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恭斌 張志鵬 柯濤 王羽翀
摘 要
核電廠異物的產生將會導致系統(tǒng)設備降級或功能異常,嚴重時將直接損壞設備,導致核安全事故事件發(fā)生,直接威脅核電廠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本文介紹了國內外異物探查和俘獲的一些先進技術,結合日常工作經驗和對幾種主要的異物探查和俘獲方法的分析比對,歸納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異物探查和俘獲工序,對提高核電廠異物探查和俘獲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關鍵詞
核電廠;異物;探查;俘獲
中圖分類號: TM62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11.054
0 前言
異物是指在核電廠系統(tǒng)、設備自身以外的,進入、遺留或存在于系統(tǒng)設備中對系統(tǒng)設備運行和性能造成不利影響的物項。異物在系統(tǒng)和設備中,會造成管道的意外磨損,導致設備降級或功能異常,嚴重時將直接導致設備損壞。泥沙和沉淀還可能堵塞儀表管,造成錯誤顯示,釀成事故。如果異物進入到堆芯或一回路系統(tǒng)中,可能導致燃料組件包殼破損,使輻射水平增高以及放射性污染擴散,異物還可能破壞邊界(過濾器濾網、化學處理器),造成系統(tǒng)設備失效,直接威脅核電廠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
核電廠異物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在設備制造、安裝和檢修期間的異物控制不足,防異物措施不到位,使異物進入到設備和系統(tǒng)中;其次在系統(tǒng)運行過程中,設備磨損、破損、松動和脫落都會產生的異物,系統(tǒng)在高溫和高速流體的沖刷下會產生磨損,甚至還會造成設備內部保護層的脫落,產生大量異物;同時高溫、弱酸的傳導介質會銹蝕系統(tǒng)設備,從而產生異物。在停堆大修期間,人因過失也會產生異物,設備安裝不可靠,防防脫落措施不完善,造成設備整體或零部件脫落,會產生異物。
1 核電廠異物現狀
1.1 異物的種類
異物種類很多,為有針對性地采取探查和俘獲措施,主要將核電廠的異物按以下幾種方法分類。
1)按異物的外廓尺寸和重量分類,可分為:
(1)微粒:粉塵、氣溶膠等;
(2)顆粒:1-10mm毫米級;
(3)小件:外廓尺寸為10mm~100mm級,或重量小于1kg;
(4)大件:外廓尺寸大于100mm,或重量超過1kg。
2)按異物形態(tài)分類,可分為:
(1)氣態(tài):浮塵、氣溶膠等;
(2)液態(tài):油性、水性等;
(3)固態(tài):粉末狀、泥沙狀、顆粒狀、塊狀等。
1.2 異物的產生場所
在核電廠停堆大修期間,設備集中檢修,是異物形成的高發(fā)期,以下是異物的主要產生時機和場所:
1)容器類設備開人孔蓋及開封頭檢查;
2)池邊、坑邊的各類作業(yè);
3)泵類設備開蓋檢查;
4)熱交換器類設備開人孔蓋、端蓋檢查;
5)閥類設備開閥蓋檢查;
6)工藝系統(tǒng)管道內部檢查;
7)電氣/儀控盤、柜檢修(交叉作業(yè)有異物落入的風險時)。
2 異物的探查
2.1 異物的探查方法
異物俘獲的前提是探查到異物,探查異物的手段主要有目視、射線、聲吶等多種方法,其中目視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目視方法又可分為直接目視和間接目視。直接目視是利用肉眼直接觀察的探查方法,當能充分靠近目標,眼睛離被檢表面不超過610mm,與被檢表面所成的視角不小于30°時,則一般可采用直接目視方法,觀察時可以采用反光鏡來改善探查角度,并可借助放大鏡來進行探查。間接目視是指借助內窺鏡、水下電視檢查系統(tǒng)、爬行器(異物檢查機器人)等輔助設備進行觀察的目視方法。
無論選擇哪一種目視方法,都應該能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1)判定出異物的方位和屬性(主要指外廓和重量),以便合理地選用俘獲設備和俘獲方法;
2)判定環(huán)境條件,選擇合理的俘獲時機;
3)在俘獲操作中,給操作人員提供引導;
4)觀察并評估異物俘獲后的效果。
2.2 異物探查常用設備
