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秦簡所見鹽業(yè)資料輯考

      2020-07-04 02:53蘇俊林
      鹽業(yè)史研究 2020年2期
      關鍵詞:鹽官秦簡

      蘇俊林

      摘? 要:已發(fā)現的秦代簡牘中,與鹽相關的簡牘有10條19枚。這10條涉鹽的簡牘資料既有算題,也有律令,更有檔案文書,可見鹽在秦代的使用情況和重要地位。就其內容來看,秦代設有“縣鹽”“巴縣鹽”等鹽官機構,遷陵有買賣鹽的活動,鹽被用于買賣、祭祀和官方供給等。秦代可能尚未實行完全由國家控制的“鹽鐵官營”政策。待秦簡完全公布之后,有望對秦代鹽業(yè)的相關情況進行深入了解。

      關鍵詞:秦簡;鹽;鹽官;鹽鐵官營? ? ? ? ? ? ? ? ? ? ? ? ? ? ? ? ? 中圖分類號:K207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3—9864(2020)02—0003—13

      作為重要的資源,鹽的重要性很早就被人們所認識。據說,遠古時代黃帝與炎帝、蚩尤之間的戰(zhàn)爭等都與爭奪鹽業(yè)資源有關①。降至秦代,鹽不僅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成為國家的重要資源。但是,囿于資料的匱乏,學界長期以來對秦代鹽業(yè)的研究受到很大限制,不僅成果較少,涉及的內容也多是一筆帶過②?,F今已經出土了30多萬枚簡牘,其中有不少關于鹽的資料。漢簡、三國吳簡中的鹽業(yè)資料已有不少研究成果③,秦代簡牘因為里耶秦簡、岳麓秦簡等新近公布,尚有討論的必要。另外,除了正式公布的秦簡之外,部分展覽中也展出了與鹽相關的秦簡。本文試圖將目前所見秦簡中的鹽業(yè)資料輯錄出來,進行分類整理,對相關字詞進行注解,并對秦代鹽業(yè)進行討論。

      一、秦簡數學文獻中的鹽業(yè)資料

      目前所見秦簡中有《數》這一數學文獻。《數》為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所藏秦簡的重要內容,共有236個編號,另有18枚殘片,有算題81例,單獨術文19例,整理者認為其“形成時間不遲于秦始皇三十五年”,“是一部非經典型的實用算法式數學文獻抄本”①?!稊怠放c《九章算術》相類似,涉及多種算題。其中,“衰分”類算題中有與鹽相關的算題,如下:

      1.衰分[1]之述(術)。耤[2]有五人,此共買鹽一石,一【人出十】錢,一人〔出〕② 廿錢,【一】人出卅錢,一人出卌錢,一人出五十錢,今且相去[3]也,欲以錢少【多】(0772)分鹽。其述(術)曰:并五人錢以為法[4],有(又)各異置【錢】□?? ?【以】一石鹽乘之以為(實)[5]=[6],(實)如法一斗。(1659+0858)③

      先對相關字詞注解如下:

      衰分:

      整理者注釋:“按比例分配?!雹?/p>

      按:此注解并不十分貼切,“衰分”不全是按比例分配。岳麓秦簡《數》中有以下算題:

      夫=(大夫)、不更、走馬、上造、公士,共除米一石,今以爵衰分之,各得幾可(何)?夫=(大夫)三斗十五分斗五,不更二斗十五分斗十,走(0978)馬二斗,上造一斗十五分五,公士大半斗。術(術)曰:各直(置)爵數而并以為法,以所分斗數各乘其爵數為(實)=,(實)如(0950)法得一斗,不盈斗者,十之,如法一斗,不盈斗者,以命之。(0915)⑤

      其中有“以爵衰分之”,表明其與“五人分鹽”算題一樣,都屬于“衰分”算題。但這里是以“爵”來“衰分”。爵位只有高低之分,而無數額大小。《九章算術》中也有“衰分”,劉徽注曰:“衰分,差也?!雹?學者理解為:“有差別的分配?!雹?此解較為貼切?!八シ帧?,即以出錢數額、爵位等為標準進行差別分配。

      耤:

      譚競男:讀為“藉”,連詞,表假設⑧。

      按:通“藉”,連詞,表假設?!妒酚洝り惿媸兰摇份d:“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⑨ 關于此“藉”,《集解》引服虔注曰:“藉,假也。”《索隱》引蘇林注曰:“藉第,假借。且令失期不斬,則戍死者固十七八?!薄敖濉?,表“假使”之意。此處以“耤”來假設算題題目。

      且相去:

      按:且,副詞,表即將。《戰(zhàn)國策·齊策一》中田思臣說:“夫魏有破韓之志,韓見且亡,必東愬于齊?!雹?相,相互,彼此。去,離去,離開。且相去,表示即將彼此離開之意。

