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航 李健
摘 要:樁基礎為基樁與承載平臺結構組合成,基樁置于土層結構中,承載平臺適用基樁與樁頂間的連接,可以穩(wěn)定和鞏固建筑工程。樁基礎又可以分成高承臺樁基,低承臺樁基,單樁等不同形式,要針對具體情況,結合施工特點選擇合適類型,發(fā)揮牢固樁基礎技術的作用。本文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技術的應用情況進行研究,僅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樁基礎;技術要點研究
1 樁基礎技術的定義
隨著建筑行業(yè)不斷發(fā)展,到如今,已經有非常多的施工工藝以及成樁的形式,而且這些工藝以及形式還非常的容易產生變化。我們從樁基施工的整體出發(fā)來看,樁的一部分通常會露在地面上方,而還有一部分則會埋在地面下方。在實際施工中,通常會將樁基施工材料的不同將樁基分成兩種,分別是灌注樁以及預制樁。在進行土建工程項目施工建設的過程當中,在施工現(xiàn)場直接澆筑施工形成的樁基就是灌注樁,也就是通過利用樁機導管向著樁基的內部進行澆筑混凝土,在進行灌注樁的施工過程當中,要確保澆筑施工的連續(xù)性,這樣才能夠確保灌注樁具有整體性,保證施工的質量能夠符合相關要求。而預制樁在進行施工的時候,通常情況下樁身的部分都是前期在廠房就已經完成了施工,使用預制樁能夠有效的提升土地的承載力,讓建筑物能夠所具有的耐壓性得到加大的提升。對于建筑工程項目而言,樁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進行樁基施工的過程當中,通過對于先進施工技術的應用來提升樁基的質量,從而達到提升整個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的目的。
2 樁基礎技術的類型
2.1 人工挖孔樁技術
人工挖孔技術在灌注樁工程過程中,主要采用人工挖孔作業(yè),該技術具有明顯的施工效果,施工操作工藝簡單,施工方便,不需要大型機械設備,可同時進行多樁施工,單樁承載力高,可直接檢查樁外形尺寸和直接確認樁地質情況,受力性能可靠,抗震能力強,施工質量容易保證等,較旋挖樁成本價便宜,但挖孔過程勞動強度大,單樁施工速度緩慢,施工中的安全隱患也非常突出。其必須采取井下作業(yè),存在許多不安全的因素及隱患,施工安全管理難度較大。同時受天氣影響明顯,遇地下水較高時抽水對周邊建筑物的影響比較大。
2.2 鉆孔灌注樁技術
目前,旋挖機鉆孔灌注樁,該施工技術是一種高效、低噪音、低污染的先進施工技術,具有造孔質量高、鉆孔深度高的特點,對粘結性好的巖土層,可采用干式或清水鉆進工藝;在松散易坍塌地層,則必須采用泥漿護壁鉆進工藝。旋挖樁工期短,操作人員少,危險性小。便捷方便,不受天氣影響,基底擴大頭開挖技術已具備,但擴大頭施工及沉渣清理質量控制不如人工挖孔樁。然而,該技術的使用應當確保旋轉鉆頭的選擇是合適的。
3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技術要點
3.1 混凝土灌注
(1)為使灌注施工能夠順利完成,在灌注開始前,應先對首批方量進行計算。在灌注過程中,應由同一人進行下令實施灌注,實際的灌注速度應做到循序漸進,第一次埋設導管時,其深度應達到1m以上。完成第一批混凝土的灌注施工后,連續(xù)不斷的灌注。灌注時,導管實際埋深應始終處于2~6m范圍內。(2)混凝土采用專門的運輸車進行運輸,將混凝土運輸?shù)浆F(xiàn)場后,采用料斗和導管實施灌注。但在灌注前,要對其坍落度與均勻性進行檢查,若不滿足要求,應實施二次拌和,如果完成二次拌和依然無法滿足要求,則不允許在施工中使用。(3)灌注施工中,要經常性對鉆孔中的混凝土液面實際高度進行檢查,并根據(jù)檢查結果對導管的埋深進行調整。灌注至混凝土頂面和鋼筋骨架底部之間的距離為1m后,減慢灌注的速度。待混凝土上升至鋼筋骨架底部4m以上后,開始對導管進行提升,確保導管的底口始終比骨架的底部高出至少2m。(4)灌注時,需將鉆孔中溢流處的泥漿及時引流到周圍適當?shù)牡攸c進行處理,以免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在灌注完成后,樁頂實際標高需要比設計要求高0.7m,對于這一高出的部分,應在混凝土實際強度切實達到要求后將其鑿除,在鑿除的過程中,應避免樁身被損毀。在上拔鋼護筒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樁頭的混凝土產生離析。在混凝土灌注即將結束時,需要對實際灌入量進行核對,以此確定實際灌注高度能否滿足要求。
3.2 鋼筋籠制安裝
在鉆孔的同時對鋼筋籠進行制作,鋼筋進場的過程中,質檢員要對其數(shù)量、廠家和合格證實施復核,使用前根據(jù)現(xiàn)行規(guī)范對不同批次的鋼筋實施送檢。鋼筋之間的連接方法以電弧焊為宜。根據(jù)相關規(guī)范,焊條應有齊全的質量保證書與合格證。電弧焊主要包含三種,即電焊、單面焊與雙面焊,如果采用雙面焊,則焊縫的長度要達到鋼筋直徑5倍以上,而如果采用單面焊,則焊縫的長度要達到鋼筋直徑10倍以上。鋼筋籠加工制作需在現(xiàn)場實施,由于樁長較大,所以應分段進行制作,每段的長度為9m。在加工制作過程中,鋼筋籠的主筋應保持平直,且箍筋保持圓順,位置和尺寸都準確無誤,數(shù)量滿足設計要求。主筋和箍筋之間的連接應牢固,箍筋的焊接方法為點焊為宜。在安裝過程中,鋼筋不能發(fā)生變形,施工人員上崗前應經過嚴格的培訓。在對鋼筋籠進行下放的過程中,注意防止在起吊和搬運時產生變形。將每段鋼筋籠吊放到鉆孔當中,在連接鋼筋籠的過程中,上節(jié)鋼筋籠必須吊直,以保證整個鋼筋籠實際垂直度。不同分段上的主筋,采用單面焊的方法連接,接頭根據(jù)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錯開布置。在一段鋼筋籠如孔之后,將其固定于鉆孔口,下放時,如果遇到阻礙,可對鋼筋籠進行緩慢的旋轉,不可強行下放,避免鉆孔內壁發(fā)生變形。
4 結語
在現(xiàn)如今,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各個方面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領域同樣如此.而混凝土在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中,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施工原材料,在進行混凝土的制作時,要注意其相關特性,嚴格把控材料的比例。在混凝土澆筑的后期養(yǎng)護中,要注意對混凝土進行保濕和保溫,以延長混凝土的使用壽命,從而實現(xiàn)資源有效利用。混凝土的使用技術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質量優(yōu)劣,并影響著整個土木工程施工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施招宏.民用建筑樁基礎施工技術與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0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