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正式上線。首期《甜蜜縹緲錄》以千百年來人們不懈追求的“甜”為主題,放眼全球,由尼泊爾到馬來西亞、從雞頭米到苦瓜,跨越山海與四季,穿越時間與空間,多維度訴說“甜蜜”的同時帶給觀眾極致感覺的聚合,轟炸味蕾令人口水直流。如果說《風味人間》第1季是在全球視野里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那么第2季便是從食物的鏈接中窺見全球美食的奇觀。
《風味人間》勾勒世界美食地圖
據(jù)悉,《風味人間》第2季首播期間特別開放全球播出,全球用戶一同開啟全球美食探索之旅。甜蜜,作為人類最初的美味體驗,在眾多美食中脫穎而出,開啟了《風味人間》第2季的全新篇章。在喜馬拉雅的群山之間的尼泊爾,整個部族僅存的蜂蜜獵人靠一根繩子在垂直90度的崖壁上摘取蜂巢;在憑借甜點聞名于世的伊斯坦布爾,甜點學徒為了成為一名巴克拉瓦師傅已經(jīng)學習了七年搟面皮;在碧海藍天之間的馬來西亞塔塔甘島,世界上最后一個海上民族巴瑤族,冒著缺氧與被水母蜇傷的危險撈取的海膽成為了他們體驗甜味美好的唯一途徑。
“甜”這一味讓食物和生活之間有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也讓觀眾見識到了原來還有人為了那一口“甜”要以生命做代價。這樣一看,全球視野下的《風味人間》就不僅僅是一部美食紀錄片了,它更像是一個以美食為載體的自然地理人文類的紀錄片?!拔覀冊诔尸F(xiàn)美食,也想努力記錄人類曾如何生存。美食和人文,兩條腿走路,才可能走得遠那么一點”總導演李勇如是說道。除了國外的場景,首期節(jié)目中還出現(xiàn)了歷史悠久的蔗糖、揚州雙絕、蘇州雞頭米、四川特色的壩壩宴,以及最后以苦收尾帶給人以回甘感受的涼瓜。以甜開篇,以苦盡甘來做結,一個個故事串聯(lián)起來的便是甜的風味。
“苦難的故事各有各的波折”
“人無疑是大地的主人,卻又是腸胃的奴隸。”《風味人間》第2季開篇引用的一句話就讓無數(shù)觀眾“嘴角流下不爭氣的眼淚”。被深夜放毒高甜襲擊的觀眾們紛紛在網(wǎng)上表達自己的心情:“糖分攝入過量了,我的教練在提刀來的路上”、“有句講句,陳曉卿真的是我減肥路上永遠的絆腳石”。
總導演陳曉卿與全球觀眾線上交流美食的魅力,不僅現(xiàn)場翻牌奧利給,還回應網(wǎng)友對他統(tǒng)一飯圈的調(diào)侃:“我認為我吃過的好吃的還很少,歡迎大家投喂?!闭劦郊o錄片創(chuàng)作,陳曉卿介紹道:一切自有規(guī)律可循。
從查資料篩選確定選題,到實地調(diào)研鎖定人物故事和拍攝場景,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關系著最終呈現(xiàn)效果?!斑x題是理論上的可行性,要通過田野調(diào)查最終確立食物、場景、人物,三者缺一不可。好的場景和人物故事不會自動出現(xiàn)在導演面前,怎么找到那個‘對的人,靠工作方法,也有運氣的成分”。相比實地調(diào)研的“焦灼”,總制片人張平用“苦難的故事各有各的波折”來形容拍攝過程?!把旅塾刑烊坏碾y度、也很危險,我們的攝影師被吊在懸崖上,還需要透過厚厚的隔離服操作機器;海膽的故事發(fā)生在海里,要想貼近拍攝對象就需要乘坐那種非常小的船,再加上我們的設備非常沉,船的重心是非常難掌控的”。
國內(nèi)的美食拍攝同樣有其挑戰(zhàn)性。拍攝千層油糕時,為了給觀眾展現(xiàn)非常規(guī)的視角,展現(xiàn)油糕在蒸的過程中逐漸膨脹的畫面,攝影師需要克服油糕膨脹需要密閉空間、但密閉空間也會影響鏡頭拍攝的問題;拍攝地爐燒豬時,爐子很小溫度很高的情況下,如何展現(xiàn)燒豬在高溫下的變化,這都是需要攝影師動腦筋解決的。
“沒有什么特別好的經(jīng)驗,就是碰到什么新的問題就去想辦法解決”,張平感慨。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其他影視類型的拍攝,美食紀錄片的拍攝基本要“追趕”食物自己的時間表。
為了拍攝到最純粹的傳統(tǒng)農(nóng)家年底殺豬、腌臘肉、制香腸的過程,他們從2019年建組之初就開始搶拍,歷時14個月直到今年3月中旬才完成了《香腸萬象集》的拍攝;除此之外,像《螃蟹橫行記》《顆粒蒼穹傳》《根莖春秋志》、以及《甜蜜縹緲錄》中的崖蜜等同樣有時間限制。
“為拍攝一種食物積攢的等待,有時候是美味的一部分”,而誠如陳曉卿所言,這種等待也成就了《風味人間2》最獨特的風景。但也正是這些如今回想起來讓張平感慨的“波折”的共同作用,才締造了《風味人間》系列帶給市場和觀眾始終如一的“幸?!?。
“好的人物短短幾句話就會打動人”
“在參差多態(tài)的生活方式中,尋找人類對美食殊途同歸的熱愛,依舊是我們紀錄片的主題”。透過美食窺見一方風土人情、族群生存方式,是美食紀錄片能夠走進人心的關鍵?!讹L味人間2》在故事講述上同樣進行了一些探索,加強美食紀錄片中的人物弧光和意義升華。
為每種美食選擇一個人物故事,是一個漫長的尋找過程。“理想情況的主人公要個性鮮明,有表現(xiàn)力;他做的食物也要有魅力,有特別值得講的點”,張平指出?!短鹈劭~緲錄》中的蜂蜜獵人泰克、深海里采集海膽的卡特哈蘭父子、香港最后一家地爐燒豬的手藝人鑫哥,都是遵循這一原則選擇的人物。
《風味人間2》的一大顯著變化,便是嘗試著放大不同人物身上的故事看點和戲劇性,增加紀錄片的張力和沖突性。據(jù)張平介紹,素材拍攝一般會分為敘事性、描述性和表現(xiàn)性畫面,具體到不同美食、人物要有不同的設計,而這也保證了他們能夠抓取到美食和人物故事中最動人的點。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將海量素材有機融合又不讓觀眾感覺到信息轟炸?“我們做分集結構時有兩種脈絡。從話題層次來講,需要遵循食物帶給人的美好感受,首先是解決溫飽之需,然后是滿足口舌之歡,最后才是慰藉心靈;從食物階段性來講,涵蓋了食材獲取、加工、烹飪等環(huán)節(jié)”。最終兩者綜合考慮為素材選取最合適的位置。
據(jù)中新網(wǎng)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