      法:

      整理者注釋租稅類算題中的“法”:古算術語,此指除數②。

      (實):

      整理者注釋租稅類算題中的“實”:古算術語,指被除數,與“法(除數)”相對③。

      =:

      按:簡牘中常見符號,一般有兩種用途:(1)合文符號,如前引《數》0978簡中的“夫=”,為“大夫”2字的合文。(2)重文符號,即同一字連續(xù)出現時為了簡寫,在第一字后畫“=”,表示后一字與前一字相同,如本算題中的“實”。

      此算題的解法,整理者有詳細解釋,為:

      各人所分得鹽的數額=(個人出錢數×1石鹽)÷5人出錢總數④

      肖燦博士作為《數》的實際整理者,對此亦有詳細討論,可以參閱⑤。

      《數》中除了將鹽作為算題對象者之外,還有禾、田、馬甲、米、粟、谷、麥、稻、牛、羊、金、亭、倉、城等,都是當時人們常見的事物或物資?!稊怠穼Ⅺ}作為算題對象之一,可見鹽在當時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物資。

      二、秦簡律令中的鹽業(yè)資料

      目前所見,有律令的秦簡主要有睡虎地秦簡、龍崗秦簡、四川青川木牘,以及岳麓秦簡等。里耶秦簡中尚未見到獨立的律令,多是在文書中引用律令,此不討論。檢索相關內容發(fā)現,目前公布的秦代簡牘中,只有睡虎地秦簡和岳麓秦簡的律令中有涉及鹽的內容。在此,我們對相關律文進行逐條輯錄,并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

      (一)睡虎地秦簡律令中的鹽業(yè)資料

      睡虎地秦簡是20世紀70年代在湖北云夢縣睡虎地出土的一批竹簡,內容有《編年記》《語書》《秦律十八種》《秦律雜抄》《法律答問》《封診式》《為吏之道》及《日書》甲、乙種等?!肚芈墒朔N》摘抄了18種當時使用的法律,其中的《傳食律》有涉及“鹽”的律文,如下:

      2.上造[1]以下到官佐、史、毋(無)爵者[2],及卜、史、司御、寺、府[3],?(糲)米[4]一斗,有采(菜)羹,鹽廿二分升二? 傳食律(182)⑥

      所謂“傳食律”,整理者解釋為:“關于驛傳供給飯食的法律規(guī)定?!雹?其解釋準確精練。另對簡文內容注解如下:

      上造:

      整理者注:秦爵第二級?!稘h舊儀》:“上造,二爵,賜爵二級為上造,上造,乘兵車也。”⑧

      按:上造位于秦爵的第二級,亦可參見《漢書·百官公卿表》。另外,在秦統一前后,上造在社會基層已很常見,里耶秦簡的戶籍資料中有很多上造的記錄,如:

      今見一邑二里:大夫七戶,大夫寡二戶,大夫子三戶,不更五戶,〔簪褭〕① 四戶,上造十二戶,公士二戶,從廿六戶。? (8-1236+8-1791)②

      十三戶,上造寡一戶,公士四戶,從百四戶。元年入不更一戶,上造六戶,從十二? (8-2231+9-2335)③

      其中的“大夫寡”“上造寡”是“有爵寡”的一部分,是有爵者死后的寡婦,其可憑借丈夫生前的爵位享受相應權利④。就上面兩簡可知,當時擁有上造爵位的人不在少數。即便如此,因為秦代尚未經常性普賜民爵,獲得爵位需要軍功和勞績,能擁有上造爵位并不容易,且其受到法律優(yōu)待。睡虎地秦簡《秦律雜抄》簡4-5載:

      游士在,亡符,居縣貲一甲;卒歲,責之。·有為故秦人出,削籍,上造以上為鬼薪,公士以下刑為城旦?!び问柯散?/p>

      由律文可知,“故秦人”(即秦國本有的民眾)如果擅自出境,將被削去爵位,之前爵位在上造及其以上的人將被罰為“鬼薪”,承擔為官府收拾柴禾等輕體力活;公士及其以下的人則要被處以肉刑,且要被罰為“城旦”,即承擔修城墻等重體力活。由此可見,上造與公士的爵位雖只有一級之差,但受到的刑罰輕重卻差別很大。據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的《戶律》《傅律》等多條律令顯示,在占有田宅的數額,以及鬻米、受杖、免老和睆老的年齡等方面,上造與公士之間也有不小的差別⑥,具體如下表:

      二者更為重要的差別在于司法方面。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具律》規(guī)定:

      上造、上造妻以上,及內公孫、外公孫、內公耳玄孫有罪,其當刑及當為城旦舂者,耐以為鬼薪白粲。⑦

      學界一般將此條律文作為有爵者受司法優(yōu)待的依據。《二年律令》的年代問題雖存有爭議,但多數學者認為是呂后二年尚在使用的法律。這些西漢初期的法律,應是沿用的秦律。由此可見,秦代上造雖爵位較低,但實際價值并不算小。

