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歌 李兵
安徽省第一批援鄂醫(yī)療隊隊員安徽省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ICU護師
1月26日大年初二,夜里11點多,值夜班的王琪看到護士長在群里征集重癥護士支援武漢的消息,義無反顧地報了名。來不及準備,第二天她就隨安徽省首批援鄂醫(yī)療隊一起踏上了去武漢的戰(zhàn)“疫”之路。這種緊迫感,反而讓王琪感到踏實,“我是工作四年的重癥護理病房護士,專業(yè)對口,武漢需要我們,去了會有用武之地。”
在這條生與死角斗的戰(zhàn)線上,沒有時間留給他們?nèi)フ{(diào)整和適應,經(jīng)過院感老師的緊張培訓和防護服的穿脫訓練,一天后王琪就被安排進入武漢金銀潭醫(yī)院綜合ICU從事護理工作。金銀潭醫(yī)院是武漢市抗擊疫情的最前線,而她工作的ICU 又收治了病情最為嚴重的病人,那是戰(zhàn)“疫”前線中的“火線”。
每一天王琪都必須穿上厚重的“戰(zhàn)衣”,做好全面的防護,容不得半點馬虎,稍有疏漏,后果不堪設想。一層隔離衣、一層醫(yī)用防護服、一層防護面屏,還有手套、鞋套、帽子、N95 口罩……她的全身被裹得嚴嚴實實,長時間佩戴口罩讓人喘不過氣不說,還能把臉磨出水泡;隨著大口呼吸,眼鏡和防護面屏上很快蒙上一層霧氣,在病房穿梭就如同在暴雨天開著一輛沒有雨刷器的車。
可是既然披上了這身“戰(zhàn)衣”,就要在戰(zhàn)場上披荊斬棘。每天王琪負責護理七八個重癥患者,不僅要輸液、抽血、透析、換藥、記錄各種檢驗數(shù)值,還要對病人進行翻身、喂食、排尿等生活護理。每每戰(zhàn)斗幾個小時下來,在厚厚的防護服包裹下,她里面的衣服總是濕了干、干了濕??粗磉呉恢倍荚趫猿值膽?zhàn)友、病床上等待救助的患者,她咬牙堅持了下來。她在日記里寫道:“今天又是9個小時才從重癥病房出來,中間無休無歇,想想以后回家還得老老實實運動,才能在有需要的時候更扛得??!”有一次,因為被熱到惡心想吐,王琪整個人處在眩暈狀態(tài),被隊員勸說后才搖搖擺擺地“晃”出去休息。“那是我來金銀潭后唯一一次提前了半小時出病區(qū)。”
厚厚的防護服穿在身上固然難受,可是與被感染的風險相比,又顯得不值一提。新冠病毒傳染性強、患者突發(fā)狀況多,醫(yī)護工作面臨著極高風險。有時候遇到患者出現(xiàn)緊急狀況,需要搶救性氣管插管,操作過程中,患者氣道開放,醫(yī)護人員近距離接觸患者,被感染的風險大大增加。站在抗擊疫情的暴風眼,能在這次戰(zhàn)“疫”中克服恐懼心理、戰(zhàn)勝自己,對王琪來說,也不失為一份收獲。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王琪春節(jié)回家的安排,而成長也仿佛在一夜之間?!肮ぷ髦袝袚裁礃拥娘L險,是我作出決定時就已經(jīng)考慮過的。所以我不害怕,我相信不管是怎樣的困難,我總能一點一點克服。”正是考慮到了種種困難與風險,王琪在出征之初并沒有將自己的決定告訴父母,直到很多天后,漸漸適應了金銀潭的節(jié)奏,她才敢和父母報平安。
重癥隔離區(qū)是感染風險最高、最危險的區(qū)域,這里收治的都是重癥和危癥患者,縱然有醫(yī)生和護士以仁勇為盾牌、以術業(yè)為刀槍,捍衛(wèi)著病人的生命防線,但死亡并不能總被阻隔在防線之外。
王琪在金銀潭醫(yī)院護理患者
金銀潭醫(yī)院2 個月的工作對王琪來說,最無法接受的莫過于看到護理的患者因病情加重逝去?!拔覀兛炊嗔松绤s依舊無法釋懷,那是面對死亡的無能為力。但悲傷之后,我們必須打起精神來,因為有更多的患者在等著我們?!?/p>
死亡伺機而動,但病房里的氣氛卻不是低迷、沉重的。王琪說,病房里總是有一股勁,那是強烈的求生意志。王琪照顧的病人中,有一個阿姨病情惡化,需要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通氣,而此時醫(yī)生需要患者配合俯臥位?!斑@種情況下的俯臥位通氣讓患者身體非常痛苦,當時阿姨虛弱得說不出話來,她就用手機打字跟我說:‘只要能活下去,我什么都愿意試?!被貞浧甬敃r的情景,王琪至今仍感慨萬千,“看著他們咬著牙堅持與病魔斗爭,我感到自己渾身充滿了力量?!?/p>
生死面前,真情尤顯可貴。在王琪和隊員們?yōu)榛颊呷粘Wo理時,也會為他們讀家人的信。王琪記得一封患輕癥在家隔離的妻子寫給ICU 丈夫的信?!澳欠庑盼矣洃洩q新,整封信沒有一句詞藻華麗的情話,只有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卻讓聽者為之動容?!边@封家書就像是妻子送給丈夫的一劑“特效藥”,讓丈夫生出頑強的意志力,在與病毒抗爭的過程中奮力拼搏。就好像有奇跡存在一般,那個丈夫在幾天的積極治療下,竟癥狀好轉轉入輕癥病區(qū)。
