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婷婷
繪本,也叫圖畫書,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和兒童閱讀推廣的逐漸深入,不少學校都掀起了“繪本熱”。一、二年級是兒童語言和思維發(fā)展的最佳階段,在這個階段以繪本為依托進行讀寫訓練,讓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積累語言并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嘗試表達,可輕松愉悅地完成語言學習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
一、仿寫遷移
遷移是學習的一種普遍特征,一般存在于各種態(tài)度、知識、技能與行為規(guī)范的習得中,通過遷移,各種經(jīng)驗得以通融匯合,經(jīng)驗結(jié)構(gòu)得以加成整合。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主要以模仿為主,因此在讀寫結(jié)合的教學中,仿寫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朱作仁教授在論述仿寫在讀寫結(jié)合中的重要作用時曾說過:“仿寫是讀寫結(jié)合的最基本形式。通過模仿這一心理活動,使閱讀和寫作結(jié)合起來了。如果脫離了模仿,讀寫之間便無法結(jié)合?!睂W生通過仿寫,可以學會繪本中某種結(jié)構(gòu)、某種句式,或者某種修辭的表達。
1.仿寫句式
仿寫句式不太會給學生造成負擔,他們會在仿寫中放飛想象,因為產(chǎn)生興趣而主動學習。
如讀完《逃家小兔》后可以和學生一起玩“逃家游戲”。
孩子說:“我要變成風箏,飛向很高很高的天空?!?/p>
媽媽說:“如果你變成風箏,我就變成__________?!?/p>
孩子說:“我要變成小火車,開得遠遠的。”
媽媽說:“如果你變成小火車,我就變成__________??!?/p>
孩子說:“__________ ?!?/p>
媽媽說:“__________?!?/p>
又如教學繪本《動物絕對不應該穿衣服》時,想象并討論:動物為什么絕對不應該穿衣服?仿寫句式:“__________絕對不應該穿衣服,因為 __________?!?/p>
2.仿寫修辭手法
《風喜歡和我玩》從小男孩的視角出發(fā),敘述他的朋友風跟他玩游戲的全部過程。讀完繪本后,請同學們想一想:除了風之外,還有什么自然現(xiàn)象(太陽、天空、雨、云、水……)也很調(diào)皮,也喜歡跟你一起玩游戲,他又會跟你玩什么游戲呢?試試看!
繪本《我爸爸》用溫暖的語調(diào)、幽默的圖像,描繪了一位既強壯又溫柔,能給孩子百分之百安全感的好爸爸,娓娓道出了一個小男孩對父親永恒的信賴。書中的“我爸爸吃得像馬一樣多”“我爸爸游得像魚一樣快”“他像大猩猩一樣強壯,也像河馬一樣快樂”等句子,教師不用多說,只需要學生看后回答:爸爸有這么多特點,你想不想也為你爸爸寫一句話?
__________像__________一樣 __________?。
__________像__________ 一樣__________,也像__________一樣__________。
繪本的語言很精練,結(jié)構(gòu)重復,情節(jié)相似,是學生仿寫的好媒介。學生在重復的情節(jié)和句型中習得了語句表達的規(guī)范,領(lǐng)悟了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
二、巧妙補白
培利·諾德曼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里面說:“一本圖畫書至少包含三種故事:文字講的故事、圖畫暗示的故事,以及兩者結(jié)合后所產(chǎn)生的故事。”彭懿先生在《圖畫書閱讀與經(jīng)典》中也講道:“留白是說畫面,空白是說頁面。留白是繪畫技巧,空白是設計手段。留白和空白,都是圖畫書常用的表現(xiàn)方式,它們?yōu)樽x者提供想象的空間,具有無中生有和無中勝有的效果?!焙芏嗬L本的故事性很強,但作者沒有全部寫出來,還有許多繪本在畫面上也會留白,留白和空白不僅表達了繪本畫面和文字之外的意義,還拓展了故事的敘事空間,也留給學生無限的想象和思維空間。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用心感受,完成以讀帶寫,通過補充留白巧妙地將讀寫結(jié)合起來。如《母雞蘿絲去散步》就在畫面里敘述了一個文字里沒有提到的故事,于是,母雞散步的故事就變成了一只狐貍追母雞的故事,讓文字與圖畫形成一種非?;谋日?。我們可以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把隱藏在文字背后的事實寫下來。又如,在《爺爺一定有辦法》中,一塊藍顏色的布開啟了一個奇妙的故事,當我們閱讀約瑟一家的文字故事,卻驚喜地發(fā)現(xiàn)地板下面的小老鼠一家也開始了他們的幸福故事,只是他們的幸福作者沒有用任何文字,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看圖補白小老鼠和碎布料之間的故事。學生在已有的閱讀基礎上,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寫出一個個感人的小老鼠一家的溫馨故事。
