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麗
中國的學生,不是學的太少而是太多;中國的學生,不是學不會而是不想學;中國的學生,不是不會安排自己的時間而是從來沒有自己的時間,更沒有人舍得讓他們“浪費”時間去“學會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中國的學生,不是自私冷漠與社會疏離,而是我們只想讓他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自己的書”,從來沒有承認他們也是社會的一員。
——摘自教育思想網(wǎng)《我們對教育的認知被這次疫情扒了個一干二凈》
放寒假了,沒有給孩子增加額外的負擔,讓孩子們認真完成《過好寒假》中的四篇作文,讓孩子們完成后發(fā)到我的郵箱。陸陸續(xù)續(xù)地收到孩子們的作文,擇優(yōu)修改好并給他們投稿。
農(nóng)歷二十九一早,照例給孩子們發(fā)去了“警告”——不要玩瘋了,注意作業(yè)?。≡俅位瑒邮謾C,卻看到了武漢凌晨發(fā)布的封城消息。
習作第一波:《不一樣的春節(jié)》
和大家一樣,現(xiàn)實生活中過了一個安靜的年,而在網(wǎng)絡中,個個活得有聲有色。網(wǎng)絡電視媒體上轟炸式的消息,眼花繚亂的推文,讓我看到不少教育從業(yè)者的思考,但我們的學生,他們思考了嗎?作為一名老師在這場疫情中最在意的是自己的學生,他們在這個全球一體化的世界里應該有自己的發(fā)聲。大年初三,在班級群布置了一項新的作業(yè):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不一樣的春節(jié)》。針對四年級學生的特點,我找到一部短片《我們最好的時光,就是現(xiàn)在》作為引導性的補充。
孩子們的文章很快就過來了。
以往的年景:以前,老家路上的一溜邊排全部是來拜年的人停的車。爸爸媽媽不是帶我看電影,就是去逛萬達,要么去超市買東西,甚至還去其他地方游玩……啊呀呀,滿眼是人,到處人來人往。(朱曹睿)
現(xiàn)在的街景:為了減少人與人的接觸,電影院、游戲廳、商場、KTV都關閉了。整個大街失去了它原有的生氣,就像是一潭冰封的死水,整個世界安靜得可怕。僅剩下的幾個大商場和超市也是人煙稀少,但貨架上的生活用品卻是被搶購一空。(吳宜航)
感受新“文化”: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從武漢大規(guī)模爆發(fā),并且蔓延到了全國。大家紛紛搶購口罩,短短幾天,便被一搶而空。此時,各類自制水果口罩、塑料袋面罩也橫空出世,要說今年春節(jié)哪里不一樣,非“口罩文化”莫屬了。(季星燁)
觀察“新”氣象:今年的春節(jié)也沒人去串門了,大街上也空蕩蕩的,誰也不敢輕易出家門。大家就好像古代進行閉關修行的人一樣,磨煉自己的心志。街上村口的主要路口還設置了路障不讓通行,每家每戶都貼了各種宣傳的單子,就是為了讓大家全部認識到減少出行對控制新型病毒傳播的重要性。公交車也全部停運了,各種娛樂的公眾場合也開始停止營業(yè),仿佛整個時間都停止不前了。(劉嘉煒)
用心去感受:環(huán)衛(wèi)老爺爺省吃儉用地捐款;從土耳其人肉背回來的口罩,留名寫是中國人;從祖國四面八方運來的食品、日用品、藥物……農(nóng)民伯伯半夜起來打著手電采摘蔬菜運到災區(qū);警察叔叔不顧危險維護著秩序;白衣天使們?yōu)榱瞬蛔屢咔樵鲩L和病毒來了一場生死搏斗,累了就席地而坐,困了就靠著門打個盹兒,餓了就用方便面充饑,口罩和護目鏡把臉都磨破了,忍著痛還在堅持工作著……這么多感人的畫面,你們勇敢和不怕死的精神,是我們的驕傲!(曹嘉楠)
……
