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珍 施雷方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1-0033-01
中華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古詩詞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帶領孩子與古詩詞親密接觸,感受它的獨特魅力是語文老師責無旁貸的事情。玩轉(zhuǎn)“飛花令”,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積累古詩詞的興趣。通過“飛花令”,孩子們與詩詞美麗邂逅,心智得到成長,讓心靈更寧靜,舉止更優(yōu)雅,而且也使表達更暢意。通過運用嘗試,活動從淺入深,循序漸進,同學們的興趣一直不減,而且我相信他們這一份對詩詞的熱愛會陪伴他們一生。
一、隨時隨地“飛花令”
1.營造氛圍。“飛花令”是一種文字游戲,但這種游戲的背后是豐富的詩詞積累。因此,在推出這個活動之前,我邀請孩子們觀看了《中國詩詞大會》的節(jié)目,并且讓他們說說自己的點滴感悟。當孩子們看到那么多詩詞愛好者脫口而出一句句經(jīng)典詩詞,點評老師信手拈來一個個詩詞典故時,他們心里的那一份震撼是難以言說的。正是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我當機立斷讓班里最出色的兩位同學進行關于“春”的“飛花令”的比賽,沒想到,在相互輪流說到第四句后,竟全都卡殼了。我又做了一次采訪,小學六年下來學的古詩詞遠遠不止四句關于“春”的古詩,怎么竟想不起來呢。孩子們的回答很樸實,可能是太緊張,導致腦子一片空白。我溫馨提醒他們,如果詩句真正在腦子里扎根,那么稍作思考,應該就可以脫口而出。其實,最大的原因是好久沒有對那些已經(jīng)學過的詩句復現(xiàn)了。如果時時復現(xiàn),想忘記都難。另外,我又以上一屆詩詞大會總冠軍武亦姝作為他們的榜樣,鼓勵他們爭取詩詞儲備達到3000首,讓自己變得有書卷氣,書香味。
2.比賽促學。基于上述考慮,我趁熱打鐵,讓他們準備關于“春”的古詩詞,并宣布一個月后進行擂主爭霸賽?,F(xiàn)實往往總會出人意料,也許是觀看《中國詩詞大會》的沖擊太大,當天晚上他們就去上網(wǎng)查了關于“春”的古詩詞,并且一一認真謄抄。第二天開始,他們就已經(jīng)在有意識地去記憶。由于很多詩句本來就是耳熟能詳,因此他們只要再看一兩遍就可以對出來。這樣一來,去識記那些相對陌生的詩句就成了他們的主要任務。一到課間,同學們就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就玩起了“飛花令”。甚至連平時那些學習積極性不是很高的孩子,也自己組成陣營,也玩得不亦樂乎。
3.主動挑戰(zhàn)。整個班級學習古詩詞的氛圍就這樣悄然形成,而同學們也樂此不疲。不斷地記憶,不斷地打擂,有成功的喜悅,有失敗的遺憾,但這一切都讓他們對古詩詞的興趣空前高漲,說起話來也文縐縐,大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味道。他們在私下里挑戰(zhàn),常會為自己吟誦出一句新鮮的詩句而自豪,而旁觀者也是聽得津津有味,并暗下決心要識記更多別人不曾接觸的詩句。對于長詩,同學們本來是有抵觸心理的,但因為有了“飛花令”的比賽,有很多同學瞄上了長詩,比如《春江花月夜》這首詩,里面有很多帶有“春”“江”的詩句,《長恨歌》里有很多帶有“春、花、秋、日”的詩句,同學們就不約而同地去背誦和記憶。因為這樣一來,贏得比賽的概率就更大了。把學習變成一種快樂的汲取營養(yǎng)的過程,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日俱增,效果自然也比普通的背誦古詩詞要好多了。
二、有滋有味“飛花令”
1.趣味飛花令。準備一段時間后,孩子們積累的詩句已經(jīng)遠遠超過我的想象。他們喜歡找同學打擂,甚至勇敢地向老師挑戰(zhàn)。我也和他們一樣,每天都努力積累一些以前不曾接觸的古詩詞,要不,沒說幾句就敗下陣來是非常尷尬的。當然,孩子們還是希望在班級里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飛花令”擂臺賽。是驢是馬拉出來遛遛,同學們也希望通過比賽驗證自己的學習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有些平時學習不怎么努力的孩子,也紛紛舉手請戰(zhàn)。于是,我就以奇偶數(shù)分出幾組,進行打擂,每組的勝者再進入到第二輪的比賽。一輪輪比賽,最終的勝者為擂主。然后,每周舉行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比賽,每周決出一個擂主,而學生也正是在學習和觀摩中,對古詩詞的積累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2.周周飛花令。剛開始的時候,每個月一個主題字,但在經(jīng)過了兩個月后,他們已經(jīng)不滿足于這種學習速度,于是提出每兩周一個主題字。一個學期下來,同學們識記了幾百句含有“春、花、秋、日、月、天、地、人、水、紅、江、酒”等的經(jīng)典詩句。“飛花令”擂臺賽一次次舉行,一個個挑戰(zhàn)者有備而來,一個個擂主各領風騷,這樣有滋有味的“飛花令”比賽讓孩子們收獲了快樂,收獲了知識,也收獲了人生的各種況味。
三、真刀真槍“飛花令”
1.從老師命題到學生賜字。前兩個階段都是老師規(guī)定主題字,讓學生自己去識記相關詩句。孩子們希望加大難度,于是我讓每個學生給班級的“飛花令”比賽賜字,并要求賜的這個字,必須是常用字,而且這字也多次出現(xiàn)在《必背古詩詞80首》里。同學們紛紛去翻閱《必背古詩詞80首》,并耐心地找出自己最心儀的字。經(jīng)過一天的準備,同學們都找到了自己要賜的字,然后把它寫在白紙上并折好放進班級特制的一個詩詞罐里。這樣一來,“飛花令”的擂臺賽就有了更多的偶然性。參與挑戰(zhàn)的同學,隨機從詩詞罐里抽取一個字,而這個字的詩句可能就是同學們沒怎么準備的。因此,難度系數(shù)加大了以后,我讓同學們自己私下交流,相互都賜了什么字,然后再去充分準備。
學生經(jīng)歷老師出題到學生賜字,他們學習古詩詞的勁頭更大了。有一次,同學們抽到了“窗”這個字,我覺得這真的太難了——含“窗”的詩句實在太少了。事情往往就是這樣的出人意料,有一同學竟一口氣說出了十多句: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孩子的學古詩熱情真的不容小覷!
2.從賜字到主動積累。后來我了解到,原來同學們?yōu)榱艘苑廊f一,基本上把自己賜的那個字的詩句謄抄了十五句以上。有一位同學竟積累了關于“鬼”字的詩句達四十多句,并流暢地朗誦了出來。在同學們的強烈要求下,我授予那個孩子為超級“飛花令”擂主,因為他以絕對的優(yōu)勢打敗了全班同學。很多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越是有難度,孩子們的心性越高,而一旦取得勝利,那種成功的喜悅是其他事情所無可比擬的。“飛花令”這個媒介真的讓孩子與詩詞有了親密接觸,甚至有了心靈的碰撞,這是我最感到欣慰的事情。
古詩詞無疑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所在,引領孩子愛上詩詞,與經(jīng)典對話,是我們語文老師應盡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張英賢.淺談小學生古詩文的誦讀及其意義[J].學周刊,2012(2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