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君-雙木
要說年末最火的劇,當屬《慶余年》無疑。
在幾乎沒什么宣傳的情況下,忽然就火了,難得的是口碑也不差。打分苛刻的豆瓣,近8萬人打出了8.0的高分。
不落俗套的劇情,個性鮮明的人物設定,再加上各個演技在線的演員們,讓《慶余年》成為這個年末不可錯過的一部好劇。
而其中最大的驚艷,當屬64歲的老戲骨陳道明。
一向以“皇帝專業(yè)戶”著稱的他,在戲中飾演梟雄慶帝,有野心有實力有手段,演技爆表。
這一段與臣子的對場戲,更是將帝王的威嚴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上一秒輕描淡寫嘮家常,云淡風輕,下一秒不威自怒,氣吞山河,令對方膽戰(zhàn)心寒。
說起陳道明,很多人都說他是娛樂圈里的一股清流。
在喧囂混沌的名利場,陳道明有他自己的“非常之明”。不媚世,不逢迎,腰背板直,從容不迫,不茍言笑,為人莊重故而威嚴,卻活得越來越高級。
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
從他的處世哲學之中,我們能學到很多人生道理。
01
常懷敬畏之心,是人的立足之本
前陣子,高以翔錄制節(jié)目時意外去世,這種不幸事故,很值得引起反思。
但是有某些明星們,卻以此倡議減負,要求提高福利和待遇。
拍戲危險肯定是有的,可演員身處的片場,安全措施已經(jīng)算是非常好的工作場所了,危險動作還都有替身完成,更不說演員拿的還是最高額的薪酬。
如果這都算高危職業(yè),那醫(yī)生、程序員、環(huán)衛(wèi)工、農(nóng)民工、快遞員算什么?消防、緝毒警這些算什么?
做一份工作,就要出一份力,要對得起自己的職業(yè)。
就像陳道明在全國政協(xié)委員采訪中所說:
“現(xiàn)在動不動什么手破了,什么哪兒摔傷了,什么冬天在水里、夏天穿著大皮襖,(竟然)變成了一個演員的功勞,然后還把它當敬業(yè)。
人家清潔工早上4點起早,你還在被窩里,怎么說呢?“你的職業(yè)就是這個,你拿的就是這個錢,你演員就應該吃苦,工作要對得起觀眾?!?/p>
什么是敬業(yè),什么是對演員這份職業(yè)有敬畏心,看看陳道明就知道。
從業(yè)34年來,陳道明拍戲從來沒有遲到過,也沒有因為臺詞不熟卡殼半天過不去。
出演《末代皇帝》前,陳道明用了4年的時間鉆研劇本,對著鏡子揣摩角色的心理;
為了演好《圍城》中的方鴻漸,身為天津人的他苦練“上海普通話”,兩個月減重25斤,只為更加貼近知識青年的形象;
《建國大業(yè)》中,他只有一分鐘鏡頭,但他卻把人物的一生都研究個透;
為演好《康熙王朝》,他翻爛了《清史稿》,還一個人跑到故宮,在邊上自言自語演習劇本,過路人都以為他瘋了。
圈內人都知道,陳道明有兩種戲不拍:
一是抗日神劇,一是偽歷史劇。
曾有導演拿著一份亂七八糟的劇本,高價請陳道明出演,但陳道明卻直言劇本太差,不演。
導演說他太較真,現(xiàn)在大家都這么拍。陳道明一聽,更火了:
“人家都不對,所以我們也要不對下去嗎?干一行有一行的規(guī)矩,我是不會拍這樣的劇本的!”