      官佐、史、毋(無)爵者:

      整理者斷為:官佐、史毋(無)爵者。

      按:“史”與“毋(無)爵者”為兩種不同的身份,應將其斷開。

      另外,秦漢律文中的“毋(無)爵者”是有具體身份指向的稱謂,并不是所有沒有爵位的人都屬于“毋(無)爵者”。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賜律》中有“毋爵者”,律文如下:

      賜不為吏及宦皇帝者,關內侯以上比二千石,卿比千石,五大夫比八百石,公乘比六百石,公大夫、官大夫比五百石,大夫比三百石,不更比有秩,簪褭比斗食,上造、公士比佐史。毋爵者,飯一斗、肉五斤、酒大半斗、醬少半升。司寇、徒隸,飯一斗,肉三斤,酒少半斗,鹽廿分升一。(簡291—293)①

      該律文涉及從關內侯到司寇、徒隸等一系列身份,“毋(無)爵者”的位置非常明確。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戶律》中也有非常詳細的身份記錄,如下:

      宅之大方卅步。徹侯受百五宅,關內侯九十五宅,大庶長九十宅,駟車庶長八十八宅,大上造八十六宅,少上造八十四宅,右更八十二宅,中更八十宅,左更七十八宅,右庶長七十六宅,左庶長七十四宅,五大夫廿五宅,公乘廿宅,公大夫九宅,官大夫七宅,大夫五宅,不更四宅,簪褭三宅,上造二宅,公士一宅半宅,公卒、士五(伍)、庶人一宅,司寇、隱官半宅。(簡314—316)②

      比較張家山漢簡《賜律》和《戶律》的身份序列可知,“毋(無)爵者”包括公卒、士伍和庶人,但不包括刑徒等。

      卜、史、司御、寺、府:

      整理者:卜,卜人。史,《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疏:“筮人也?!彼居?,管理車輛的人。寺,讀為侍。府,掌管府藏的人③。

      按:此“卜”為官府中負責占卜的職官。此“史”與前面“官佐、史”的“史”應當性質相同,但所屬部門不同,此“史”可能是負責書寫占卜內容的職官?!八居碑敳粌H僅管理車輛,也要管理馬匹。

      整理者認為“寺”當讀為“侍”,府是“掌管府藏的人”。這種理解不確。岳麓秦簡中有關于“寺”“府”的記錄,如下:

      佐弋隸臣、湯家臣免為士五(伍),屬佐弋而亡者,論之,比寺車府。內官、中官隸臣(0782)

      寺車府┖、少府、中府、中車府、泰官、御府、特庫、私官隸臣,免為士五(伍)、隱官,及隸妾(1975)

      內史襍律曰:黔首室、侍(寺)舍有與廥、倉、庫、實官補屬者,絕之,毋下六丈。它垣屬焉者,獨高其侍<置>,不(1266)

      令曰:毋以隸妾及女子居貲贖者為吏仆、養(yǎng)、老、守府,及毋敢以女子為葆(保)庸、令炊養(yǎng)官府、寺舍,不從令(1670)

      仆、養(yǎng)、舍人,毋倳(使)召車馬,舍所官令人為召車馬。其行宮中、寺中或將徒卒行沖道及有它故行 沖 道 若 謁(1861)④

      這5條簡文中多處涉及“寺”“府”。就簡文

      所見,“寺”當為名詞,如簡1861的“寺中”?!案眲t較多,有“寺車府”“少府”“中府”“中車府”“御府”等具體稱謂,也有“府”“官府”等泛稱,但都表示官府機構,不表示具體的職官。當然,睡虎地秦簡《傳食律》中的“寺”“府”應是指相應機構中的吏員,特別是“府”,應不僅限于“掌管府藏的人”,而是泛指各種“府”中的所有吏員。

      綜上推測,“卜、史、司御、寺、府”應是泛指這幾類官府機構中的吏員。

      ?(糲)米:

      整理者在《秦律十八種·倉律》中注釋:“《說文》:‘?,粟重一為十六斗大半斗,舂為米一斛曰?。‘糳(音作),?米一斛舂為九斗曰糳?!畾ㄒ魵В?,米一斛舂為八斗也?!雹?/p>

