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琪等
除風(fēng)益損湯加減
生地黃15克,赤芍9克,當(dāng)歸9克,川芎9克,防風(fēng)9克,前胡9克,菊花9克,生蒲黃5克,紅花9克,甘草6克。祛瘀行血,清熱散風(fēng)。主治體傷血瘀,風(fēng)邪侵襲。水煎服,每天1劑,每天分2次服用。
治鉤蟲病驗(yàn)方
梔子10克,黃柏10克,甘松10克,白礬10克,甘草10克,茵陳30克,茅蒼術(shù)20克,煅綠礬20克。上藥研磨為細(xì)末,紅糖為丸。清熱燥濕,利膽殺蟲。主治鉤蟲病,心悸氣短,肢體面色萎黃或黃腫,喜吃生米、泥土等,也治濕熱型慢性膽囊炎。共14劑,分早、晚2次服用。重癥患者可連續(xù)服用四五劑。
增液麻仁湯
玄參15克,麥門冬15克,生地黃15克,厚樸10克,大黃6~10克,杏仁10克,白芍10~15克,枳實(shí)10克,黑芝麻15~30克。滋陰瀉熱,增液潤腸。主治胃腸燥熱,素體陽盛,陰液不足,或熱積胃腸,津液被灼,致燥熱熏蒸。水煎服,每天1劑,分早、晚2次服用。
鄭玉平
治胃炎驗(yàn)方
白花蛇舌草50克,延胡索10克,加水250~300毫升,煮沸后煎30分鐘即可,治療淺表性胃炎效果較好。每天1劑,煎2次,分3次飯前服用,連續(xù)應(yīng)用20天為1個療程。
治急性病毒性肝炎驗(yàn)方
白花蛇舌草30克,金錢草30克,益母草10克,加水600毫升,水煎后去藥渣,取藥液400毫升,加糖適量,分3次服用,應(yīng)用14天為1療程,兒童用量減半。
治痤瘡驗(yàn)方
白花蛇舌草20~30克,麥門冬、生地黃各15~20克,玄參10~15克。每天1劑,水煎2次,共500毫升,分2次服用。藥渣可加水1000~2000毫升煎煮,待水溫降低至舒適溫度后洗患處,每天三四次。
治頑固性外陰濕疹驗(yàn)方
白花蛇舌草、蒼術(shù)、土茯苓各30克,艾葉20克(后下),加水1500毫升,浸泡10~15分鐘,用文火煎煮20分鐘,濾液后待溫度適宜坐浴時(shí)熏洗外陰10~15分鐘,每晚1次,15次為1個療程。
劉建民
青陽湯
青皮4.5克(醋炒),柴胡3克(醋炒),蒺藜12克,烏藥3克,炮姜1.5克,陳皮3克,延胡索2克(酒炒),木香1.5克,郁金6克,花椒籽24粒(打碎)。主治疏肝行氣,肝經(jīng)有寒,氣機(jī)郁結(jié)致成肝脹,脅下滿而痛引小腹。水煎服。
青龍丹
甘草、貫眾、茯苓、干葛、冰片、薄荷葉、藿香各30克,縮砂150克(去皮),山茵陳葉、寒水石各180克。上藥研磨成細(xì)末,面糊為丸,櫻桃大。主治小兒熱盛,一切火熱迫血妄行之證。每次1丸,用溫開水化服。
七味葡萄散
白葡萄干180克,石膏90克,紅花90克,甘草90克,香附60克,肉桂60克,石榴60克。以上7味藥,除白葡萄干外,其余6味研磨成粗粉,加白葡萄干,粉碎,烘干,再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具有清肺、止嗽、定喘之功效。每天服用一兩次,每次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