對演員的敬畏心,讓陳道明有一種行業(yè)的文化自覺,所以他才能夠對社會輸出人類良性的情感。
在《我的前半生》中,陳道明有一些客串演出,但他每次演完了,還是一直留在片場不走。
馬伊琍就非常疑惑,就上前去問,陳道明這樣說:
“我們這一輩老演員的表演,是帶有年代痕跡的,放在現(xiàn)在的年代來演,很可能要脫節(jié)。雖然站在一個前輩的角度,但我是抱著學習的心態(tài)來的,我來看你們正當年的人,是怎么演戲的,我來學。”
和他合作過的導演說,陳道明在片場從不坐凳子,一直保持著認真的狀態(tài),即使不是主演,也會全力以赴。
這份對自己職業(yè)的敬畏之心,怎么讓人不佩服。
每個人都有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渴望和要求,像陳道明一樣,對職業(yè)常懷敬畏之心,就不會輕易浮躁,內心會生養(yǎng)正氣、責任與莊嚴,促使你成長,閃出耀眼的光芒。
02
對待弱者的態(tài)度,才是最真實的教養(yǎng)
陳道明曾說過一句話,是他多年來的深切體會:“上山的人永遠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為他曾經(jīng)風光過;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為他們會爬上來,一定要做好自己?!?/p>
人生最難得,不是在逆境中放下張狂,而是在高處還能保持一份謙卑。
馮小剛曾組過一個飯局,在聚會喝酒的興頭上,醉醺的馮小剛提出讓《芳華》的女演員苗苗跳支舞來助興。
苗苗當時不是跳舞的裝束,所以不是太情愿。
在眾人都起哄附和時,只有陳道明站出來為她解圍:
“人家丫頭,作為演員,在這種場合有些不方便。而且,人家穿著高跟鞋呢,不方便。”
旁邊有人起哄,“比劃比劃也行啊”。
聽到這話的陳道明騰地一下站起來了,“你TM沒見過跳舞啊!”
一個人對待弱者的態(tài)度,就是你真實的教養(yǎng)。
北京衛(wèi)視綜藝節(jié)目《傳承者》,有一期曾邀請陳道明前去作為嘉賓。
在那一期上,五十個來自山西稷山的農(nóng)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臺花鼓,這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舞蹈,曾作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前文藝節(jié)目亮相鳥巢。
演出特別精彩,然而沒想到卻遭來評論員不無刻薄的批駁。
有的說節(jié)目沒有創(chuàng)新,有的說演出千人一面,沒有視覺焦點,甚至說出“這技能能當飯吃嗎”。
幾位青年評論家盛氣凌人,對這群孩子越說越過,孩子們和帶隊老師明顯忍著淚水。
陳道明終于聽不下去了,當場發(fā)飆:
“你們可能有很多知識,但是對傳統(tǒng)文化一點常識都沒有,就敢否定他們的演出。這節(jié)目不正是傳承嗎!”
“他們不是機器人,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p>
“每一張臉怎么會是一樣的呢?是你沒看見他們每一張臉的樣子,但請不要打擊他們的努力?!?/p>
陳道明曾說:
“教養(yǎng)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yǎng),有的人沒有什么太高的學歷和學識,但仍然很有教養(yǎng),很有分寸。教養(yǎng)是帶有某種天生的素質和一點一滴的積累?!?/p>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個人的高貴從來不是靠顯擺自己的光鮮,凌遲別人的體面來抬高自己,而是對他人內心的呵護,對他人尊嚴的維護。
真正的教養(yǎng),不是高高在上,而是無論面對比自己強,還是比自己弱的人,都同樣謙卑有禮。
03
多做“無用之事”,才能活得更高級
1988年,陳道明因飾演電視劇《末代皇帝》中的溥儀而走紅,瞬間而來的名利,讓他有點輕狂,不自重、自不量力、自以為是。
幸好緊接著拍攝《圍城》時,他因需要了解劇中人物,經(jīng)常前往錢鐘書家請教。在錢老家中,只看得見一屋子的書,沒有電話,沒有電子設備,唯一在用的電器,就是煎藥的電鍋。
陳設異常簡樸,但卻書香氤氳。
在那種書香的氛圍中,陳道明突然發(fā)覺自己貧乏、可憐乃至丑陋。
“在文化的面前,學問面前,我覺得自己那點名氣連屁都不是!”