間接目視常用的探查設備主要有工業(yè)電子內窺鏡、水下電視檢查系統(tǒng)、爬行器(異物檢查機器人)等。
2.2.1 工業(yè)電子內窺鏡
工業(yè)電子內窺鏡適用于容器內部狹小空間的探查,以及壓力管道內部異物狀況的快速視頻診斷。
工業(yè)電子內窺鏡一般可四方向擺頭,運動靈活,最小的內窺鏡直徑只有1.8mm。工業(yè)內窺鏡的缺點是視野小,景深?。?0~100mm),大面積檢查時效率低,不適合遠距離檢查。工業(yè)電子內窺鏡一般都具有定量測量功能,并融合了最新的計算機數字存儲處理技術。電子內窺鏡不是通過光學鏡頭或光導纖維傳導圖像,而是通過裝在內窺鏡前端的光電耦合元件CCD將光能轉變?yōu)殡娔埽俳涍^圖像處理器重建高清晰度圖像顯示在監(jiān)視器屏幕上。
國際主流的工業(yè)電子內窺鏡廠家有美國韋林(Everest)、德國沃勒(Whler)、日本奧林巴斯(OLYMPUS),以下是兩種具有代表性的內窺鏡產品。
a)Everest XLG3工業(yè)視頻內窺鏡系統(tǒng)
Everest XLG3工業(yè)內窺鏡具有40萬像素,景深范圍10mm~100mm,可迅速識別和測量異物,能將檢測數據實時寫入內置DVD/CD,然后連接到因特網通過電子郵件傳輸報告。Everest XLG3工業(yè)內窺鏡有精密的影像控制功能,通過亮度調節(jié),能在任何探查環(huán)境實現自動或手動曝光,系統(tǒng)使用可互換的QuickChange探頭,能夠迅速重新配置手持部分的探頭直徑和長度,以獲得最大檢測能力。
b)德國韋沃VS600工業(yè)內窺鏡
德國韋沃VS600工業(yè)內窺鏡外觀如圖1所示。VS600內窺鏡具備JVC 彩色工業(yè)控制箱系統(tǒng)、60米硬度推索收放器和具備激光測量功能的RS02-PL 彩色旋轉鏡頭,適用于管徑26mm-600mm管道的內部異物的快速視頻診斷和測量。檢測長度為20米和60米,防水標準達到IP68,承受壓力為5bar,特別適合壓力容器內部、各類核電壓力管道以及水下帶壓探查。
2.2.2 水下電視檢查系統(tǒng)(CATU 系列產品)
CATU水下視頻檢查系統(tǒng)在核電領域應用十分廣泛,如反應堆壓力容器內表面檢查、核燃料外觀及裝料后燃料盤存、燃料破損視頻檢查、乏燃料水池視頻檢查等。
水下電視檢查系統(tǒng)CATU 系列產品一般具有鏡頭自動手動變倍、變焦控制功能,手動調光功能,可承受3bar以上的水壓,在清澈的水下,自帶的照明也能清晰地分辨出1800mm以內0.4mm的人工傷。CATU 系列產品還有一定的耐輻照能力,例如CATU160系列一般可在劑量率小于10Gy/hr的輻照環(huán)境中正常工作,累積劑量可達600Gy。它還配置了激光器附件,可以對異物的外形進行測量,為探查人員評估異物重量提供依據,以制定俘獲方案。正因如此,CATU160水下視頻系統(tǒng)在電視檢查系統(tǒng)被廣泛應用于核電廠的異物探查工作中。
目前我國內較為成熟的產品是CATU160型水下電視檢查系統(tǒng),其性能參數見表1。
2.2.3 管道爬行器
管道爬行器是檢查管道內表面的利器,它可以進入管道數百米,有一定的爬坡、越障能力,自身配備定焦攝像頭和照明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
目前國際成熟的產品是ROVVER系列爬行器,該系列產品主要有ROVVER400、ROVVER 600、ROVVER 900等型號。以ROVVER 600為例,其配置的鏡頭為1/2in color CCD,具有38萬像素,有效爬行距離為200m,防水深度10m,具體構成見圖2。
國內爬行器生產廠家也較多,但性能與ROVVER系列爬行器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在核電行業(yè)內應用不多。
2.2.4 其他輔助設備
除上述設備外,為了迅速準確地探查異物,還需要使用輔助照明設備、輔助監(jiān)視設備和記錄設備等。輔助照明設備主要有強力探照燈、水下燈,輔助監(jiān)視設備包括各類監(jiān)視器,記錄設備主要有采集分析計算機、各類相機、錄像機等。
2.3 探查系統(tǒng)的標定
無論使用哪種探查系統(tǒng),在探查前都應對探查系統(tǒng)進行標定,確保探查結果的準確性,探查系統(tǒng)的標定應按相關標準執(zhí)行。標定主要針對系統(tǒng)靈敏度和激光標尺,系統(tǒng)靈敏度的標定一般是依據ASME標準,即在反射率為18%的灰度卡至少能分辨出0.8mm的黑線,激光標尺的標定是保證測量準確性的前提,激光標尺影響測量異物大小的準確性,進而影響異物俘獲的方案。