繪本中還有一種無字書,即一個字都沒有,完全靠畫面來講述故事。如莫妮克·弗利克斯的《飛機》,只有14個畫面,是一本學生一看就懂的無字書,講述了一只聰明的小老鼠折了一架飛機降落到麥田里,吃起了香噴噴的麥粒的故事。又如大衛(wèi)·威斯納的《瘋狂星期二》講的是一個在星期二,一群青蛙突然坐在荷葉上飛了起來,朝著一座睡夢中的小鎮(zhèn)瘋狂地飛去的故事……學生在讀完繪本后,可以試著當小作家,給繪本圖片配上文字,這樣會使學生很有成就感。
三、創(chuàng)新續(xù)編
課標強調(diào)“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要求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繪本中優(yōu)美精致的圖畫給兒童提供了多元且豐富的想象空間,刺激兒童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來解讀圖畫,從而創(chuàng)造一個個屬于自己的獨特故事。
1.放飛想象,鼓勵個人創(chuàng)意表達
《小豬變形記》講述的是一只小豬總覺得做小豬很無聊,于是他扮成各種動物,并學習他們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也遇到了許多滑稽有趣、荒誕搞笑的事情的故事。以下是筆者在執(zhí)教《小豬變形記》時所做的嘗試,在讀完繪本后,我請學生放飛想象,續(xù)編故事“小豬還會變成誰,他會成功嗎?”
學生創(chuàng)編故事一:一天,小豬想變成猴子,他找來樹枝做了一條長長的尾巴,便出門炫耀去了,路上它碰到青蛙,向青蛙炫耀道:“你看,我是一只了不起的猴子,我能爬樹?!鼻嗤苷f:“你不是猴子,你只是一只小笨豬?!苯Y(jié)果“咚”的一聲,小豬從樹上掉了下來。
學生創(chuàng)編故事二:小豬想變成變色龍,他找來一塊五顏六色的布披在自己身上,他出門向蝙蝠炫耀自己:“你看,我是一條了不起的變色龍,我會變色?!彬鹫f:“你只是一只小笨豬,你不會變色?!苯Y(jié)果,一陣風吹來,把小豬身上的布都吹掉了。
學生創(chuàng)編故事三:一天,小豬想變成青蛙,他找來荷葉披在自己身上,便小跑著出去了,它見到了變色龍,便向他炫耀道:“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青蛙,我會游泳?!弊兩堈f:“你不是青蛙,你只是一只身上披著荷葉的小笨豬?!苯Y(jié)果,一陣風吹來,把小豬身上的荷葉都掀翻了。
學生創(chuàng)編完故事后,我還請班里的小小畫家為故事配上插圖,當學生看到自己的想象變成了一本本精美的八格書,臉上都洋溢著滿滿的成就感。
2.頭腦風暴,集體創(chuàng)編故事
《10個小公主》出自“聰明豆繪本系列 ——10個好朋友歷險記”,這幾部繪本都以數(shù)字和冒險為主線。故事從10個主要人物出門歷險開始,在這個過程中人物因為遇到各種狀況而依次掉隊,但最后都迎來了大團圓的結(jié)局。
讀完繪本后,我請學生選擇故事的主人公,比如小魔怪、小山羊、小王子、小精靈等,師生共同創(chuàng)編《10個×××歷險記》。我們班學生創(chuàng)編了《10個小年獸歷險記》。一開始,我引導說“除夕快到了,10個小年獸,他們磨好爪子磨好牙,準備下山捕食家禽家畜”,然后請學生說說小年獸在村子里會遇到哪九種狀況讓小年獸們依次掉隊,并在黑板上制作成思維導圖。最后一個小年獸做了什么事才能讓其他小年獸重新回來呢?大家集思廣益,邊復述故事邊試著將情節(jié)表演出來,最后編成屬于班級的集體故事。創(chuàng)意屬于集體,班級的每個個體都感受到了作為創(chuàng)作者的快樂。
四、續(xù)(改)寫結(jié)局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個學生對于繪本的圖畫和故事內(nèi)容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想法。課標指出,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因此,在繪本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彰顯學生的個性。如可以改寫主人公的命運,改寫故事結(jié)局等,因為許多繪本有這樣的特點:故事的結(jié)尾又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給讀者留下懸念,供讀者聯(lián)想。低年級學生想象力正處在天馬行空階段,尤其喜歡在意猶未盡的時候進行續(xù)編,為故事續(xù)上一個自己最想要的結(jié)局。
如《咕嚕牛小妞妞》中的小老鼠跟隨小妞妞的腳印來到了咕嚕牛的家,見到咕嚕牛在呼呼大睡,見到了小妞妞,小老鼠會怎樣做呢?小妞妞和小老鼠會不會成為非常好的朋友呢?請續(xù)編故事。
又如《媽媽的紅沙發(fā)》后續(xù)預測:經(jīng)過一家人的共同努力,夢想中的紅色沙發(fā)買回來了,一家人快樂地在沙發(fā)上照了相。想象一下:漂亮、柔軟、又大又舒服的沙發(fā)能給這個家庭帶來怎樣的溫暖呢?他們以后是不是會更樂觀地面對生活的困境呢?