從那以后,陳道明戒掉了從前流連在酒桌上的應酬,安靜的回歸在書香和藝術中。
現(xiàn)在的陳道明,比起“老戲骨”這個稱號,更像是一個文人。
他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從不光顧酒吧、歌舞廳之類的娛樂場所,不喜歡應酬,很少參加飯局。
那平時的時間用來干嘛呢?
“獨處,現(xiàn)在社會在強調競爭,往往忽略和忘記了獨處的美德?!?/p>
工作之余,陳道明的時間大部分只是用來讀書、練字、彈琴、下棋,陪家人。
他彈得一手好琴,只要在家,我每天要彈上兩三個小時,興致高時會彈四五個小時。
他畫畫,沒有門派,不講章法。
磨好墨汁,鋪好宣紙,手握畫筆,打開地圖,回想多年來拍戲到過的地方,然后揮筆潑墨畫山水。
畫好后貼在書房的墻上,一遍遍觀賞、對比,直到自覺不錯了,這幅方才作罷。
書畫不分家,他的書法和繪畫技藝,也都被評為是“娛樂圈中最好的”。
他的書法下筆流暢,沒有一慣的字正腔圓,但筆下卻又是沒有破壞傳統(tǒng)書法字的結構,非常具有個人的魅力。
他愛讀古典文學,季羨林曾說,陳道明看的書,多到他可以勝任北大教授。
他家中書房,幾面墻都是書,哥哥陳道凱曾對媒體說:
“他北京的家中連有線電視都沒裝,書房里的床堆滿了書,自己就睡在一堆書中?!瘪T小剛曾取笑他“奇淫巧技以悅婦孺”,可陳道明卻說:
“不為無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確實,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都患上了一種“有用病”,崇尚一切都以“有用”為標尺,有用學之,無用棄之。
但這世界上許多美妙都是由無用之物帶來的,一場猝不及防的春雨或許無用,卻給人沁人心脾之感;刺繡和手工或許無用,卻帶給我們美感和驚喜;詩詞歌賦或許無用,但它可以說中你的心聲,撫慰你的哀傷……
就像陳道明所說:
“與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無用之物帶來的靜謐和美好。心安,則身安?!?/p>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04
男人最大的時尚,是多在家待一待
相比娛樂圈其他人,陳道明特別“戀家”。
在這個出軌比相守更容易的年代,陳道明卻能獨寵自己的初戀杜憲41年。
陳道明初識杜憲時,還是一個跑龍?zhí)椎男⊙輪T,而杜憲卻早已是中央臺的新聞主播;
當時,陳道明當然是杜憲的“第一粉絲”,電視上只要有杜憲出境,陳道明都會守在電視機面前。
兩人結婚后,陳道明因出演《末代皇帝》而不斷走紅,杜憲便漸漸退出了自己所熱愛的傳媒行業(yè),專心在家相夫教子。
別人都說杜憲嫁給了陳道明真是命好,而陳道明卻總是把自己的榮耀都歸功于妻子:“遇見妻子,才是自己這一生最大的福氣。”
陳道明曾被媒體傳過一段與左小青緋聞,有板有眼,甚至“逗留左小青香閨6小時”的八卦都寫出來了。
但事實是,2003年陳道明接演了電視劇《中國式離婚》,因看中左小青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的表演,便向劇組推薦了她,同時推薦的還有男二號賈一平。
后來,左小青有了男友,最后結婚生子,這段被媒體胡亂編造的謠言也不攻自破。
而陳道明為了避嫌,從此再也沒有和左小青合作過,也從未在媒體面前提過左小青。
陳道明曾說:
“男人最大的時尚就是多在家待一待?,F(xiàn)在有多少不回家的人,不是因為事業(yè),而是在酒桌上、歌廳里。如果晚上每個家庭的燈都亮了,也是一種時尚?!?/p>
知世故而不世故,處江湖而遠江湖,才是一個男人,真正的成熟。
或許,在這個過度商業(yè)化娛樂化的時代中,世人們被裹挾著娛樂包裝自己,迎合取悅他人。
但如果我們都能像陳道明一樣,不媚世俗,潔身自好,修養(yǎng)自我,坦誠率性的生活,世界又能奈我何?(張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