ICU 里也不總是上演生死時速,也會有很多讓人放松一笑的趣事與感動。這里的很多病人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操著一口熟練的武漢方言,王琪剛開始聽時,常常一頭霧水。為了多和老人們交流,她從同伴那里學到了小技巧,將一些武漢話中的生活用語和醫(yī)療用語整理出來默記在心?,F(xiàn)在,她聽到病人喊“窩色”,就知道是想去廁所。聽到病人要“福子”,就是要毛巾。當她看到病人舉起大拇指,對她說“過細”時,隔著口罩她也會回復一個大大的笑臉。因為她知道,那是病人在夸她細心。
讓王琪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當她給一名患者處理完大小便時,患者隔著無創(chuàng)面罩說了一句話,因為聽不清,王琪只能靠猜試著理解,急得她汗都流出來了,也沒說對。最后,這名患者掀起面罩一角說了一句:“謝謝你,辛苦了。”當時王琪的眼淚就忍不住流了出來,“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啊,但是患者的感謝讓我非常感動。”
在金銀潭醫(yī)院的日日夜夜,王琪積累了許許多多這樣的感動??粗约鹤o理的病人漸漸好轉,王琪感到非常欣慰。她在日記中寫道:“每當看到自己護理的患者癥狀好轉到輕癥病房,之后出院回家,這就是對我們醫(yī)護工作者最大的回報?!?/p>
對王琪來說,在金銀潭這兩個月的經(jīng)歷是她終身難忘的。她忘不了安徽醫(yī)療隊的同事們對她的照顧,忘不了武漢公交車司機師傅白天黑夜的接送,忘不了手機里每天都接到來自家人、朋友、同事的問候,忘不了來自全國各地源源不斷的援助。
剛到武漢時,天氣是濕冷的,為了符合感控要求,醫(yī)療隊員們?nèi)胱〉馁e館全部停用了中央空調(diào),王琪不是很習慣。用吹風機吹被窩、用礦泉水瓶裝熱水抱著……為了取暖,王琪和隊員們各顯身手、各出奇招。愛心企業(yè)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即聯(lián)系贈送了取暖器,醫(yī)院工會也為他們送去了“暖寶寶”御寒,把怕冷的姑娘們心里烘得暖洋洋的。
2月8日是元宵節(jié),王琪依舊在醫(yī)院度過。但是,她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同樣堅守在抗擊疫情崗位上的安徽省第二人民醫(yī)院的同事,為她精心制作了一條暖心視頻——“王琪,神經(jīng)外科全體同仁為你感到驕傲!”“等著你平安歸來,加油!”“好好干,你是最棒的!”聽著同事們的聲聲鼓勵,王琪的心里滿溢著感動:“神經(jīng)外科是溫暖的大家庭,我一定會安全回去,繼續(xù)做我的神經(jīng)外科小護士!”
3月8日婦女節(jié)那天,王琪和隊友們還在駐地收到了阿里巴巴集團創(chuàng)始人馬云贈送的奶茶、炸雞和小龍蝦,還有他親手寫下的小卡片:“醫(yī)之大者,亦士亦俠?!备墙o了她們繼續(xù)前行的動力。不止于此,馬云還給所有援鄂一線的女醫(yī)護們進行了花唄提額和3年分期免息,還為她們打造了專屬的金粉色版花唄。
“馬云老師既懂年輕人的胃,也懂年輕人的心。”王琪說,作為禮尚往來,她和戰(zhàn)友們當即在微博上發(fā)出邀請,等疫情結束,邀請馬云到合肥吃火鍋,以此表達內(nèi)心的感謝。讓王琪等人沒有想到的是,支付寶官方火速回復:“安排!我覺得重辣就挺適合他的,感情深,一口悶?!苯又?,馬云也親自在微博回復:“咱約起!別告訴喝啥酒,有多辣,只告訴我時間和地點?!边@讓剛結束一天工作、拖著一身疲憊的王琪和同事們驚喜不已。
仁心仁術、不懼身死沖向戰(zhàn)場,王琪和她的隊友們完美地展現(xiàn)了“最美逆行者”的颯爽英姿。正是這些充滿俠客氣概的人,才讓可怕的疫情得到如此好的控制;正是因為這些濟人困厄的醫(yī)護人員,黎明的號角才終于被吹響。在全國醫(yī)療力量集中支援近兩個月后,武漢終于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出院潮”。寒冬盡,春花濃,3月31日,王琪和隊友們將溫暖的豪氣存于心間,利劍回鞘,英雄凱旋。
現(xiàn)在,她已投入到了科室的日常護理工作中。回憶起那段充滿奇跡的戰(zhàn)“疫”時光,這個90后姑娘滿眼放光,“對于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我滿心感動。我們的身后有全中國作為后盾,無比榮耀,無比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