再如《點》講述了美術(shù)老師鼓勵瓦斯蒂畫一個點,并一步步激勵著她成為一名出色的畫家的故事。在故事的結(jié)尾,瓦斯蒂也學著老師的樣子鼓勵一個小男孩畫一條線,這激發(fā)了學生延伸故事的欲望。這個男孩后來怎樣了,有沒有像瓦斯蒂那樣從此愛上繪畫,成為畫家呢?
五、自我創(chuàng)作
小學低中年級的學生面對寫話任務,常常會遇到言之無物的障礙。課標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薄皯龑W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鄙罴仁橇曌鞯脑搭^,更是習作的歸宿。繪本的主題豐富多彩,內(nèi)容包羅萬象,或表現(xiàn)親情之愛,如《我想要抱抱》《爺爺一定有辦法》;或講述真摯的友誼,如《我有友情要出租》《小藍和小黃》;或呈現(xiàn)學生日常生活,如《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第一次自己睡覺》……
精彩紛呈的故事為學生打開了思維之窗,又提供了多樣的習作素材。每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故事,把學生的世界描繪得奇妙多彩。在閱讀繪本時,學生有時會看到自己的影子,引起共鳴,觸動他們的心弦,從而把書中的世界與自己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了表達和寫作的欲望。如《一顆超級堅固的牙齒》中的換牙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經(jīng)歷,牙齒小精靈、牙仙子也是很多孩子都聽過的故事,在東西方文化中都曾出現(xiàn)。讀完繪本,學生們會會心一笑,紛紛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換牙經(jīng)歷。這個時候,我就讓學生動筆寫一寫他們的換牙故事。
又如《西瓜籽》講的是一只愛吃西瓜的鱷魚不小心吞了一粒西瓜籽,這可把他嚇壞了,他想象著西瓜在他肚子里生長、發(fā)芽、長出西瓜藤……他擔心自己會變成西瓜,被做成水果沙拉。這是一只多么可愛的小鱷魚,他的擔心好多小朋友都經(jīng)歷過,孩子們就會不自覺地把自己代入進去。讀完繪本,請同學們討論一下自己是否也發(fā)生過類似的事情:如忘帶作業(yè)了擔心被老師批評;把口香糖吞進肚子害怕腸子被黏成一團;下邊的牙齒掉了,忘記扔到屋頂上,就害怕自己的牙齒長不出來了……以“我擔心 ? ? ? ?”寫一篇小習作肯定就水到渠成了。
再如,《大衛(wèi),不可以》就像一面鏡子,幾乎把每個孩子都會做的事情如實地呈現(xiàn)出來,這些危險動作就是平日他們自己常做的。在學生讀完該書后,引導學生回到故事里,想想大衛(wèi)做了什么事,媽媽說了什么,為什么媽媽說“不可以”,想想自己有沒有做過“媽媽說不可以的事情”,最后讓學生動筆寫下來。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下筆自然如有神助。
繪本中的圖畫和文字都有著很大的延伸空間,這些空間就是寫話訓練的生動點。教師充分利用好繪本,充分挖掘繪本中的語言規(guī)律、敘事結(jié)構(gòu)、圖畫暗示的故事,科學地把握寫話訓練點,建立起與生活的鏈接,開拓思維空間,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這樣,學生的習作才能充滿童真、童言、童趣、童情,“童”味十足。
(作者單位:廣東深圳市福田區(qū)福南小學)
責任編輯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