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
在享受可口可樂帶來的暢爽感的同時,你是否想過,你手里握著的那只可樂瓶,是經(jīng)過百年的“修煉”才進化成今天這個樣子的。
一百多年前,可口可樂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瓶裝可樂,這個今天看起來沒什么大不了的決定,在當時卻算得上破天荒,因為自1886年創(chuàng)立的頭十多年中,可口可樂其實是沒有瓶子的。它當時的售賣方式有點類似于我們今天常說的“散啤”,可樂被裝在一個大木桶中,放在酒館里,當顧客點單時,酒吧主就從大木桶中倒一杯出來。
這種售賣方式在今天看來匪夷所思,但當時卻是最合理的——哪怕技術極端發(fā)達的今天,可樂瓶的成本依然比裝在其中的可樂還貴,如果在當時就把可樂瓶裝化,其價格必定會大大提高,嚇走一批原本要在酒吧中點它的顧客,這無異于商業(yè)自殺。也正因如此,那個時代與可口可樂類似的碳酸飲料都選擇放在酒吧的酒桶中。
然而,可口可樂選擇瓶裝化的決定,卻讓它走出了一條新路,瓶裝化的可樂雖然在小酒館里賣不動了,卻因為易于攜帶迎來了更大的市場。正巧,同一時期,美國國內(nèi)零售業(yè)開始從原先的雜貨店向超市升級,可樂借著這股“東風”順理成章地被市民買回了家,客戶的基本盤非但沒有縮小,反而大大擴張了。
更加人算不如天算的是,20世紀初,美國推出了著名的禁酒令,禁止市民們再去酒吧買醉,全美各地的酒吧紛紛關張或轉(zhuǎn)入地下,而那些出入地下酒吧的顧客,心想反正來了就是違法,索性醉個痛快,自然很少再去點不含酒精的軟飲料了。這樣,與可樂同臺競爭的碳酸飲料對手一下子失去了傳統(tǒng)生存空間,這個時候再想效仿可樂往瓶裝化方向進軍,已經(jīng)喪失了先手。
此時,可口可樂公司又提出了一個聽上去有點匪夷所思的要求:新設計的可樂瓶必須獨一無二,購買者哪怕在黑暗中僅憑觸覺也能辨別出可口可樂,甚至僅憑地上的碎片,都能辨別出碎的是一瓶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公司為什么要提這個要求呢?還是為了甩開那些跟進的對手。
當時冰箱尚未在美國普及,可樂等碳酸飲料被放在冰塊當中冰鎮(zhèn),消費者通常會隨手從冰塊中抓起一瓶來就去付賬,這個情景下怎樣讓消費者一摸就知道是可口可樂,顯然十分關鍵。
這個不可能的任務最終居然完成了,1915年,著名的可口可樂弧形瓶被設計出來。這種瓶子的瓶身看起來特別嫵媚,有人說這是根據(jù)可可葉和可樂豆的造型設計的,但更流行的說法則是設計者看到自己的女友穿著緊腿褲很好看,根據(jù)那個曲線獲得的靈感。后一個說法很可能更接近真實,因為在其后的百年中,可口可樂對于可樂瓶上弧線的尺度做過多次更改,據(jù)說每次都是暗合同時代美國人對女性身材的新審美潮流。
當然,弧線瓶帶來的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是,在同容量下,它比直瓶看起來要多不少,這個很討巧的設計直到今天依然在左右消費者的選擇——不信你去超市看一下同樣兩升裝的大瓶碳酸飲料,可口可樂因為它的曲線瓶,永遠是看起來容量似乎最多的那個。
美國著名工業(yè)設計師雷蒙德·洛威曾經(jīng)稱贊可樂的弧線瓶為“最成功的工業(yè)設計”,這樣的贊譽并非虛言。作為一種口味相對固定的碳酸飲料,可樂想單靠品質(zhì)去打敗競爭對手是很難的,想做到高辨識度更難如登天。然而,品牌的高辨識度恰恰又是工業(yè)時代的產(chǎn)品最需要追求的,于是只能在外包裝上下功夫,從可口可樂瓶子百年來的修煉史,你可以看到企業(yè)家們?yōu)榱藫屨际袌鲇卸嗥础?/p>
(摘自《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