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細田
近日,綏寧縣思源實驗學校別出心裁,在初三年級學生就餐的餐桌上,裝上了隔離擋板,且每塊擋板上都貼有一張粉紅色A4紙,上面印有化學、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科目的中考知識點,這些知識點的量不大,皆為各科目的易錯考點和經(jīng)典題型。據(jù)悉,該校食堂隔離擋板上的中考知識點將會一周更新一次。
(4月15日 新湖南客戶端)
隨著回歸校園的學生逐漸增多,對校園防控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疫情之下,加強自我防護是起碼的要求,同學間不能密切接觸,不能聚集就餐。不少學校的學生在食堂就餐時采取了錯時、錯峰或同時用餐但相互隔離的食堂防疫新舉措。綏寧縣思源實驗學校從細節(jié)入手,將一張張餐桌分隔為多個部分。同時,考慮到冷冰的隔離擋板會讓學生有“食之無味”的感覺,該校對隔離擋板進行精心設計,給學生以人性化、人文化的關愛與溫度,將“冷冰”變“溫情”,把“隔離”變“溫馨”。
防控精于細節(jié)。綏寧縣思源實驗學校通過創(chuàng)新防疫舉措,在抓好正常教學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把學生閑碎的、片斷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既有效凝聚了學生的注意力,降低了疫情防控的風險,也增長了學生的知識,體會到學習時間的緊迫,更增添了學生求知若渴的信心與勇氣。
擋板變“黑板”張貼知識點,并不是要求學生們一頓飯得記住多少個單詞、多少句古詩,而是用一種柔軟的方式防止學生吃飯時對話和嬉鬧,同時也極大地緩解了學生在疫情防控下的緊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