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凱
上世紀70年代,時任安化縣第一中學的文巨剛老師受當時世界羽毛球文化的影響,創(chuàng)辦了安化羽毛球學校,經過幾代人40余年的努力,安化羽毛球學校從小小的業(yè)余體校發(fā)展成現在的國家后備人才基地,先后為省隊、國家隊輸送了一大批優(yōu)秀后備人才,培養(yǎng)出了唐九紅、龔智超、龔睿那、黃穗、田卿五位世界冠軍,先后獲得全國各類比賽的先進名次,數次被授予省運會、全運會、亞運會、奧運會突出貢獻獎,為我國羽毛球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正是因為有如此豐碩的成績,安化羽毛球學校才得到了“世界羽毛球冠軍搖籃”的美譽??墒请S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生活觀念的改變等因素,安化羽毛球學校近幾年的后備人才輸送質量有所下降?;诖嗽?,本文試圖通過對其生源結構進行研究與分析,深入了解其生源結構的組成與特點,且根據實際情況尋找出安化羽毛球學校在生源結構方面所面臨的困境,為安化羽毛球學校的發(fā)展提出建議以及理論支撐。
通過表1可以發(fā)現,97.5%的學生都是來自湖南省內,其他省份的生源所占比例極小。通過對安化羽毛球學校黃宇校長的訪談得知,安化羽毛球學校面向全國招生,主要以湖南地區(qū)為主,省內的生源地主要分布在長沙、常德、婁底、益陽,并且其中90%以上都來自益陽市安化縣。由此可見,安化羽毛球學校生源來源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就地取材,即招收本地生源進行訓練占參訓人員的97.5%;二是從外省引進優(yōu)質生源,僅占2.5%[1]。省外生源數量極少的原因有三個方面:第一,安化縣依舊是國家級貧困縣,經濟交通等方面欠發(fā)達,外省的優(yōu)質生源鑒于此原因選擇去其他訓練基地也無可厚非;第二,安化羽毛球學校不曾向外省宣傳招生,使得外省生源對安化羽毛球學校實際情況知之甚少;第三,隨著訓練理念以及科技的進步,各羽毛球后備人才基地之間的各方面綜合素質競爭激烈,使得外地生源選擇其他后備人才基地。因此才形成了安化羽校目前的生源地緣結構,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安化羽校生源地比較單一,有必要拓寬生源地的緊迫性[2]。
表1 安化羽毛球學校生源地緣結構 (n=120)
表2 安化羽校近五年招生規(guī)模結構及性別結構(n=120)
通過表3可以發(fā)現,安化羽校學生年齡結構是從5歲到18歲,其中,5-8歲的學生占據了總人數的50%。目前全國青少年羽毛球比賽可參賽的要求是最小年齡不低于9歲,想要培養(yǎng)出一個可參賽的運動員需要3-4年的時間,也就是說要從五歲開始訓練,可是五歲的孩子在身體素質,思想情感,邏輯思維等方面都屬于啟蒙階段,讓他們接受專業(yè)化的訓練以及參加大型比賽,著實存在一定的困難。9-12歲年齡階段的學生占據了安化羽校學生總數的40% ,這只是指能夠參加全國9-12歲梯隊比賽的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正是向省隊輸送后備人才的階段,學生一旦超過了省隊接收后備人才所規(guī)定的年齡12歲而未被省隊接收,他的羽毛球專業(yè)化競技道路基本上畫上了句號。13-18歲年齡段的學生是因為個人興趣或者體育高考需要而在安化羽校參加訓練。
這種年齡結構形成的是由于目前中國的比賽體制、省隊接收后備人才的要求以及湖南省體育高考需要所影響的,因為安化羽校只有形成這種年齡結構才能適應當前的發(fā)展形勢。
表3 安化羽校生源年齡結構 (n=120)
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事關我國競技體育的長遠發(fā)展[3]。安化羽毛球學校的學生絕大多數處于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他們的學訓情況主要采取體教結合模式,這種模式在運動員的訓練和管理方面有較高的協(xié)調性,能夠培養(yǎng)出一定質量的后備人才[4]。運動員文化水平得到提高才有基礎和能力去接受科學訓練。訓練水平和效率提高了,運動成績自然水漲船高。因此文化學習絕不可忽視[5]。安化羽毛球學校并沒有文化課的學習,雖然學生的發(fā)展需要技術水平作為支撐,但是決定學生競技化水平高度的因素除了技術水平的高低,大腦思維的活躍度尤為重要,所以安化羽毛球學校非常重視學生文化學習?;趯W生文化課學習的需要,安化羽毛球學校將學生的文化課學習依托于安化羽毛球學校附近的城南完全小學,使學生跟上九年義務教育的課程。安化羽毛球學校現有的120名學生中有40名學生住宿在安化羽毛球學校,剩下的學生住宿形式主要有住宿在家里和在外租房兩種。所有學生的住宿地點距離文化學校以及安化羽校都非常近,方便平時的學習和訓練。學生的文化學習和訓練時間不相沖突,這樣的模式既保障了學生的文化教育,又提高了學生的競技水平。