習作第二波:“我”的《不一樣的春節(jié)》
看作業(yè)檢查進度表,邱同學的作業(yè)一直沒有發(fā)給我,我知道他的媽媽是人民醫(yī)院的護士,和她微信私聊之后發(fā)現(xiàn)她疫情開始后就和兒子一直分離。在我們班有家長是醫(yī)生、護士、警察、消防員、營業(yè)員……這些家長是疫情中的“逆行者”。我與這幾個父母在疫情下仍然堅守崗位的孩子單獨約稿,讓他們用文字記錄自己的家人。她不是一個母親,她是“我”的母親;他不是一個父親,他是“我”的父親;她不是一個鄰居,她是“我”的親人;他不是一個數(shù)字,他就是“我”身邊活生生的人……
如果說寫作第一波寫的“大家”的“不一樣的春節(jié)”,那么第二波就是“我”的不一樣的春節(jié)。第一波習作重寫“共性”,第二波習作重寫“個性”。
孩子們的約稿來了。
護士的兒子:我也足不出戶,待在家里寫作業(yè)、看書,陪外公外婆聊聊天,累了就看看電視。因為媽媽在醫(yī)院工作,為了保護我,年后已經(jīng)十多天沒見到媽媽了,只能每天通過微信和媽媽視頻聊天,看著媽媽疲勞的臉龐,我在心里默默說著:“媽媽,辛苦了”。(邱志堅)
警察的女兒:我爸爸就是警察,年初一開始他就上班了。每天都要打無數(shù)個電話給從武漢過來的人,問有沒有發(fā)熱等癥狀。他還要去高速出口設卡,看看有沒有武漢的車輛過來。每一次爸爸去上班時,我都很擔心他會不會被傳染。這兩天,防控更嚴格了,爸爸直接睡在單位,因為他常常要在路邊吹半夜的冷風,如果回來就太晚了!
我真希望春天快點到來,聽說天暖了病毒就會走開,爸爸即使在關卡值班到半夜也不會那么冷了?。◤垥牛?/p>
農(nóng)批管理員的兒子:正月初七一大早,媽媽就戴著口罩、手套,準備出門了。我攔住媽媽說:“好多人的媽媽不上班,你為什么還要上班,不是延長假期了嗎?外面病毒很厲害的。”媽媽對我說:“如果我們不上班了,市場不營業(yè)了,那么你們在菜市場、超市就沒有新鮮的食物買,到時候大家在家里都得餓肚子。放心吧,我們都會保護好自己的。”為了保證我們南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和菜籃子不受影響,她和她的同事們都在第一時間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這是媽媽的工作,也是她的職責所在。(楊嘉宸)
超市營業(yè)員的兒子:我的媽媽在大潤發(fā)超市工作,在疫情期間家里人多次叫她辭去這份工作,她說,總得有人做??!為了方便大家購買生活必需品,我的媽媽依舊奮戰(zhàn)在工作崗位上。她每天要接待成百上千位顧客,她并不知道其中會不會有病毒攜帶者,但她與同事們表現(xiàn)得既勇敢又熱情,每天努力地去補貨,盡力讓每一位顧客都能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下班回來后,媽媽總是和我們坐得遠遠地吃飯,自己睡一個房間,她好多天都沒有抱我了。但媽媽說,等疫情過去了再抱我。
這個春節(jié)真是過得與眾不同呢!寒冬總會過去,暖春終將來臨。我一定會早日得到媽媽的抱抱?。ㄓ嵯瑁?/p>
第二波約稿雖然沒有全面鋪開,卻敲了“寫者”的心,動了“讀者”的情。作者的情感真摯自然,讀者也領悟到從“讀身邊”到“寫自己”。
習作第三波:真實的《第一課》
“停課不停學”下的網(wǎng)課來了。身為一個一線老師,也是個老母親的我當然理解這份焦慮,也感恩于這份“擔當”。
網(wǎng)絡直播課后網(wǎng)上段子手頻出,但我更想聽聽孩子們的“段子”。我簡單粗暴地發(fā)出了我的作文要求:真實!是什么樣就什么樣!真實感受,覺得什么就是什么,寫出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