      按:?,后寫作“糲”,指粗米、糙米?!稘h書·司馬遷傳》載:“飯土簋,歠土刑,糲粱之食,藜藿之羹。”② 服虔注曰:“糲,粗米也?!?/p>

      睡虎地秦簡《傳食律》的律文規(guī)定了對上造、官佐以下人員供給糲米、菜羹和鹽的具體標準,其中鹽的標準是“廿二分升二”,即升。

      不過,前引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賜律》中的內容卻與此不同:(1)標準不同,《傳食律》是“廿二分升二”,《賜律》是“廿分升一”,后者略少;(2)對象不同,《傳食律》的對象包括上造以下的各類人員,但《賜律》中賜鹽的對象僅限于司寇和徒隸?!顿n律》中雖對上造等人沒有規(guī)定具體的賜鹽標準,但規(guī)定“上造、公士比佐史”,說明上造可能也要賜鹽等,具體參照佐史的標準執(zhí)行。至于佐史賜鹽的標準,當有令文規(guī)定,其具體數額應高于“廿分升一”。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可能在于律文使用的范圍不同?!秱魇陈伞肥菍σ蚬霾疃枰峁╋嬍痴叩囊?guī)定,而《賜律》則是關于賞賜的規(guī)定,因此導致其標準和適用對象之間存在差異。

      (二)岳麓秦簡律令中的鹽業(yè)資料

      目前公布的岳麓秦簡律令中也有數條涉“鹽”的律文。我們先對律文內容逐條輯錄、注解,然后再討論相關問題。

      3.叚(假)正夫[1]言:得近〈從〉人[2]故趙將軍樂突弟└、舍人袑等廿四人,皆當完為城旦,輸巴縣鹽[3]。請:論輪〈輸〉祒等(1029)【廿四人,故】代、齊從人之妻子、同產、舍人及其子已傅、嫁者,比故魏、荊從人?!び费裕喊涂h鹽多人,請(1028)令夫輪〈輸〉袑【等廿四人,故】代[代]、齊從人之妻子、同產、舍人及其子已傅、嫁不當收者,比故魏、荊從人之(0960)【妻】子、同 產、舍 人 及 子 已 傅、嫁者└。已論輪〈輸〉其完城旦舂洞庭,洞庭守處難亡所苦作[4],謹將司[5],令終身(0921)毋得免赦[6],皆盜戒(械)膠致桎傳之。其為士五(伍)、庶人者,處蒼梧,蒼梧守均處少人所。疑亡者,戒(械)膠致桎傳(0898)之,其夫妻子欲與,皆許之└。有等比。? ? ? ?·十五(1111)③

      注解:

      叚(假)正夫:

      整理者:叚(假)正夫:叚(假),代理;正,疑為廷尉正;夫,人名④。

      從人:

      整理者(含李洪財):他們都出自六國,級別較高,應是主張合縱抗秦之人①。

      吳雪飛:六國追隨國君抗秦之人,或者與抗秦之人有牽連關系之人②。

      按:岳麓秦簡中還有這些內容:

      繇(徭)律曰:補繕邑院、除田道橋、穿汲<波(陂)>池、漸(塹)奴苑,皆縣黔首利?。ㄒ玻?,自不更以下及都官及諸除有為(1255)?。ㄒ玻?,及八更,其皖老而皆不直(值)更者,皆為之,冗宦及冗官者,勿與。除郵道、橋、鴕<馳>道,行外者,令從戶(1371)□□徒為之,勿以為繇(徭)。(1381)

      縣輸從反者、收人、材官,多毋(無)衣履,毋(無)以蔽。輸者或不遝冬夏賤衣。議:□新□而后,冬若(0669)夏賤衣而聯寒者,冬袍裘袴履及它物可衣履者,盡四月收。其后賤夏衣者,假襌裙襦(0666)盡九月收,叚(假)裘者勿叚(假)袍,叚(假)袍者勿叚(假)裘。它有等比。?(0588-1+0588-2)

      令曰:諸從者有賣買而紿(詒)人,與盜同法,有(又)駕(加)其辠(罪)一等,耐辠(罪)以下有?(遷)之,從而奸,皆以強與人奸律論之。(1806)③

      其中有“從戶”“從反者”“諸從者”。前引里耶秦簡戶籍簡中有“從廿六戶”(8-1236+8-1791)、“從四百戶”“從十二”(8-2231+9-2335)的內容,很明顯是“從戶”。我們贊成吳雪飛將“從”理解為“跟從、隨從”的意見。這些“從人”“從反者”“諸從者”并不是六國合縱抗秦之人,可能也不全是故六國之人,甚至本身并不是有罪之人,其本意僅僅表示某人的隨從者,秦統一天下之后,他們要被遷往各個地方,并被編入戶籍,成為“從戶”④。故趙將軍樂突弟等“從人”受到處罰,是因為他們跟從的對象對秦有罪,而不是說他們自己有罪?!皬姆凑摺奔锤S謀反的人,當然有罪。但“從戶”尚看不出是有罪之人的民戶,而“諸從者”能做買賣,也難以作為一般的有罪之人看待。

      巴縣鹽:

      張家山漢簡整理者注釋《奏讞書》的“巴縣鹽”為:巴縣,當指巴郡之縣;鹽,鹽官,《漢書·地理志》巴郡朐忍有鹽官⑤。

      彭浩等:《奏讞書》中“巴縣鹽”的“鹽”是“產于巴郡轄縣的鹽”⑥。

      莊小霞:巴郡的縣鹽,在秦代巴郡產鹽屬縣設置的鹽官⑦。

      按:此“鹽”指鹽官,秦漢一般在產鹽地設置鹽官。另外,秦代可能在部分不產鹽的縣也設有鹽官,以進行鹽的售賣。律文中,將勞動力輸往“巴縣鹽”,說明其是產鹽地。

      處難亡所苦作:

      莊小霞:難亡所,不易逃亡之處,包括鹽官工場①。

      按:此解釋不確。簡文中說“洞庭守處難亡所苦作”,后文有“蒼梧守均處少人所”,“難亡所”“少人所”都是人煙稀少、難以逃亡之處。這些對洞庭郡和蒼梧郡安置從人的建議,已與前文要求的輸往鹽官無必然關系。此“難亡所”,即難以逃亡之所。處,動詞,“使……處”之意??嘧鳎量鄤谧?。處難亡所苦作,即將其安置在難以逃亡的地方,讓其辛苦勞作。

      將司:

      整理者:監(jiān)管②。

      終身毋得免赦:

      按:《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有“于是急法,久者不赦”③,很多學者據此認為秦始皇時期沒有赦免,至少沒有大赦。但此處提及對他們終身不得赦免,表明當時有赦免存在。以岳麓秦簡《奏讞文書》中《猩、敞知盜分贓案》的“戊午赦”和《田與市和奸案》的“己巳赦”④,以及睡虎地秦簡、里耶秦簡等秦代簡牘的相關記錄看,秦代存在較為完備的赦免制度,秦始皇和秦二世時期都曾大赦天下⑤。

      4.鹽辠(罪)一人[1],購金[2]一兩。其所署書能捕若詗告[3]之,購如它人捕詗者。? ? ? ? ? ·廷己廿七(1759)⑥

      注解:

      鹽辠(罪)一人:

      整理者:將“鹽”與“辠(罪)一人”連讀,認為“鹽”為“輸縣鹽”之類⑦。

      按:此處的“鹽”當不是指鹽官。岳麓秦簡中多為“輸縣鹽”,并與購金相關,但此處與其他律文存有差別,如后引簡1928“輸縣鹽,能捕若诇告犯令者,刑城旦辠以下到?(遷)罪一人”,表述差別較為明顯。購金相關律文的表述格式一般是“輸縣鹽,能捕X罪一人,購金X兩”。由此推斷,此處“鹽辠(罪)”當表示某種與鹽相關的犯罪行為,律文當是說捕獲某種涉鹽的罪犯1人,購金1兩。

      購金:

      整理者注:購:購賞,獎勵⑧。

      按:購金為賞錢,已為學界共識,不贅述。在秦代,購金既可以是“錢”,也可以是“金”,數額有很多標準。以“金”者有一兩、二兩、三兩、四兩、七兩,以“錢”者有二千、三千、四千、五千、五萬,具體數額視貢獻而定⑨。

      詗告:

      整理者這樣注釋《岳麓書院藏秦簡〔肆〕》中的“詗告”:指向官吏舉報有罪者及其處所的行為,官吏將其成功抓獲之后,舉報者才能領賞①。

      5.令曰:吏及臣史有教女子辤(辭)上書即為書而受錢財酒肉焉,因反昜<易>其言,不用其請(情)實而令其(1761)

      缺簡

      □□盜,為(詐)偽,辠(罪)完為城旦以上,已諭<論>輒盜戒(械),令粼(遴)徒、毋害吏謹將傳輸巴縣鹽,唯毋失,其耐(1765)

      缺簡

      城旦,已論輸巴縣鹽,有能捕黥城旦辠(罪)一人,購金二兩。令臣史相伍,伍人犯令,智(知)而弗告,與同辠(罪),弗智(知),貲(1766)

      一 甲,能捕其伍人,除其辠(罪),有(又)贖[1]之如令,臣史犯令,史與從事者,令史以上及其丞、嗇夫、守丞、長史、正、監(jiān)(1763)

      缺簡

      ……灋,耐辠(罪)以下?(遷)之,其臣史?。ㄒ玻斂h鹽[2],能捕若詗告犯令[3]者,刑城旦辠(罪)以下到?(遷)辠(罪)一人,購金二兩。[4](1928)②

      注解:

      [1] 贖:

      陳偉:當為“購”③。

      按:這些簡都是與購金相關的內容,此“贖”當為“購”字的誤寫。核查該簡紅外線圖版,其殘留筆跡更像“購”字。陳偉觀點可從。

      輸縣鹽:

      整理者注:輸縣鹽或為“輸巴縣鹽”之?、?。

      莊小霞:縣鹽:設置于全國各地產鹽縣的鹽官⑤。

      按:“輸”為“輸送”之意,此處是說將某些犯有耐罪以下的人遷徙,作為勞力輸送給某地官府。“縣鹽”即設在縣的鹽官。岳麓秦簡中有“巴縣鹽”,但此處是否為“巴縣鹽”的漏寫,目前還未可知。因為除了巴郡的縣設有鹽官之外,蜀郡等地也設有鹽官??赡苋缜f小霞所言,輸縣鹽,即輸送到縣的鹽官署。

      犯令:

      按:秦代的罪名之一,有“大犯令”“小犯令”之分,一般“大犯令”貲二甲,“小犯令”貲一盾⑥。

      ……灋,耐辠(罪)以下?(遷)之,其臣史?。ㄒ玻?,輸縣鹽,能捕若詗告犯令者,刑城旦辠(罪)以下到?(遷)辠(罪)一人,購金二兩。

      整理者:此簡原被其放在第4卷《亡律》1960簡之后,后移動到此⑦。

      陳偉:整理者認為這些簡是一條令文,由于殘缺較多,尚難確認⑧。

      按:該簡涉及“臣史”“輸縣鹽”及購金等,其可能與其他簡相關。但正如陳偉先生所言,它們是否為同一條令文,目前尚難確定。

      岳麓秦簡律令中涉鹽的律文,多與“縣鹽”“巴縣鹽”有關。這些簡文進一步證明了秦代設有鹽官的事實。另外,鹽官的設置是否就表明秦代實行了“鹽鐵官營”政策,這值得討論。就西漢武帝時期的情況看,“鹽鐵官營”政策之下一般禁止私人冶鐵煮鹽,不僅鹽的生產由官府經營,鹽的運輸和銷售也都掌握在官府手中①。這才是嚴格意義上的“鹽鐵官營”政策。但是,秦代雖設有鹽官,然而也確有私人冶鐵煮鹽的記錄:

      蜀卓氏之先,趙人也,用鐵冶富。秦破趙,遷卓氏。卓氏見虜略,獨夫妻推輦,行詣遷處。諸遷虜少有余財,爭與吏,求近處,處葭萌。唯卓氏曰:“此地狹薄。吾聞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鴟,至死不饑。民工于市,易賈?!蹦饲筮h遷。致之臨邛,大喜,即鐵山鼓鑄,運籌策,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②

      臨江縣,枳東四百里,接朐忍;有鹽官,在監(jiān)、涂二溪,一郡所仰;其豪門亦家有鹽井。

      然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國,輒徙其豪俠于蜀,資我豐土。家有鹽銅之利,戶專山川之材,居給人足,以富相尚。③

      由上可見,秦代雖設有鹽官,但也允許私人煮鹽。遷徙之民可以鑄鐵煮鹽,鹽鐵資源并未完全被秦官府所控制。巴郡臨江縣中“鹽官”與“豪門鹽井”并存的現象,秦代可能也是如此??梢哉J為,秦代尚未像后來的漢武帝時期那樣實行完全由國家控制的“鹽鐵官營”政策。蜀地“家有鹽銅之利,戶專山川之材”,正是秦代沒有完全地實行鹽鐵官營,也允許民間經營的表現④。但秦代確實設有鹽官,負責鹽的生產、運輸和銷售。因為各地都需要買鹽,鹽官的設置也就不限于產鹽地,銷售地也需要設置鹽官。

      三、秦簡檔案文書中的鹽業(yè)資料

      目前所見秦簡文書有法律文書和檔案文書。法律文書中尚未見到與鹽相關的內容,檔案文書中有數條涉及“鹽”的內容,都出自里耶秦簡,現將其輯錄如下。

      6.涪陵來以買鹽急,卻即道下,以券與卻,Ⅰ靡千錢。除少內,?卻、道下操養(yǎng)錢來視。華購而出之。Ⅱ(正面)