安化羽毛球學校的學訓結構是根據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規(guī)定以及安化羽毛球學校的訓練要求結合體教結合模式所形成的。只有把文化課學習和日常訓練相互協(xié)調好,才能保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才能使學生在競技體育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1.5.1 安化羽毛球學校經費保障
縣( 區(qū)) 體育局應當主要抓好青少年業(yè)余體校的建設和發(fā)展工作[6]。安化羽毛球學校的編制隸屬于安化縣教體局,其運行經費由教體局下發(fā)。但由于安化縣是國家級貧困縣這一特殊情況,上級領導單位并沒有太多經費下發(fā)至安化羽毛球學校,僅僅只有76萬元人民幣。這個經費包括水電費用等日常開銷以及購買器材的費用(學生羽毛球拍除外),而羽毛球又是高消耗物品,所以上級單位所下發(fā)的76萬元人民幣的運行經費遠遠不夠安化羽毛球學校進行各種日常的開銷。
良好的硬件設施可以提高訓練的質量,因此安化羽毛球學校于2015年5月新建設了一個大型體育訓練館,花費了8000萬元人民幣。這一筆經費完全自籌,場館竣工之后欠款2600萬元人民幣,后來在2016年因安化縣體育局與安化縣教育局合并成安化縣教體局之后上級領導單位鑒于此類情況才撥款給安化羽毛球學校還清所欠款項。
※ 用藥的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阿奇霉素(二代)、紅霉素(一代)??诜S冒⑵婷顾?0mg/kg,1日1次,胃腸道副作用小,口服3天后可以停藥,因為此時藥物的有效組織水平能維持10天,吃3天停5~7天為一個療程,3~4個療程。
全國業(yè)余羽毛球學校人才培養(yǎng)經費主要是上級撥款,運動員自籌以及社會捐助[7]。安化羽毛球學校上級撥款甚少,運動員學費為每人每年繳納1800元人民幣,來自外界的社會捐助更是寥寥無幾。所以安化羽毛球學校存在運行經費不充足,經費來源渠道太單一的問題[8]?!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充足的運行經費,安化羽校在諸多方面的發(fā)展遭遇困境。
1.5.2 安化羽毛球學校的師資結構
通過表4可以發(fā)現,安化羽毛球學校的師資構成一共9人,其中專職教練7人,兼職教練2人。在9個教練中退役運動員所占比例相對較大,占據了教練員總數的77.8%,高校畢業(yè)生的比重只占據了22.2%。由此可見,安化羽毛球學校的師資來源主要是退役運動員。這些退役運動員是曾經從安化羽校走出去的學生,他們具有高水平運動能力以及教學能力,之所以選擇回來任教,是因為他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回饋母校。
關于安化羽毛球學校教練的工資待遇,黃校長做出了詳細的解答。安化羽毛球學校教練編制隸屬于安化縣教育和體育局,每月工資是3000元人民幣,每天40元的訓練補助。另外每批次輸送一名運動員至湖南省羽毛球隊會由湖南省羽毛球隊下發(fā)2萬元人民幣的輸送費至教練員。除此之外,安化羽毛球學校教練員再無任何福利待遇。雖然安化羽毛球學校的教練們的待遇并沒有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但他們都是基于一種職業(yè)道德以及對羽毛球的無限熱愛在為祖國的羽毛球事業(yè)無私奉獻著。由此看出安化羽毛球學校的教練雖然具有高水平的教育教學能力,但是在人數上還存在著不足,在管理學生的日常訓練生活方面分身乏術。
表4 安化羽毛球學校師資力量(n=9)
1.5.3 安化羽毛球學校硬件設施
