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中心血站溧陽分站,江蘇 溧陽 213300)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包括性接觸、血液傳播和垂直傳播3種主要傳播途徑。江蘇梅毒流行水平一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報告發(fā)病數(shù)自2005年以來一直穩(wěn)居全國第4位,發(fā)病率從2005年的全國第9位上升到了2017年的第7位,防治形勢嚴峻[1]。這對采供血機構(gòu)而言形成了很大的壓力,雖然各級采供血機構(gòu)對采集后的每一袋血液進行HBsAg、HCV抗體、HIV抗體、TP抗體等傳染因子的兩遍ELISA檢測和HBsAg、HCV、HIV的一遍NAT檢測,從最大程度上降低輸血風險,但是由于“窗口期”等原因還是存在一些漏檢的情況,如果在獻血前能夠增加相關(guān)項目的快速檢測,避免此類人群參加獻血,則從源頭上降低輸血風險。鑒于我國為乙型肝炎病毒(HBV)中度流行區(qū)域,人群的HBV感染率為7.18%[2]現(xiàn)大部分血站已在獻血前進行HBsAg(膠體金)的檢測;而隨著獻血者梅毒檢出率的增加,也有血站開始對獻血者在獻血前進行梅毒(膠體金法) 的篩查[3-4],從而有效地辟免了TP抗體陽性的人群參加無償獻血。本站綜合考慮到投入成本及歷年來街頭TP抗體ELISA檢測不合格率較高,因此于2018年2月10日起在街頭各采血點由原來HBsAg(膠體金)檢測改為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試劑(膠體金法)檢測用于無償獻血篩查,其他篩查項目不變。本文就街頭各采血點使用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試劑(膠體金法)篩查前后TP抗體ELISA檢測不合格率進行了分析,報道如下。
1.1 標本來源:使用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試劑(膠體金法)進行無償獻血篩查后所數(shù)據(jù)收集為2018年2月10日至2018年8月10日溧陽分站街頭各采血點所采集的無償獻血標本共1383人份;使用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試劑(膠體金法)進行無償獻血篩查前所數(shù)據(jù)收集為2017年2月10日至2017年8月10日溧陽分站街頭各采血點所采集的無償獻血標本共1216人份。
1.2 儀器與試劑:瑞士Tecan全自動加樣儀,F(xiàn)AME全自動酶免分析儀;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試劑(膠體金法)和HBsAg檢測試劑(膠體金法)均為廈門新創(chuàng),所有試劑均在有效期內(nèi),且批批檢合格。
1.3 方法:溧陽市血站街頭各采血點于2018年2月10日起將原來的HBsAg檢測(膠體金法)改為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膠體金法),其他篩查項目不變。所有操作均按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
1.4 統(tǒng)計學處理:用SPSS20.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015年年~2017年期間實驗室血液檢測結(jié)果中TP抗體的不合格率最高,遠遠高出其他項目的不合格率,見圖1;且街頭的TP抗體ELISA檢測不合格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17年街頭的TP抗體ELISA檢測不合格率高達0.92%。見表1和圖2。
表1 2015年~2017年溧陽分站血液檢測不合格情況[n(%)]
圖1 2015年~2017年溧陽分站血液檢測不合格情況
圖2 2015年~2017年溧陽分站街頭和站內(nèi)抗-TP血液ELISA檢測不合格率比較
2.2 2018年2月10日起街頭各采血點使用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試劑(膠體金法)進行無償獻血篩查后到2018年8月10日期間共采集1383人份血液,其中TP抗體ELISA檢測不合格為3人份,不合格率為0.22%;而2017年同期未使用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試劑(膠體金法)進行無償獻血篩查之前街頭各采血點共采集了1216人份血液,其中TP抗體ELISA檢測不合格為10人份,不合格率為0.82%。二者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77,P<0.05)。見表2。
表2 溧陽分站街頭各采血點使用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試劑(膠體金法)進行無償獻血篩查前后TP抗體ELISA檢測情況[n(%)]
