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新時代背景下的思政教育著重強調文化育人,而“以文化人”的實質就是文化育人,是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把文化融入學校思政工作,以民族歷史中蘊含的精神財富來感染學生,運用文化理念、文化內容和文化方法培育學生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文章基于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內涵、特征、實踐路徑與工作反思展開論述,分析具體應用,提出幾點意見與建議,以提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度。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以文化人? 實踐途徑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培育學生道德品質、塑造學生健康品格的重要路徑,優(yōu)秀文化的融入往往能減少學生對于學習的排斥,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一、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內涵與特征
1.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內涵
(1)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是文化的本質與實際應用的表現(xiàn)形式
文化具有多樣性,文化的特征隨著社會背景與人文環(huán)境而不斷變化,所以“以文化人”的內涵是文化的本質與實際應用的表現(xiàn)形式,更注重的是感悟和心得,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既明確了教育教學的方向與目標,也為教育教學手段與方法提供參考依據(jù)。
(2)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是文化內容與形式的教育模式
“以文化人”強調思政教育過程中文化傳播的內容與形式,如何選取相應的文化融入學校思政教育,構建何種教育教學模式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參與度,這些都是實現(xiàn)學校思政教育融入文化育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3)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是文化育人功能的表現(xiàn)形式
與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以文化人”注重的并不是教育內容,而是重視思想影響和價值引領。每個學生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在分析學生個性化差異的基礎上,提高教學和培育方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重點工作。
2.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特征
(1)目的性
“以文化人”的融入應注重目的性原則?!耙晕幕恕笔菨B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學校思政教育如何基于教材內容融入文化是根據(jù)學生對相應文化的看法和感受來決定。教師對于文化內容的選擇要保證正確的政治方向,發(fā)揮文化的正向影響,還要確保學生對于文化的接納程度,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2)系統(tǒng)性
“以文化人”的融入應注重系統(tǒng)性原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整體性和邏輯性,所以文化育人要想落實在學校思政教育全過程,必須從始至終都有相應內容的結合,注重內容的連續(xù)性,幫助學生構建思政知識邏輯體系,讓學生能夠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知識。
(3)創(chuàng)新性
“以文化人”的融入應注重創(chuàng)新性原則。學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模式與方法不能局限于舊的灌輸式教學,而是要合理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比如,利用新媒體技術、結合網(wǎng)絡資源和教學課件、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活動形式等。
(4)主體性
“以文化人”的融入應注重主體性原則。思政教育融入文化育人理念是否成功,學生是否對課程有所感悟,是否領會到文化內涵中的德育內容,不是由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jīng)Q定的,而是取決于學生的聽課質量與學習成效,因為學生是受教育的主體。
二、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實踐途徑
堅持“以文化人”的工作理念,要確保思想政治教育有相應的實踐路徑,才能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認知與理解,從而領悟文化的真諦。
1.加強隊伍建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在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過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學校要培育好這支隊伍,創(chuàng)建一支富有文化感召力的教育隊伍,這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工作的前提和關鍵。一方面要注重師德師風建設,堅持立德樹人理念,培養(yǎng)文化感召力強的青年骨干教師,不斷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以專業(yè)知識引領學生、影響學生,使他們成為德才兼?zhèn)涞膶I(yè)教師隊伍。另一方面要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因為他們處在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一線位置,他們的文化修養(yǎng)和人格魅力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成才,所以學校要制定和完善班主任文化素質培養(yǎng)體系,不斷提升他們的專業(yè)水平。
2.把握實踐方向
實踐方向是指學校思政教育與文化融入的教學活動內容,以理論指導為基礎,指引學生的實踐活動。比如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我國黨的指導方針,是我國治國理政的重要依據(jù)。歷代國家領導人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人生的沉淀和實踐的探索,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繼承和發(fā)展了一代又一代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以文化人通過深化黨團知識學習,培養(yǎng)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學生,積極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樹立積極健康的“三觀”,塑造優(yōu)秀品格。這二十四字是基于我國新時代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對公民基本道德的要求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耙晕幕恕钡淖饔檬且龑W生學習文化中的精髓與內涵,而實踐途徑則需要具體、形象的理論作為指引方向,并加以踐行。
3.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
育人環(huán)境是影響文化發(fā)展的關鍵因素,育人環(huán)境會影響學生的主流思想趨勢,育人環(huán)境的導向決定著文化的生存空間。而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是實踐文化育人的重要前提,育人環(huán)境作為一個實踐的平臺,相應的文化趨勢與風尚是非常必要的,應創(chuàng)設一個健康、安全、舒適的育人環(huán)境。學生需要思想碰撞、靈感交流和情感互動,我們要搭建一個這樣的實體平臺,引導他們向上向善,這是文化的力量。我們要跟上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開辟新媒體交流平臺,豐富校園文化,充分利用好微信、微博、QQ、貼吧等,不斷創(chuàng)新交流方式。要注重表達方式生動活潑、形式多樣、樂于接受,與學生打成一片,共同營造積極向上、風清氣正的網(wǎng)絡文化育人環(huán)境,以文化創(chuàng)新滋養(yǎng)青年學生的精神力量,不斷優(yōu)化“以文化人”社會環(huán)境,從而實現(xiàn)“以文化人”與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和良性互動。
4.發(fā)揮榜樣力量
