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驁然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造成的大范圍社會群體隔離,民眾如何應對心理壓力的問題受到廣泛關注,是人生經歷中遇到的嚴重危機,一些人出現焦慮、抑郁、狂躁、人格分裂以及恐懼等心理疾患。從迷茫無助到應對得當,抵御疫情不僅需要靜心思考,更需要有效行動。要通過心理調適,進一步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驅散身心陰霾不僅僅依靠生物藥品,更需要心理的免疫力和健康心理素養(yǎng)。要使大家學會學習和生活,正確認識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強調控情緒、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有心理困擾或心理問題的人群,進行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及時給予必要的危機干預,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積極的心理調適非常重要。在疫情蔓延期間,需要大家正確認識疫情下的身心反應和求助需求,提高自我防護能力,安排好作息制度,增強調控情緒、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一是以積極心態(tài)應對傳染源。要學習防控知識,改變不良認知,出現輕微癥狀不要慌亂,要及時參與到早發(fā)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行動中,把保健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要按照防疫要求,搞好居家環(huán)境衛(wèi)生。二是要用積極方法切斷傳播途徑。病毒的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要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做好居室通風,常洗手、多喝水、少聚會;適時鍛煉,出門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保持營養(yǎng)均衡,勞逸結合;健康上網,不傳謠,增強對虛假和錯誤信息的辨識度。居家隔離期間,利用網絡學習探究科學知識,學習積極的家庭和人際溝通技能,提高家庭和睦品質。三是采取積極行動做好自我保護。為了防止疫情蔓延,多地采取居家隔離舉措,勢必造成生活不便。應該以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封城等措施。封城和居家隔離增加了家人的團聚時光,提高了自我保護意識和家庭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