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潘亮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打造了這片濱海土地,神奇富饒的海洋包圍著它。原始的風貌、各色的植物以及奇特的景觀如同著名作家于勒·凡爾納小說中描述的一般,美得不太真實?!狈▏糜坞s志對于馬達加斯加西南濱海地帶的描述極為符合人們對于遙遠島嶼的想象:湛藍的珊瑚礁海灣、稀疏的灌木、巨大的仙人掌或者是孤獨矗立的猴面包樹及更多說不上名字的奇怪針刺類植物,當然還有皮膚黝黑、頭發(fā)卷曲、一笑一口白牙的當?shù)孛褡澹渲杏幸粋€族群最為獨特,它游離于現(xiàn)代文明之外且不被官方承認,它就是“米凱阿原始人”。
導游捕捉到一絲煙火味
馬達加斯加南部城市圖里亞西北約200公里處的莫桑比克海峽岸邊有著僅次于澳大利亞的世界第二大的珊瑚礁海灣,在嬉水、潛泳、觀鯨等活動之余,游客還可去當?shù)鼐S索族漁村體驗一下原生態(tài)生活。不過當導游馬爾蘭告訴我,若有興趣可以去探訪一下米凱阿原始人的時候,我還是驚奇地張大了嘴巴:21世紀的馬達加斯加還生存著原始人嗎?答案是肯定的,馬達加斯加官方統(tǒng)計并認可的民族有18個,米凱阿人卻是完全游離于現(xiàn)代生活之外的另一個獨特族群。
位于馬達加斯加西南,長200公里寬30公里的米凱阿叢林交通不便,人跡罕至,也是地球上原始生態(tài)保存最完整的地區(qū)之一,生活于此的米凱阿人因叢林而獲名。想要探訪他們,必須先找到他們。在一個溫熱的下午,馬爾蘭帶我登上一輛吉普車向米凱阿叢林進發(fā)了。馬爾蘭介紹說,千百年來米凱阿人過著類似游牧的生活,世代賴以生存的就是這片與世隔絕的叢林。在2006年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人文科教機構資助的一次調查統(tǒng)計中,整個米凱阿族群還有不到1000人。難以令人置信的是,他們的生活地區(qū)離海岸只有區(qū)區(qū)幾公里,但是幾乎沒人見過大海,因為米凱阿人祖祖輩輩信奉的是叢林的庇佑,也一直堅守不要走出叢林的祖訓。
吉普車開到土路的盡頭之后,我和導游步行進入?yún)擦值母沟?。放眼望去,叢林里是看不到邊際的數(shù)不清的針刺植物、灌木以及巨型猴面包樹。“既然米凱阿人過著居無定所的游牧生活,且數(shù)量極為稀少,這樣漫無目的地在叢林中亂走,有可能遇見他們嗎?”對于我的疑惑,馬爾蘭只回答說要有耐心,但也要看運氣。正當我在觀察樹枝間一張巨大的蛛網之時,馬爾蘭低聲問道:“你聞到了什么嗎?”左右轉頭并深深嗅了幾次后,一絲煙火味鉆進了我的鼻孔。我們俯身繞過幾簇樹叢,眼前出現(xiàn)三個赤裸的米凱阿人。
現(xiàn)場徒手取火
先前被我視為傳說并想象過數(shù)次的米凱阿人,突然之間成為現(xiàn)實的清晰具象,令我有些不知所措。馬爾蘭示意我在旁邊坐下來靜靜觀察。
我們的面前,是坐在篝火周圍的一位父親和兩個幼女,馬爾蘭用米凱阿人的語言和父親做著斷斷續(xù)續(xù)的交流。其中一個大約只有4歲的女孩熟練地翻動燃燒的木炭,她用嘴吹氣,火苗一次次跳躍起來。可以看出,我們的出現(xiàn)沒有特別干擾到他們。環(huán)視周遭,看不到任何家具、衣物甚至鍋碗瓢盆。“他們如何生存呢?”馬爾蘭解釋說,即便是在冬季,白天氣溫都很高,晚上躺在篝火旁邊睡覺足矣,衣物并非必需之物。米凱阿人雖然游牧生活,但并不放牧,更不從事耕種,完全依賴叢林的采摘和狩獵。野生植物的根莖果及木薯是主要食物來源,野豬、飛鳥、蜥蜴等也是他們的獵物,從野蜂巢中取得蜂蜜,用樹皮盛放食物,用大蝸牛殼從樹縫里尋找和保存飲水等等,就滿足基本物質生活了。在少數(shù)情況下,他們會用野果或獵物跟叢林外界的民族進行物物交換。
我們到達的時候,孩子的母親外出摘果。兩個孩子自顧自地玩耍,父親則在每次回答完馬爾蘭提問后低頭抽一口煙草。他們用叢林的木材跟外界交換煙草,吸食煙草幾乎是米凱阿男子最喜歡的消遣活動。父親在現(xiàn)場為我展示了他的取火絕技:他隨身帶著一個填有木炭的牛角,先用打火石在牛角內打出火星,然后快速放入干草輕吹,不到一分鐘時間,燃燒的干草被放在沙地之上供兩個女童用樹枝等物玩耍。這么小的孩子赤手擺弄火苗讓我看得有點揪心,但在米凱阿人眼里,從小掌控火就是第一生存技巧。
不知道自己年齡
眼前抽著煙草的男子看起來身材特別矮小,卻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這的確有些讓人迷惑。在馬爾蘭要求下,他起立展示了身高,我目測約1米6。他多大歲數(shù)了呢?馬爾蘭回答我“米凱阿人從不知道自己的年齡?!笔裁??這個幾乎停留在“鉆木取火”時代的原始民族再次讓我感到震撼。他們非但不清楚自己的年齡,對于個人身份也僅有十分模糊的概念,在給新生兒取名的時候,米凱阿人用的都是植物及食物的名字。
的確,在米凱阿人的世界里沒有任何現(xiàn)代文明的痕跡,更沒有年代更替,是真正活著的“史前文明的延續(xù)”,是馬達加斯加不折不扣“最后的原始人”。馬達加斯加最初是個毫無人跡的“荒島”,人類首次登陸發(fā)生在大約4000年前。因而可以肯定米凱阿人的外來祖先已經是文明人,其后裔在數(shù)千年間為何“逆進化潮流”演變成了“原始人”還是難解之謎?;爻搪飞希胰滩蛔∷伎妓麄兪欠窨梢匀谌氍F(xiàn)代生活的問題。馬爾蘭告訴我,曾有極少數(shù)勇敢的米凱阿人嘗試去周邊的漁村尋找生計,但是在外部社會里他們沒有勞動技能甚至不能適應當?shù)厥澄?,最終落得客死他鄉(xiāng)的結局。米凱阿人對叢林外的世界本來就知之甚少,同伴以失敗告終的冒險經歷更讓他們對走出叢林不抱有一絲渴望或者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