǎn)變,新型高效的教學方式在探索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這些變化并不徹底,高中英語教學依舊存在不少問題。
我們都知道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包括其他學科的課堂,都屬于“灌輸式”課堂,也就是全程依靠教師的“灌輸”而進行的。在這種模式下,學生是被動學習的,根本沒有機會發(fā)揮自己的主體能動性,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效率也不高。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應試教育的影響。但是在社會多元化發(fā)展的時代,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到了“日落西山”的地步,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的發(fā)展特點,需要盡快摒除。但現(xiàn)實的情況是,還有很多教師堅信“分數(shù)至上”的觀念,不愿意改革教學方式,也有一些教師因為學校和家長的壓力,雖然知道過度追求分數(shù)對學生的長久發(fā)展沒有好處,但還是被迫采用以前的方式去開展教學,注重學生的成績提升,而不是其他方面的提升。
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能動性的培養(yǎng)主要存在這幾個問題:
一是教師觀念不能及時轉(zhuǎn)變,教學目標側(cè)重于學生的成績,教學方式太過單一,不愿意應用新型的信息技術教學工具,教學方法陳舊,仍舊以灌輸式教學為主。
二是學生與家長的觀念陳舊,認為學習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進入大學,所以分數(shù)是第一要務,他們只重視如何提升成績,除了在學校的學習以外,還會在課外時間參加一些輔導班。
三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自主學習意識也不強,由于長期的被動學習,導致學生失去了自主學習的動力,不愿意主動探索思考,缺乏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四是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差,由于外界語境的缺乏和實踐訓練的不足,大部分學生只能達到認識單詞、句子、文章,能夠簡單寫作的要求,不符合聽說讀寫全方面發(fā)展的要求,英語實踐能力比較弱。
三、發(fā)揮學生主體能動性的有效策略
(一)教師角度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執(zhí)行者,負責課堂知識的講解和課堂秩序的維護,引導學生思考和學習,因此教師的位置是任何角色都不能取代的。在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之時,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改變傳統(tǒng)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實現(xiàn)學生主體能動性的培養(yǎng),就得先認可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這種理念下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教師要認清現(xiàn)行的教育特點,按照新課程標準和社會需求去改進教學理念,徹底與灌輸式教學劃清界限。在課堂教學中,要圍繞學生的學習需求去講課,而不是以自己為中心。在這里,尊重學生是必要的,既可以得到學生的認可,又能拉近彼此的距離,有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尊重學生要從多個方面做起,比如說話態(tài)度、交流神情、動作語言等。
2.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采取更豐富的教學形式。原有的教學方式是單一的,造成的后果也有目共睹,優(yōu)生還可以認真聽講、自主學習,但是其他的學生就不能有效控制自己了,他們經(jīng)常會感到上課枯燥,教師講的沒有意思,厭學情緒一天天積累起來。學生不愿意學習,但是在家長與教師的監(jiān)督下,又得硬著頭皮學習。這種情況的學習,效率也不高。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教師不應該想著如何去“逼迫”、監(jiān)督,而是要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畢竟主動學習比被動學習更有效率。
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一方面是因為學習枯燥,學習內(nèi)容又比較難,給學生造成不少壓力和阻撓,讓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自信心和興趣;另一方面也是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化造成的。所以,教師要調(diào)整教學策略,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將更加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引入到課堂中,先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再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
以合作教學為例,合作教學是一種以小組為單位的教學形式,教師通常會將幾個人分配到一個小組中,并布置一些學習任務,讓他們一起探討思考,彼此之間合作互動,得到知識。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3 Unit 2 Healthy Eating為例,這是一篇介紹飲食習慣的文章,包括傳統(tǒng)飲食習慣的改變和日常飲食選擇,旨在讓學生明白健康飲食習慣的養(yǎng)成是擁有健康體魄的前提。文章中有大量的生詞和復雜句式,而且每一段的主題句也不太明顯,大部分在段落中間,而不是在段落的前后。學生在學習時,需要學習掌握不少生字詞,大部分都與食物有關,比如:protein(蛋白質(zhì))、calcium(鈣)、carbohydrate(碳水化合物)、fibre(纖維)、mineral(礦物質(zhì))、vitamin(維生素)、vegetarian & vegan、green food and clean food(素食者)等,因此在學習中,學生需要克服生詞障礙,并在略讀中找到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為了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猜詞技巧,猜測一些生詞的含義,并且根據(jù)這些內(nèi)容,為自己制定一份“健康飲食譜”。在學生略讀課文之后,教師布置一些思考問題,并讓學生按照每組六人的方式分組,對問題進行思考。事實證明,在分組交流學習中,學生可以放松身心,展開激烈的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語言焦慮感也有所降低,效果非常良好[3]。
3.增強師生互動,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由于受到長期的壓抑,學生的主動性變得很差,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之時,會遇到不少麻煩。因此,教師要先降低學生心中和自己的隔閡,與學生加強互動,并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引導學生去自主思考問題。教師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在提問時,要注意提問技巧、提問語氣、內(nèi)容和實際,不給學生居高臨下的感覺,注重問題的層次性,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問題,而且要盡量面面俱到,對優(yōu)生、中等生和差生都要涉及。除此之外,提問要盡量設置在課堂的前十幾分鐘,越到后面,越要減少提問頻率[4]。
(二)學生角度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也是培養(yǎng)對象,是決定教學質(zhì)量的根本所在,因此學生自身要發(fā)揮好自己的作用,注重學習方式的調(diào)整。
1.從根本上認識到主體能動性的作用。學生在整個學習中是發(fā)揮著關鍵性作用的,而在主體能動性的培養(yǎng)中,也同樣如此,只有學生積極配合教師,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自主能力。所以,學生應該從意識層面上認識到主體能動性的作用,消除成績是唯一檢驗標準的觀念,不但要重視成績,還要注重自己綜合能力的提升,并在教師預留的空間里盡情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實現(xiàn)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目標。
2.全面分析自己,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展開學習。凡事都要講求實事求是,學生的學習也不例外,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好的方法。在學習中,學生要探索出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而不是盲目地搬移他人的做法。為此,學生應該對自己進行全面分析,并在同學與教師的幫助下,制定合理的、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一步步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莉.談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11):312.
[2]金花.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J].學子(理論版),2015(21):70.
[3]龍晉巧.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J].教學與管理,2004(15):79.
[4]劉啟強.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3(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