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怡彬
“北方有佳樹,挺立如長矛?!边@無疑是對茅盾筆下白楊的描繪,而在南方天國,人們津津樂道的便是銀杏。
銀杏,隨處可見,無論走到哪兒,你都能看見它的身影,但它的身影卻不同尋常。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繁而密的枝,銀杏葉緊湊地在枝干上安家。巴掌大的葉子,猶如一把把小扇子,夏天撐起一把大扇子,為樹下的人們遮陰,送去涼爽。每當馬路上的車呼嘯而過的時候,留給它的只是剩下的尾氣和聲聲的嘆息。而它毫不理睬,只顧著向上頑強生長,等待著盛放的一剎那,等待著那驚鴻一瞥的絢爛。
這就是銀杏樹,看起來沒什么兩樣,然而絕不是平凡而普通的樹!
秋風一吹,人們換上了厚外套,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開始,而它也開始了新的蛻變。漸漸地,從綠油油的葉子漸漸變黃,在陽光的沐浴中更上了金色的紗衣。黃燦燦的葉,上面扇子般緊密而有條理的花紋,流淌你與眾不同的高貴血脈。嗅你的樹皮與葉,是幽幽的清香,是世紀的古香。撫摸你略微粗糙的身軀,繁雜而井然有序的紋理,使你變得深奧、神秘。
我癡癡地望著你,太陽的五彩霞光為你織了霓裳,閃亮的金黃使你的每一片葉都擁有耀眼的光彩。
滿地的落葉,還有零落的白果。然而并不是所有白果都掉下來了,你會發(fā)現,長在高處的果實更密,更結實,縱然風吹雨打也不輕易落下。但它們自始至終都是幸運的。至少,暴風雨掠過時,最先被淋濕的,是最上面的它們,它們擋住風雨,經歷磨煉,而那些嬌嫩的果實在離開之前是心懷感激的,卻在被擊落的那一刻,才發(fā)現上了高處銀杏的當。它們代表了銀杏中的強者,更代表了生活的強者。
逐漸的,銀杏樹已經光得只剩下樹干了,金燦燦的“大扇子”,最終也已變成一個掉光了頭發(fā)的老人。
不過這并不代表完結。即使再卑微的種子也有自己的天空,它在自己的世界劃出一道道無畏的痕跡。即使被嘲笑,被遺忘,被無情的命運踐踏,只要有希望,便會春風拂面。最終你會發(fā)現:你奮斗的汗水、苦澀的淚水都是你留給世界的痕跡。那銀杏從不起眼到令人贊嘆,再到被人遺忘,留給世界的是專屬南國秋的獨特風韻,是頑強直上的“高點精神”?!帮L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為奴。誰憐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便y杏留給世界的痕跡還等待著你的探尋與回味。
一篇好的課文一定是閱讀的范本,寫作的模板,只要認真分析文章的手法,就能讓學生靈活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根據課文分析出的方法,帶領學生先明確銀杏的象征意義(堅韌、奉獻、無私……)找到類比點,要求根據類比點,展開聯想。借銀杏所抒之情,要有緊密的內在聯系,類比恰當,合乎情理,才能仿寫好這樣的托物言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