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菲
曾經(jīng)轟轟烈烈的共享單車在市場浪潮的泡沫退去后,留下了一地狼藉。據(jù)統(tǒng)計,中國有幾十處共享單車“墳場”,這些顏色交錯的共享單車密密麻麻,如高山一般聳立,層層堆疊地出現(xiàn)在城市的空曠地段,所見之處無不觸目驚心。這些廢棄共享單車的出路在何方?邁克·丹頓溫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邁克·丹頓溫是出生于緬甸的一名學(xué)霸,幼年隨父母移民新加坡。長大后,邁克回國發(fā)展,卻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找到一個好項目。
有一次,邁克去鄉(xiāng)下旅游,無意間看到一大群學(xué)生正氣喘吁吁地趕路。他詢問后得知,這些孩子每天上學(xué)需要來回走兩小時的路程。看著他們疲憊的面容,邁克想為他們做點兒什么。當邁克在網(wǎng)上看到無數(shù)共享單車“墳場”的照片時,熱衷環(huán)保的他被深深地刺痛了。一邊是資源被大量浪費,一邊是艱難上學(xué)的孩子們?!叭绻堰@些車都收集起來,可以給多少孩子代步呢?”邁克思考著。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和筋疲力盡的面容在邁克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幾番思量后,他最終決定買下這些廢棄的共享單車捐贈給孩子們。
當孩子們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奔向自己的第一輛單車時,邁克的心頭涌上了難以抑制的成就感。一輛輛單車在孩子們的喜笑顏開中迅速被領(lǐng)完,但是由于第一批單車的購買量有限,很多沒有領(lǐng)到單車的孩子非常沮喪。一個孩子悶悶地說:“我和同桌家離得很近,要是一輛單車能坐兩個人該有多好!”邁克聽后,不禁眼前一亮。他迅速將所有單車召回,并告知這些孩子:“我要在單車后面再加裝一個座椅,這樣兩個人就能共用一輛單車了!”當改裝后的單車被再次送到孩子們手中時,有一個小男孩開心得蹦了起來,說道:“天哪,我再也不用早上6點鐘出門趕去學(xué)校了!”
邁克將這個活動命名為“l(fā)ess walk(少走路計劃)”,并把活動圖片發(fā)布在臉書上,呼吁更多的群體參與進來?!盀槭裁茨銓@些廢棄的‘垃圾如此執(zhí)著?”記者問邁克。邁克笑著回答:“在我眼里,很多垃圾都是可以‘重生的,它們之所以變成隨處可見的垃圾,只是因為被放錯了地方。在地球環(huán)境日益惡化的今天,用循環(huán)利用的思維來對待垃圾,那很多垃圾都可以不再是垃圾!”
對比國內(nèi)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的殘肢,以及修理費用頗高卻又棄之可惜的共享單車“墳場”,我們是不是也該重新省思共享單車真正的含義和作用呢?
(選自2020年第2期《知識窗》,本刊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