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
從因特拉肯小鎮(zhèn)前往采爾馬特小鎮(zhèn)時,汽車司機告訴我們,要翻越一座大山。我們沿著瑞士的223號公路往山里開,公路的盡頭有一條鐵路隧道貫通大山,連接兩邊的公路。汽車開到平板火車上,一輛一輛前后排列,一共可以裝上百輛,然后火車就把汽車運到山的另一邊了。隧道長20千米,通過大概需要20分鐘,但要是駕駛汽車從山路上翻山越嶺過去,就需要接近2小時。我把這種方式叫作“火車擺渡”,就像渡輪擺渡一樣,特別方便。這種做法在瑞士已經(jīng)持續(xù)了近百年,作為一項傳統(tǒng)被保留了下來。其實現(xiàn)在隧道技術(shù)那么成熟,要建一條汽車隧道是很容易的事,但保留這種傳統(tǒng)的運輸方式確實很有意思。唯一的不足是,火車只能運送小汽車,卡車就只能繞路了。
瑞士的登山火車也是世界聞名的。很多滑雪場和觀賞雪山的地方都有登山火車。這種登山火車是在19世紀末發(fā)明的。建造鐵軌時,在鐵軌中間加鋪一條齒軌。這條齒軌上的齒輪和火車上的齒輪相對應(yīng),兩邊咬合后,就可以爬山了,爬山坡度可以達到30°左右。少女峰的登山火車最有名,可以從山腳爬升到海拔3454米的高度。全程只有短短的十幾千米,爬升高度就達到了2500米。
除了齒軌登山火車,我們在采爾馬特還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種火車,就是專門為滑雪者準備的山洞鋼纜火車。為了不破壞地表景觀和小鎮(zhèn)的環(huán)境,滑雪公司專門在山體里打了一個坡度接近40°的山洞,爬高1000米,從山腹直通山頂。火車由巨型鋼纜牽引,速度極快,一會兒就能到山頂。一出山洞,就是堪稱完美的滑雪場,四周景色優(yōu)美。晴天的時候,千山萬壑飛來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瑞士人為了上山,對火車的利用可謂極盡所能。正因為如此,瑞士成為世界上登山觀景最方便的地方。
(摘自湖南文藝出版社《彼岸風(fēng)景》,一二三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