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瓏穎
小學生會做一日三餐、安排全家旅行計劃;初中生會煲湯、做雙皮奶;高中生會理財、通馬桶……2019年,廣州市教育局發(fā)布《廣州市教育局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勞動教育的指導意見》和《廣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消息發(fā)布后,立馬引來各方點贊,但是也有人表達了擔憂。
眾所周知,不同的單位,性質(zhì)不同,其職責也不盡相同。就拿教育來說,就分了很多種,有普通教育也有職業(yè)教育,有初等教育也有高等教育,有綜合教育也有專業(yè)教育。普通學校教育以傳授學科知識為主,學生在校通過教師授課進行全日制學習,從而完成相應的階段性學科知識的積累。中小學教育屬于學科教育,它的主要職責就是給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等方面的知識。所以,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是學生的主要職責。
學科教育的時間安排是客觀的、有步驟的,同時也是有限制的。在緊張繁重的學科學習任務中,再擠出時間去教、去學生活常識技能,會增加師生的負擔。一是時間不允許,二是方式不妥當。所以,對廣州市出臺的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指導意見,我贊揚其初衷,但并不大認同其做法,因為它似乎逾越了中小學教育的主要職能范疇。學校教育的職責比較明確,也比較集中。學校只有恪守自己的職責,做好學科教育,才能真正教有所成。
指導意見規(guī)定,“小學生會做一日三餐”“初中生會煲湯、做雙皮奶”“高中生會理財、通馬桶……”這些技能無疑是重要的,也是我們的學生所缺乏的。但是,我不認為這是學校必須教給學生的技能,也不認為這是學生必須個個都要學會的本領,更不認為如果學生沒有全部學會,學校就有責任或有義務去批評去督促去教會他們。畢竟,家庭教育擺在那兒呢!這些生活技能的習得,難道不應該是家庭要扛起的職責嗎?那又何苦去增加普通中小學教育的負擔呢!
當然,我不否認,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可以相輔相成的,也是能夠適當結(jié)合的,但那是在二者各司其職、各專一域的前提下,是在彼此相互尊重、相互獨立的基礎上達成的。各自明確自己的職責,學校做好學校的,家庭做好家庭的,這樣才不會導致職責交叉糾纏,也才能真正有所成。
對學生加強勞動教育,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勞動技能,這很重要。但它主要仰賴家庭教育去完成,如此,學校才更有時間和精力去搞好學科教育,學生也不至于負擔過重。家校各司其職,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讓學生獲得全面的成長。
【簡評】對于廣州市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一事,作者贊揚其初衷,不大認同其做法。全文圍繞“各司其職”的觀點,從學校學科教育的本質(zhì)與任務,到教學內(nèi)容與時間的限制,再到學生負擔等,逐層展開論述,主張將勞動教育的主戰(zhàn)場放在家庭。全文邏輯清晰,語言樸實,能自圓其說。(指導老師: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