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禾
讀過《儒林外史》和《歐也妮·葛朗臺》的同學一定對嚴監(jiān)生和葛朗臺這兩個人物印象深刻,因為他們實在太有名,幾乎成了全世界公認的吝嗇鬼形象代言人。吳敬梓和巴爾扎克兩位幽默大師妙筆生花,為我們塑造了深入人心的經(jīng)典角色。
內(nèi)容簡介
《儒林外史》是中國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創(chuàng)作的長篇諷刺小說,書中刻畫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儒腐的儒生,有可惡的貪官污吏,有善良正直的文人。其中的短篇小說《嚴監(jiān)生》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吝嗇到極點的人物,文字極其幽默和夸張。
《歐也妮·葛朗臺》是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創(chuàng)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葛朗臺是當?shù)氐囊粋€富翁,但他卻極其摳門,以占有金錢為樂,對太太和女兒都非??量獭K且粋€典型的金錢奴隸,心里只有錢而喪失了人性。
極端的吝嗇行為
嚴監(jiān)生和葛朗臺都是極其吝嗇的有錢人,兩位作者通過很多細節(jié)描寫來突出他們的這種特性。嚴監(jiān)生處處精打細算,即便擁有十萬兩銀子的家產(chǎn),他也不敢多花一個子兒,平常連豬肉也舍不得買一斤。為了哄兒子,他花了四錢銀子買了一小塊豬肉,事后卻心疼不已。葛朗臺的原則是能不花錢就絕對不花錢。家里的蔬菜和肉是佃戶送來的,面包是女仆做的,寒冬臘月舍不得生火取暖……要是他家的女仆在市場上多買了一點黃油和蠟燭,全城都會轟動,以為他家來了圣人級別的貴客。最精彩的情節(jié)發(fā)生在他們臨終的時候。嚴監(jiān)生在彌留之際,一直伸出兩根手指不肯咽氣。家人都疑惑不解,最終還是他的夫人了解他,說老爺看見油燈燒著兩根燈草,浪費油,心疼呢。于是把燈草掐滅一根,嚴監(jiān)生這才斷了氣。葛朗臺快斷氣的時候,神父拿著銀制的十字架為他祈禱。葛朗臺忽然睜大眼睛,使出全部力氣要抓住那個十字架,結(jié)果一命嗚呼。
極強的金錢占有欲
嚴監(jiān)生和葛朗臺都很小氣,但他們對金錢的占有欲有所不同。
嚴監(jiān)生視錢如命,但并非絕對不花錢,而是花每一分錢都要帶來一定的收益。比如,他的正房夫人王氏去世,他竟然花了四五千兩銀子大張旗鼓地辦葬禮,弄得全城皆知。當然,他這樣做是為了討好地位比他高的王家。
葛朗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金錢崇拜者,被金錢泯滅了人性。他會在半夜里起來,一個人躲在密室里,愛撫、把玩、欣賞他的金幣。他時時刻刻都在算計別人,就連女兒的婚姻大事,他也當成一樁買賣估算價格。
親愛的同學,看了這兩個故事,你是不是在想:如果人的靈魂扭曲成這樣,擁有再多的金錢又有什么意義呢?
推薦閱讀:《儒林外史》《歐也妮·葛朗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