準備不足:昨晚太興奮睡不著,到早上怎么都起不來,氣得媽媽恨不得打我一頓??焐险n了,我才忙著做好準備工作:電腦開機、作業(yè)本打開,認真等著上課??墒钦缴险n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電腦不靠譜,怎么都登不進去,急得我手忙腳亂,一會兒用媽媽手機登,一會兒又用iPad登,一通雞飛狗跳后,終于登進去了。(湯云帆)
網(wǎng)速太卡:今天給我們上課的是12班的美女李老師,我覺得今天的課太好玩了,因為卡。因為太卡了,有些人在聊天的地方寫了幾十個卡字;有人說太難了,聽不見;還有人說,天靈靈,地靈靈,不要再卡了……上面有這么多人發(fā)“卡”,老師都無語了。
因為網(wǎng)速太卡了,我就拿起媽媽布置的作業(yè)來寫。等到稍微能聽清楚了,我一抬頭,看到他們滿屏幕地在說:“講到第幾題了?”仔細一看,同學們連續(xù)發(fā)了好幾百個“卡”,就這樣循環(huán)下去。我又往前翻了一下,他們至少發(fā)了上千條信息。(朱曹瑞)
聊天很歡:上課過程中,也發(fā)生了一件讓我媽媽哭笑不得的事情。平臺有互動聊天功能,有些同學可能是因為家長不在身邊,他們就在平臺里聊天。“我是11班的,你們是哪個班的啊?”“你好,請問季斌在嗎?”“大家都在干嗎呢,有想玩游戲的嗎?”……這其中啊,11班聊天的同學最多,徐老師忍無可忍,說:“請11班的孩子不要再說和數(shù)學課無關的話,不要再聊天了!”媽媽也是我們學校的老師,對她教的兩個班還是很敏感的,一聽到11班——就是她教的班級,就趕緊問我是怎么回事,了解情況后,我看著媽媽臉變紅了,扶著額頭說:“唉,丟人都丟到全年級去了,還是全網(wǎng)直播,我得趕緊去班級群里提醒一下?!保ㄆ堄铞?/p>
思念很濃:上午一系列課程下來,感覺還是蠻充實的,就是途中發(fā)生了兩次小插曲,我的網(wǎng)掉線了,手機沒了信號,徐老師的一段課沒聽到,可惜了。要是每天上課時都掉一下網(wǎng),那么不就遭殃了,不行,不行。我還是懷念坐在教室里聽崔老師用溫柔的聲音給我們講課,習慣崔老師用她那狠狠的眼神瞪著不回答的小朋友 。期望著疫情風波趕緊過去,期待著與同學們一同在教室里聽崔老師上課。(邵奕涵)
孩子們就是天使,收到孩子們的稿件后我也想他們了!原來,他們是這么想回教室,原來他們是這么期望看到自己的老師,原來他們是這么想讓我再訓一訓他們……
原來是因為,大家爭先恐后地上網(wǎng)要見一見老師,所以網(wǎng)卡了……
真是又感動又好笑??!
習作N次波……
疫情還沒結束,但生活還在繼續(xù):我好……(寫心情:開心 焦慮 無聊 著急);我多想……(人、事、景、物);和媽媽(爸爸等)朝夕相處的日子;門(窗)外;電腦(電視)里……
這些話題雖然是那么的零星,卻又那樣的真實。
這場疫情給孩子帶來了超長的假期,但中國的孩子可以不要擔心他的學習,因為他們已經(jīng)花了太多的時間在知識的學習上。我們都曾批判過中國學生與社會疏離,那么就讓我們承認他們也是社會的一員,哪怕他還是一個小學生,也讓他墮入凡塵,活在當下。這次疫情之下,1000多萬的武漢人,全國各地去武漢支援的2萬多醫(yī)護人員,全國170多萬警察們,還有成千上萬的一線“逆行者”……這些不僅僅是數(shù)字。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老師,引導學生扒開這些數(shù)字,去“看”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動真情,寫實感,勤于思“家事國事天下事”,踐于行“事事關心”。
真好,語文不是數(shù)字!這就是語文老師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