發(fā)揮榜樣力量是學校培育與弘揚文化育人的教學手段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不懈培育優(yōu)良校風和學風,使學校發(fā)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風清氣正?!睂W風、校風是塑造學生精神品格、提升青年氣質秉性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培養(yǎng)榜樣模范的必經(jīng)之路。良好的學風、校風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指引前進方向,也能夠給予學生真實感和親近感,讓學生了解文化育人的鮮活成果。還要倡導生動活潑、青年人喜聞樂見的教育模式,增強青年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認同,通過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yǎng)成和制度保障,充分發(fā)揮身邊榜樣的力量,努力開創(chuàng)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進一步堅定新時代青年學生的文化自信,增強他們的文化自覺。
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反思與總結
新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工作越來越受重視,學校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更加注重文化的手段和力量,培育學生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隨著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發(fā)展和推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成效顯著的文化育人局面正日益形成。但在多元文化等復雜因素的影響下,學校在“化人”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小覷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必然會影響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工作大局。
1.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工作須強化
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工作是一項重要的系統(tǒng)工程,要有整體的規(guī)劃和完整的工作體系。但調查顯示,部分學校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沒有將以文化人納入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整體規(guī)劃之中,學校領導層沒有做硬性要求,在各種場合幾乎沒有提到“以文化人”,也未制定配套的跟進措施,以文化人工作還處在“各自為戰(zhàn)”“口號化人”“小打小鬧”的狀態(tài),而一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實施過程中也很少加入文化元素,長期下去勢必會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因此,學校領導層首先要高度重視,不斷推進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工作,將此項工作納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總體規(guī)劃,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專門機構、專人負責統(tǒng)籌協(xié)調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工作,建立健全以文化人的工作體系,使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工作有章可循、有規(guī)可依、開展順暢。
2.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載體建設待完善
文化載體的選擇與建設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工作的關鍵。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載體是思政課程和校園文化活動,但都面臨著“受限制、難開展”的局面。一方面,課堂文化載體吸引力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學大多還是“臺上念、臺下聽”的形式,導致教育教學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大部分校園文化活動娛樂元素多、文化元素少,文體活動多、實踐活動少,導致學生參與度不高。因此,要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載體建設,使傳統(tǒng)文化載體和網(wǎng)絡文化等新興載體有機結合起來,并形成合力,努力搭建線上、線下交流互動、配合協(xié)作的運行平臺,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親和力和實效性。
3.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教師隊伍須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功能的發(fā)揮離不開教師群體,因為他們是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的重要參與者和引導者。但調查發(fā)現(xiàn),由于教學科研任務重等現(xiàn)實問題,教師不樂于甚至不愿意投身“以文化人”工作;由于缺少專業(yè)的培訓和指導,教師不知道怎樣開展“以文化人”工作。因此,要想轉變這種尷尬局面,就要逐漸扭轉當前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將文化育人工作納入教師評獎評優(yōu)、職務職稱晉升等方面的重要指標,制定有關激勵措施,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文化育人積極性。在新時代背景下,要加大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引導和培訓力度,通過培訓找到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差距,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避免出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努力構建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新格局。
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是一種文化實踐,是文化創(chuàng)新和人才培養(yǎng)的綜合,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xiàn)的新途徑。新時代背景下,我們在立德樹人的實踐過程中要更加注重發(fā)揮文化的力量,把“以文化人”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過程,從學生成長成才的維度出發(f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以文化人的方法和路徑,培育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從而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楊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8.
[2] 闕嘉苗.“以文化人”理念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認同感培育探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42).
[3] 張革華,陸鈺霜.以文化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xiàn)路徑[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18(05).
[4] 李芹,郭琴.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探微[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8(18).
[5] 楊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方法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06).
[6] 董林.自媒體視閾下高?!耙晕幕恕彼枷胝谓逃窂窖芯縖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8(03).
[7] 郭鵬飛.注重以文化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8(05).
[8] 張祎.以文化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價值與運用[J].知識經(jīng)濟,2018(04).
[9] 汪洋.“以文化人”貫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路向[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8(05).
[10] 王域霞.探析以文化人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運用[J].中國成人教育,2015(14).
[作者:王以雷(1984-),男,江蘇豐縣人,徐州醫(yī)科大學醫(yī)學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
【責任編輯? ?鄭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