2.3 2018年2月10日至2018年8月10日站內(nèi)未使用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試劑(膠體金法)進行無償獻血篩查,其間共采集了2921人份血液,其中TP抗體ELISA檢測不合格為13人份,不合格率為0.46%;2017年同期站內(nèi)也未使用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試劑(膠體金法)進行無償獻血篩查,其間共采集了2652人份血液,其中TP抗體ELISA檢測不合格為11人份,不合格率為0.41%。見表3。
表3 溧陽分站站內(nèi)同期僅使用HBsAg檢測試劑(膠體金法)進行無償獻血篩查TP抗體ELISA檢測情況
近年來,有不少報道顯示國內(nèi)梅毒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5-6],相應地,無償獻血者中梅毒感染的比例也逐年升高,嚴重威脅輸血的安全[7-8]。
由表1可以看看出,2015年到2017年期間無論是街頭還是站內(nèi)TP抗體檢測不合格率明顯高于其他項目,街頭的不合格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從2015年的0.57%上升到2017年的0.92%,嚴重威脅輸血安全,怎樣阻止這一情況進一步惡化,這對采供血機構(gòu)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街頭獻血人員流動性較大,人群結(jié)構(gòu)多樣化,而站內(nèi)是以單位組織的團體采血為主,人員相對固定。
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街頭各采血點在使用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試劑(膠體金法)進行無償獻血篩查后,TP抗體ELISA檢測結(jié)果不合格率明顯下降,使用前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同期站內(nèi)未使用 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試劑(膠體金法)進行無償獻血篩查TP抗體ELISA檢測結(jié)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 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試劑(膠體金法)進行無償獻血篩查能夠有效地從源頭屏蔽TP感染人群獻血。部分梅毒人群合并HIV感染,如男性同性戀人群,該人群是梅毒和HIV共感染的高危人群,需加強對該人群的流行病學監(jiān)測[9]。同時也間接的避免梅毒和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參加獻血,從而降低輸血風險。
從經(jīng)濟效益考慮,假設(shè)以2015年~2017年的平均數(shù)計算,街頭平均每年采集1947人份,街頭平均每年的TP抗體ELISA檢測不合格率為0.77%,使用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試劑(膠體金法)較原來使用HBsAg檢測試劑(膠體金法)需多投入1.5元/人份,一年共計多投入1.5×1947=2920.5元,而假設(shè)以平均0.77%的TP抗體ELISA檢測不合格率作為2018年未使用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試劑(膠體金法)進行無償獻血篩查的TP抗體ELISA檢測不合格率計算,2018年減少TP抗體ELISA檢測不合格人份:(0.77%-0.22%)×1947≈11人份,以每人份1.5 U的獻血量計算,約減少經(jīng)濟損失:(390+150+135+30+100)×11=8855元(注:390為1.5U懸浮少白紅細胞懸液價格,150為1.5 U全血平均制備量為150 mL病毒滅活血漿價格,135為1.5 U全血制備0.75 U冷沉淀的價格,30為采血袋的價格,100為實驗室血液檢測成本),同時為后期的血液償還也減輕了壓力。
綜上所述TP抗體金標法快速檢測有著較高的敏感性與特異性,能夠有效屏蔽梅毒陽性獻血人群,可用于無償獻血前的批量篩查,對于提高血站的血液質(zhì)量,確保臨床用血安全,具有良好的社會和經(jīng)濟效益[10],使用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試劑(膠體金法)進行無償獻血篩查能從源頭上避免TP陽性甚至梅毒和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參加獻血,減少不合格血液的采集,降低血液檢測不合格率,避免血液資源的浪費。只有在獻血者健康檢查不節(jié)發(fā)揮源頭作用,排除高危獻血者,與血液檢測形成互補作用,血液安全才會得到保障[11]。為后期的實驗室檢測減輕了壓力,同時也提高了輸血安全性。所以HBsAg/TP抗體聯(lián)合檢測試劑(膠體金法)用于街頭無償獻血篩查具有一定的社會和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