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覺日子過得特別快,一轉眼都已經五月了。在這段時間里,編輯群里特別活躍,長期潛水的各個時代老編、小編們紛紛浮出水面。一旦開聊,你一言我一語就是女予幾個小時:從疫情到國際形勢,再到IT圈的現狀,又或者未來消費的方向……討論的話題很廣泛。但我覺得有一個方向值得和大家探討,那就是:在這個五月,我們是不是應該出手消費了?
從個人需求的角度來說,我相信每一年,每一個月,甚至每一天,讀者中都會有人產生購買各種IT設備的需求。但無論PC還是手機,很多時候我們都有一種“等等黨”的心態(tài):現在是不是出手的時機?千萬別買了就出新款或者降價……所以要不還是再等等?判斷是否應該再等,我覺得大家要從多個方面來考慮。比如:現在國內總體經濟情況如何,IT行業(yè)整體形勢如何,新品發(fā)布情況以及未來趨勢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大家知道,中國從3月到4月已經逐步有序地復工復產。雖然說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中國的消費能力正在快速恢復之中。不過,誰也沒有料到全球的疫情形勢會變得如此嚴峻,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境外的情況依舊還沒看到拐點。這就帶來了幾個問題:第一,各類IT產品到底會漲價還是跌價?第二,未來新產品的推出速度是否會因此減緩?
為此我特別和一些業(yè)內人士進行了溝通。大家覺得,目前從大的方向上來說,有些更新頻率很快、面向消費者為主的IT產品,有可能會出現供過于求。以手機為例,前段時間手機供應鏈傳出消息,無論三星、蘋果,還是華為、小米、OPPO和vivo都將不同程度地砍單。這意味著它們一致不太看好全球疫情會很快結束,判斷疫情會明顯影響手機銷售。畢竟很多老外沒啥存款,而且國外快遞行業(yè)在疫情中的效率更是遠不如我們。
但是,對于國內市場來說,其實疫情的影響倒并不是那么大。以更新頻率不算高的PC行業(yè)為例,因為疫情帶來了在家辦公和在線學習的PC升級需求,聯(lián)想今年反而預期銷量要沖新高。從5月開始,更多的AMD銳龍4000系列和英特爾十代酷睿游戲本將上市。由于中國已經復工復產,所以各大品牌的供貨其實也是沒問題的,只是需要一些時間準備。綜合來看,PC整機品牌都更看好國內市場,游戲本市場的銷量甚至還會期待有一波不小的增長。而解決了用戶痛點的輕薄本產品,在有AMD銳龍新產品上市之后,相信也會更受消費者歡迎。據了解,這一次PC廠商的推廣力度還是蠻大的,大家如果有剛需,五月的促銷應該會有驚喜。至于6·18活動,大家可以選擇等,但就熱門的PC產品型號而言,促銷力度相比五月未必會差異很大,畢竟以前提價再打折的情況也常見廠個人覺得可以早買早享受。
廠商真正擔心會受疫情影響的,其實是一些上游的特定材料和精密元器件。比如某散熱器行業(yè)的朋友就告訴我,如果來自日本的弗素油或者一些特定的滾珠軸承缺貨了,他們的高端產品生產可能就會出現問題,因為沒有同品質的替代品,但目前這樣的情況并沒有發(fā)生?,F在華南很多工廠其實開工率不錯,只是海外訂單減少,有點供過于求,利潤率并不太理想。所以從短期來看,現有的一些產品可能會跌價,但從中長期來看,廠家可能會選擇開發(fā)新產品,把新產品賣貴些來彌補損失。
通過上述的分析,相信大家對當前的市場趨勢已經有了一些頭緒。簡單說就是:在五月出手消費是一個不錯的時間點,既有新產品上市,市場供應又是充足的,產品品質也不會受影響,價格還很可能碰上各種促銷……那么,該出手時就出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