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洲
遇到老鼠怎么辦?你可能會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打!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嘛!
你這樣回答,我得批評你。往輕里說,你頭腦簡單,行事魯莽。往重處講,你不知歷史,缺少文化!你可知道,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足以折射出你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你不服氣?好!咱們來看看一件件史實吧!
周王朝的奴隸面對老鼠,選擇了逃亡。面對鼠患,奴隸唱起了民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誓將去女,適彼樂土?!焙蠼?jīng)孔圣人編輯,這首民謠堂而皇之地進入了當(dāng)時唱響主旋律的《詩經(jīng)》。既然知道鼠害(“食我黍”),奴隸又為何不打碩鼠而選擇逃亡呢(“誓將去女”)?因為按照當(dāng)時的法律制度,碩鼠處于合法地位,食奴隸之黍是其權(quán)利。奴隸把自己血汗?jié)补嗟氖蚪o碩鼠吃,是一種義務(wù)。碩鼠在行使正當(dāng)權(quán)利,奴隸卻不愿履行法定義務(wù),理在碩鼠一邊,奴隸豈敢輕易言“打”?!再說了,“打”有用嗎?對個別碩鼠進行肉體消滅,而保護碩鼠“食我黍”的法律制度還在,鼠之繁殖能力又極強,鼠患不可能根除。就是逃亡,也只是奴隸過過嘴“癮”而已,因為逃亡而使碩鼠無法快樂地食黍,就是犯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法律制度不滅,奴隸是逃不出碩鼠的爪子的。
戰(zhàn)國時一位有志青年面對老鼠,選擇了學(xué)習(xí)。據(jù)《史記》載:“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數(shù)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于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乃從荀卿學(xué)帝王之術(shù)?!崩钏箍吹綆笈c官倉鼠的不同生活質(zhì)量,悟出人生“真諦”,向鼠學(xué)習(xí),努力攀上更高平臺,終于把自己修煉成了“食積粟”“居大廡之下”的碩鼠——秦朝丞相。
唐朝一文一武素不相識的二人面對老鼠,選擇了“各盡所能”。曹鄴《官倉鼠》云:“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詩的前一半是對官倉鼠形與膽的寫實,后一半所發(fā)之問可謂深刻。作為文人,曹鄴反映現(xiàn)實,思考社會,引導(dǎo)輿論,他盡責(zé)了。875年,曹鄴去世的當(dāng)年,善騎射又屢試不第的黃巢響應(yīng)王仙芝發(fā)動的農(nóng)民起義,矛頭直指曹鄴之問的答案——封建統(tǒng)治階級。作為民眾推舉的沖天大將軍,黃巢沖鋒陷陣,攪得一窩碩鼠不得安生,他盡力了。
你可能會抱怨:講了這么多,你還是沒告訴我遇到老鼠怎么辦。
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我現(xiàn)在給你些建議供參考:
面對老鼠時,你不妨想想,老鼠出現(xiàn)在你生活中,是偶然還是必然?它是只無依無靠單獨作案的流浪鼠,還是有背景、受保護、代表著某種勢力的貴族鼠?你打它,是對它個體作戰(zhàn),還是與勢力強大的一窩鼠較勁?你是要消滅個體的它,還是要徹底鏟除產(chǎn)生它及其同類的條件?明確作戰(zhàn)對象,知己知彼,定下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不打糊涂仗為好。
面對老鼠時,你不妨捫心自問,你對老鼠的恨,是仇恨的“恨”,還是羨慕嫉妒恨的“恨”?若是仇恨的“恨”,便有說“打”的資格。若是羨慕嫉妒恨的“恨”,要明白這其實是一種愛,你是想成為一只碩鼠的,只是一時沒能如愿而生怨。你丟掉人格削尖腦袋往里鉆,極有可能也成為一只碩鼠。即便你一時任性而打鼠,最終也會被碩鼠招安當(dāng)叛徒的。不過,我得提醒你,李斯成為官倉鼠后,又被另一只閹鼠趙高給弄死了。一層一個鬼門關(guān),一步一個連云棧,鼠窩里的江湖,也兇險著哩!
面對老鼠時,你不妨掂量掂量自己,以我之德,以我之才,以我之力,能做些什么呢?我做什么才能無愧于良心、無愧于社會、無愧于后人?
遇到老鼠究竟怎么辦?對四條腿的老鼠,快打莫遲疑。對兩腿的老鼠,宜謀定而后動。
孤山夜雨薦自《義烏商報》2019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