      (應)多問華得毋為事?。華為(應)問,適Ⅰ以前日所分養(yǎng)錢者以寄遺(應),即酉陽□□。Ⅱ(背面)(8-650+8-1462)⑤

      此簡內容并不完整,誰從涪陵而來,尚不清楚。但很明顯,遷陵縣有鹽的買賣活動。

      涪陵屬于巴郡,巴郡產鹽,且設有鹽官,人們?yōu)楹芜€要來遷陵買鹽,難以理解。學者認為,到秦代時巴地至少有臨江縣(今重慶忠縣黃金鎮(zhèn))、佷山縣(今湖北長陽縣漁峽口鎮(zhèn))、北井縣(今重慶巫溪寧廠古鎮(zhèn))和漢發(fā)縣(今重慶彭水縣郁山鎮(zhèn))4處產鹽地,但受地理環(huán)境和交通條件限制,鹽的運銷困難①。此4處產鹽地,即便以今日的交通條件,陸路交通最近者漢發(fā)縣距離遷陵縣(今湖南龍山縣里耶鎮(zhèn))240公里左右,其他3處陸路距離遷陵縣大約在400公里左右,可見距離很遠。涪陵(今重慶涪陵區(qū))與遷陵距離約400公里,當時交通又極為不便,其為何要到遷陵縣來買鹽,讓人費解?;蛟S與文書中提到的“急”,即某種緊急情況有關,但因簡文不全,尚不知詳情。也存在另一種可能,即簡中的“買”字應為“賣”字。莊小霞認為,巴郡設有朐忍、臨江、涪陵3處鹽官②。若此論成立,從產鹽地涪陵來的這位無名氏可能是來賣鹽的。具體情況如何,有待相關資料的進一步公布,但遷陵有鹽的買賣活動這是確定無疑的。另外,據里耶秦簡10-673、10-1170記載,遷陵曾設有“鐵官”③。遷陵有鹽的買賣活動,可能其也設有“鹽官”,主管鹽業(yè)買賣。

      7.鹽四分升一以祠先農(14-4)④

      簡14-4與祭祀先農有關,但其內容不完整。里耶秦簡中還有多枚祭祀先農的簡,茲摘錄數條如下:

      卅二年三月丁丑朔丙申倉是佐狗雜出祠先 農“余”徹?(14-375)

      卅二年三月丁丑朔丙申倉是佐狗出牂以祠先農(14-639+14-762)

      卅二年三月丁丑朔丙申倉是佐狗出祠農余徹豚肉半斗賣于城旦赫取錢四? 令史尚視平? 狗手(14-649+14-679)

      卅二年三月丁丑朔丙申倉是佐狗出黍米四斗以祠先農(14-656+15-434)

      卅二年三月丁丑朔丙申倉是佐狗雜出祠先農余徹?(14-685)

      卅二年三月丁丑朔丙申倉是佐狗雜出祠先農余徹酒一斗半斗賣于城?(14-698)⑤

      張春龍先生早已指出,這是為祭祀先農而準備和售賣祭品的記錄⑥?!跋绒r”,一般認為是神農氏。這些祭祀先農的祭品中,除了米、肉等物品之外,還有鹽。鹽用于祭祀,《周禮·天官·鹽人》有載:“鹽人,掌鹽之政令,以共百事之鹽。祭祀,共其苦鹽、散鹽;賓客,共其形鹽、散鹽;王之膳羞,共飴鹽。后及世子亦如之?!雹?秦人用鹽來祭祀先農,正是其遵從《周禮》制度的體現。

      里耶秦簡9-5中有人名為“鹽”的記錄⑧,但除了表示鹽在當時較為重要及被用作人名之外,沒有更多的歷史信息。2019年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國家博物館合作,在國家博物館舉辦了主題為“小城故事:湖南龍山里耶秦簡文化展”的特色展覽。9月5日下午,筆者受派陪同日本學者東京大學佐藤信先生、奈良文化財研究所渡邊晃宏先生和畑野吉則先生參觀該展覽,發(fā)現其中有數枚簡與鹽相關。現將其輯錄如下:

      8. (漆)?鹽半升(12-2197)

      該簡上部殘端,下部似完整,墨跡脫落嚴重,文字已難辨識,上部“漆”字依稀可見左邊的“長”部,下部“半”字尚能辨認。

      關于“漆”,里耶秦簡中有這樣的記錄:

      (漆)園佐氐(9-796)

      里耶秦簡校釋者認為,“漆園佐”是“負責漆園事務的官佐”①。簡12-2197中的“漆”應與“漆園”有關,但因簡文殘缺嚴重,雖然有鹽的數額,卻并不知道其具體用途。

      9.鹽六升四分升? ? ? 卅二年五月丙子朔癸巳倉是佐?

      日半日:一分升一? 令史圂監(jiān) ?(14-61)

      該簡上端完整,下部有殘端,左下部有開裂。上部墨跡脫落嚴重,已模糊難辨,下部從“卅二年”“升一”起,字跡較為清楚。從簡文“卅二年五月丙子朔癸巳倉是佐”的內容看,該簡時間在秦始皇三十二年,倉的主官為“是”,與簡14-4、14-375等相同,有可能也是祭祀先農的記錄。但簡14-375等是“三月丁丑朔丙申”,與這里的時間不同。另外,簡14-4中祭祀先農的用鹽量是“四分升一”,而這里是“鹽六升四分升”,后者多出近6升。從數額看不似是單次祭祀的用鹽量。或許這是對之前祭祀用鹽量的統計,并派了令史來監(jiān)督。另外,“日半日:一分升一”及其他內容也較符合廩食簡的格式,不排除其是倉官署吏員領取廩鹽記錄的可能。

