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迪
隋朝著名書法家智永和尚在浙江云門寺出家,是書圣王羲之的七世孫。一日,他到寺廟后院練字,看到一個剛剃度的小和尚坐在樹下長吁短嘆,抱怨每日除了打坐、誦讀經(jīng)文外,就無事可干,連練習(xí)多年的書法也不想再練了。“為什么不把書法繼續(xù)練習(xí)下去呢?”智永問?!坝惺裁匆饬x呢?再練也和那些大字不識幾個的小和尚們一樣。”小和尚回答。
智永沒有說話,把小和尚帶到池塘邊,指著淺水中的幾只雞和鴨問:“它們看起來一樣嗎?”“一樣,同樣都在水里。”智永朝雞、鴨處走了幾步,作勢要趕,鴨子悠閑地游向池塘中間,而雞慌亂撲騰起來,掙扎著回返?!艾F(xiàn)在不一樣了?!毙『蜕兴朴兴颉V怯傈c點頭:“雞不像鴨,沒有適合游泳的羽毛和腳掌,也許在某些環(huán)境下,看起來和鴨一樣,但遇到變故時,區(qū)別就出來了。人亦如此,也許在某段時期并無區(qū)別,但擁有不同處,總會脫穎而出。”
小和尚聽后恍然大悟,此后利用閑暇苦練書法,還常向智永請教,終于學(xué)有所成。他就是被隋煬帝評價為“得右軍(王羲之)骨”的書法家智果。并非所有的路在一開始就能看到方向,只要不被懷疑、迷茫絆住腳步,終能脫穎而出。(據(jù)《課堂內(nèi)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