3 異物的俘獲
探查主要是為了發(fā)現異物從而進行分析和判斷異物的性質,然而探查到異物并不是最終目的,如何將異物順利俘獲,排除隱患才是最終目的。
3.1 異物俘獲的時機
核電廠換料大修期間會有大量的開口作業(yè)或池邊、坑邊作業(yè),同時有大量的設備解體,這是異物產生的高發(fā)期,也是需要重點防范的階段,同時也是異物俘獲的最佳時機。
3.2 異物俘獲的方法
核電廠異物按俘獲方法可以分為吸塵和直接抓取。
3.2.1 核設施的吸塵
核設施的吸塵主要是使用吸塵器對核設施的環(huán)境和表面進行吸塵,以去除核設施所處環(huán)境或表面的微粒狀異物或顆粒狀異物。吸塵法按使用環(huán)境又可分為水下吸塵法和水上吸塵器法,吸塵法使用的主要工具有水下工業(yè)吸塵器和水上吸塵器。不論哪種吸塵法,都必須使用直接或間接目視進行導引并評估吸塵效果。
3.2.2 異物的直接抓取
核電廠異物直接抓取的方法有磁力吸附、機械抓取、遙控機器人抓取和真空吸附等。每種俘獲方法均有其適應范圍,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聯合使用。圖3為美國韋林(Everest)工業(yè)內窺鏡配套的專用抓取工具,它適合顆粒和小件異物的抓取。
3.2.3 自動(半自動)抓取
自動(半自動)抓取要是利用自動(半自動)抓取設備,在輔助監(jiān)視設備的引導下,完成異物的抓取工作。自動(半自動)抓取工具種類很多,按抓取動力分可為氣動抓取工具和電動抓取工具。氣動抓取工具抓取動力來自壓縮空氣,控制系統(tǒng)也以氣動元件為主,執(zhí)行機構為氣夾、吸盤等,氣夾、吸盤工作原理簡單,防水性強,便于維修和安裝。電動抓取工具抓取動力來自電源,驅動系統(tǒng)以電器元件為主,執(zhí)行機構為電動執(zhí)行機構,電動執(zhí)行機構中又可分為擺動執(zhí)行機構和直線運動執(zhí)行機構。為達到滿意的效果,通常將兩種方法組合使用。
3.3 典型的異物俘獲工具
為達到最佳抓取效果,一般要將抓取設備裝載到運載設備或支持設備上,制成專用的異物俘獲工具,這些設備主要有管道爬行器、打撈機械手等。
例如ROVVER 600爬行器(可在水下使用),是目前國內使用較普遍的異物俘獲設備。該設備由水下爬行機、二維云臺、電視攝像系統(tǒng)、圖像壓縮存儲系統(tǒng)、機械手和操控器等部分組成。機械手可以拾取諸如螺絲刀、扳手等大件的異物,打撈異物的重量可達2kg,該爬行器集光學、精密機械、自動控制、信息處理技術和系統(tǒng)集成于一體,具有對水下目標的自動識別、探測、作業(yè)等能力。
3.4 異物取出后的處理
異物取出后,應逐一登記并拍照,登記內容包括異物的材質、形狀、尺寸、重量、歸屬等特性,并由參與見證人員簽字。異物若有放射性沾污的可能,應首先進行放射性活度的測量,查明情況后,交相關部門按放射性物品處理,相關部門對異物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給出處理意見。若異物是設備零部件意外脫落,應制定相應的防松措施。
4 結束語
異物直接影響核電廠的穩(wěn)定運行,是核安全的重大威脅,因此對異物進行探查和俘獲顯得意義重大。在異物產生后,通過正確的探查方法獲取異物的種類,分析異物產生的原因,從而選擇最合適的異物俘獲工具,制定相應的俘獲步驟,對異物的順利俘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核工業(yè)的發(fā)展,投入運行的核電機組越來越多,異物的探查和俘獲技術會得到更加廣闊的應用,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對于異物事件的控制,將異物事件的產生的概率降到最低,是核電廠運行過程中更需要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核電廠維修(1993年修訂)HAD103/08.
[2]秦山核電廠下部堆內構件修復程EN2.7.1—CQIN—1,(EN2.7.1—CQIN-1: Qinshan Unit I Lower Internals Recovery).
[3]防止核電廠重大事故的重點要求,中國核工業(yè)集團公司.
[4]《防異物宣傳手冊》大亞灣核電營運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維修部,2008年10月.
[5]異物排除 江蘇核電有限公司,200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