目前安化羽毛球學校擁有一個9000平方米的體育訓練館,其中專業(yè)的羽毛球訓練場地有8片,還帶有一個可舉行大型羽毛球賽事的比賽場地。這些都是高規(guī)格的場地設施,除了8片訓練場地可供學生訓練之外,每當大型羽毛球賽事在安化羽毛球學校舉行時還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訓練的同時感受比賽的氣氛,積累比賽經驗,使學生更快的成長。隨著科學技術發(fā)展,羽毛球訓練器材也與時俱進,例如羽毛球發(fā)球機、揮拍力量訓練器、步法訓練器等等,可通過實地調查,并沒有發(fā)現安化羽毛球學校擁有這些具備科技感的訓練器材。安化羽毛球學校在這些方面還有所欠缺,此情況受不充裕的經費影響很大。
安化羽毛球學校近年來每批次學生的人才輸送情況較之以前有所下降,每批次學生向湖南省羽毛球隊輸送后備人才平均在6-7人左右,輸送之后通過考核的隊員在5人左右,因此安化羽校每批次人才輸送率處于較低的水平。
安化羽毛球學校人才輸送率降低是由諸多因素所導致的:第一,家庭支持度不高。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水準也水漲船高,現在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父母的掌上明珠,因此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進行辛苦的體育訓練;第二,學生學習動機改變?,F在的大多數學生只是將羽毛球運動做為一種興趣的培養(yǎng)以及一種健身娛樂的方式。所以學生學習動機的改變使得安化羽校人才輸送質量產生了障礙;第三,專業(yè)化道路太窄。專業(yè)化競技道路,需從5-6歲開始接受系統(tǒng)訓練,可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各方面還處于啟蒙階段,不適合進行專業(yè)的羽毛球訓練。另外,省羽毛球隊接收后備人才的規(guī)定是不超過12歲,因此大多數人不愿意選擇這條太窄的道路。第四,各大興趣班的沖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各種如跆拳道、武術、美術、樂器、舞蹈等培訓班如雨后春筍般的興起,學生的選擇從以前的單一變得更加多元化,他們將興趣愛好轉移到了更多的地方,對安化羽毛球學校的招生造成了極大地沖擊,沒有優(yōu)質的生源,人才的輸送就從源頭開始被遏制了。
3.1.1 安化羽毛球學校的生源路徑較窄,生源男女比例有待調整。
3.1.2 安化羽毛球學校評價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生源的優(yōu)劣對于學校的辦學質量有著決定性因素。生源的缺乏會導致學校無法進行教學工作;生源的質量不佳會嚴重影響學校的教學質量,以及拖延教學進度,從而影響到整個學校的發(fā)展。
3.1.3 安化羽毛球學校硬件設施、器材設備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經費不充裕,才造成這種現象。
3.2.1 拓寬生源路徑,優(yōu)化生源結構
安化羽毛球學校可以加強同各省市同級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之間的交流,在經過學生本人的同意之后進行各后備人才基地之間的生源流動。
3.2.2 創(chuàng)新生源培養(yǎng)模式,健全生源評價體系
充分開發(fā)學生的大腦,競技水平的高度取決于學生大腦思維的靈活性。另外為了輸出人才的質量,進一步健全生源評價體系很有必要。
3.2.3 落實內部優(yōu)化,加快內涵建設
進一步加強教練員的培訓工作,使其與時俱進,始終與先進的訓練理念、體制等保持一致;人才的輸出和安化羽毛球學校的發(fā)展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安化羽毛球學校只有繼續(xù)為國家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后備人才才能得到外界的廣泛認可,沖破現有瓶頸得到更好發(fā)展。
3.2.4 保證經費投入,完善硬件設施
安化羽毛球學??梢粤⒆阌谧陨淼奶蓐牳傎惓煽兿蛏霞夘I導單位申請更充裕的運行經費,還可以求助于從本校走出的事業(yè)有成的優(yōu)秀運動員們回饋母校,更可以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lián)系,大力爭取社會的幫助,優(yōu)化學校的軟硬件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