      10.鹽廿二分升四└? ?卅二年八月乙巳朔甲子?(14-487)

      該簡上端完整,下部殘端,左下部有黑色,不知是墨色,還是曾被焚燒——因為展廳光線暗淡,筆者未能看清。其殘余部分字跡較為清晰。里耶秦簡中有簡牘被焚燒的情況,如下2簡②:

      里耶秦簡中有焚燒痕跡的簡牘還有不少。這些被焚燒的簡為什么也存放在井窖之中,原因尚不清楚。

      簡14-487中鹽的數額是“廿二分升四”,數額遠超祭祀先農的單次用鹽量,應不是祭祀用鹽的記錄。此時,前引睡虎地秦簡《傳食律》的內容就值得特別注意了?!秱魇陈伞芬?guī)定供給上造、官佐以下人員的用鹽量是“廿二分升二”,與簡14-487中的“廿二分升四”非常接近。至于數額上的差異,或許是因為時代變遷,故而用鹽量有所增加,或許是簡14-487中用鹽者的身份略高于上造、官佐。簡14-487正是秦律《傳食律》得到執(zhí)行的反映,是供給用鹽量的記錄。此時為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表明睡虎地秦簡《傳食律》的相關規(guī)定仍在執(zhí)行。即便如此,但因為簡文內容殘缺不全,其他信息尚無從知曉。

      四、結? ?語

      我們對現今公布的秦簡中的鹽業(yè)資料進行了輯錄,共有10條19枚,并對其進行注解和討論。某些簡文內容只見于展覽而尚未正式公布,是非常重要的資料。這10條涉鹽的秦簡牘中,既有數學文獻中的算題,也有律令,更有檔案文書。就簡的內容來看,秦代設有“縣鹽”“巴縣鹽”等鹽官,遷陵縣有買賣鹽的活動,可能也設有鹽官。秦代允許私人鑄鐵煮鹽,尚未實行如漢武帝時期那樣完全由國家控制的“鹽鐵官營”政策。就鹽的用途看,其不僅可以用于買賣,也用于祭祀和官方供給。睡虎地秦簡《傳食律》中關于公務供給鹽的規(guī)定,在秦統一天下后的秦始皇三十二年仍在執(zhí)行。綜上可知,鹽在秦代的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其地位非常重要。

      秦簡中的鹽業(yè)資料應不止于此,尚未公布的秦簡中可能還有一些涉鹽的資料。38000多枚里耶秦簡目前只公布了6000枚,尚有很多簡文沒有公布。岳麓秦簡以及湖南益陽兔子山出土的秦簡中,可能還有一些涉及鹽的內容。待這些簡牘完全公布之后,我們再對秦代鹽業(yè)及鹽政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責任編輯:鄧? 軍)

      The Collec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Salt Data in the Qin Slips

      SU Junlin

      Abstract: 10 portions(19 slips) of salt data are collected and researched from the Qin slips, which are about computation, laws and records. They reflect the usage and importance of salt in the Qin Dynasty. Through the salt data, we can know these following things of the Qin Dynasty:the Salt Government Officials were installed, such as “xianyan(縣鹽)”“baxianyan(巴縣鹽)”, and the salt transaction had being existed in Qianling(遷陵), and salt was used to transact,sacrifice to the Agricultural God or supply officials,etc.The thorough policy of Official Business of Salt and Iron had not yet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times.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whole Qin slips, the salt problems of the Qin Dynasty can been further researched.

      Key words: the Qin slips; salt; the Salt Official; Official Business of Salt and Iron

      猜你喜歡
      鹽官秦簡
      漢代鹽官探析
      國家在場:從清代滇南鹽官營看國家邊疆治理
      浙江海寧市(古鹽官縣)的鹽業(yè)史料及相關遺存
      番禺“鹽官廚”釋讀
      子文同學的一篇發(fā)掘日記與廣東漢代“鹽官”
      也談“番禺鹽官”
      云夢睡虎地秦簡,讓秦史“活”起來
      里耶秦簡發(fā)現與改寫中國書法史之可能初論
      秦朝已有九九乘數表
      秦簡“識劫 案”發(fā)微
      呼和浩特市| 碌曲县| 连江县| 永春县| 台东市| 工布江达县| 广东省| 左权县| 原阳县| 南京市| 定日县| 巨鹿县| 伊春市| 九寨沟县| 金昌市| 辽宁省| 九江市| 通辽市| 南丰县| 丹凤县| 五家渠市| 安义县| 梓潼县| 璧山县| 云浮市| 京山县| 武山县| 博乐市| 西青区| 青铜峡市| 宁陵县| 贵德县| 中江县| 鸡西市| 饶河县| 乌拉特前旗| 手机| 林甸县| 林口县| 灵璧县| 屏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