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李暉
在風(fēng)格上,阿巴斯的詩延續(xù)了他電影敘事上的一貫特點,樸素、真摯、簡潔。但這些詩絕對不是他電影的簡單延續(xù),不是他未能融入電影中的鏡頭碎片。他的詩是獨立的,換言之,撇開他在電影上的成就,單就這些詩來看,阿巴斯也完全配得上詩人的頭銜。究其根本就在于,他的詩不是單純的展示,仿佛電影鏡頭一樣的扁平的風(fēng)景畫片,而是深刻的體認。雖然在他為自己設(shè)定的僅有三到四行的表現(xiàn)空間里,他的詩所能容納的意象和意旨往往都是單一而集中的,但這些詩在日常的平靜的畫面中,隱藏著劇烈的情感沖突,苦難與同情,失落與期待,這些沖突讓他的詩變得立體,仿佛不斷地鼓脹起來,使得所有承載著它的空間都顯得狹小和局促。
——主持人 吉 慶
詩人小傳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1940- 2016),伊朗著名電影導(dǎo)演、編劇、攝影師和制片人。自1970年起,作為一名活躍的電影制作人,基亞羅斯塔米參與了40多部電影的制作,其中包括短片和紀錄片,其中《櫻桃的滋味》獲得第50屆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獎。
2015年,基亞羅斯塔米的所有原創(chuàng)詩集《隨風(fēng)》(With the Wind)《風(fēng)與葉》(Wind and Leaf)《守望的狼》(A Wolf on Watch),由伊曼·塔瓦索利和保羅·克羅寧翻譯成英語,并在紐約市雙語(波斯/英語)版本出版。
我越想
越不明白
為什么雪這么白。
我的耳朵會再次聽到
雪融化時
附近這條河的咆哮嗎?
樹枝上最后的葉子
渴望看見
春天的花蕾。
新年。
藍天。
噴氣式飛機劃出一條線。
蜜蜂醉了,
多虧了一朵
無名花的香味。
燕子
不會回到
它們今年的起飛地點嗎?
蛇
穿過街道
不左看也不右看。
火車咆哮
而停止。
鐵軌上一只沉睡的蝴蝶。
鳥鳴
陪伴那孩子的哭泣
直到母親回來。
一片棉花云
守著
一彎新月。
穿過三葉草地時
我的鞋子
浸了水。
麥穗
在強勁的春風(fēng)里
交纏。
月夜。
母豺狼嚎叫。
狗遠遠
應(yīng)答。
從櫻桃樹的木質(zhì)外套里
年輕的蓓蕾
響亮地宣布它的到來。
百合花
被灌滿了
春雨。
破瓶子,
盛滿
春天的雨水。
干草上的雨
帶來春的氣息
給奶牛。
馱馬
放慢腳步。
穿行過
三葉草田。
夏日午后。
奶牛叫,
驚醒
一個疲倦的人。
風(fēng)呼嘯
穿過荒涼的巷弄。
沒有行人。
甚至一條狗。
仲夏夜。
窄窄的新月
將它纖柔的光
照在數(shù)百把疲倦的鐮刀上。
一條土路結(jié)束于
多云的天空。
雨
落在塵土上。
一天內(nèi)收齊了
一年的收成
馱在疲憊不堪的村夫
病弱的牲口背上。
風(fēng)
將蒲公英帶到
松樹的頂端。
一個被風(fēng)摧毀的鴿子窩。
落在海上的雨。
一塊旱地。
冬日狂風(fēng)。
月牙兒
急急穿越
廣闊的天空。
狂風(fēng)從東來。
使西飛的
烏鴉
更快了。
鮭魚不知道
河流的目的地
就隨它
來到苦澀的大海。
黃昏。
小魚們
從漁夫的網(wǎng)里溜到了
海灘上。
對月亮來說,問題是:
下面的人們
和一千年前的
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