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語橦
太陽落山了,只留下滿天的紅霞,好似仙女撒下了一件紅色的衣裳。明如玻璃的湖水,趕緊把艷麗的紅衣裳罩在了自己的身上。余暉灑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給湖面嵌上了一層閃閃發(fā)亮的金光。天邊的云朵被絢麗的霞光映照得更加耀目,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微波蕩漾,仿佛感覺天在晃動。
金色的霞光猶如一只神奇的手,徐徐拉開了柔軟的白云,使得整個天空都豁(huò)然開朗。天空早已被夕陽染成了血紅色,桃紅色的云彩倒映在湖面上,整個湖面都變成了淡紅色,天邊仿佛燃起了熊熊大火。湖水映照著燦爛的夕陽,像浮動的彩色帶子,又像一簇簇花朵在水中綻放,真是美麗極了!
日落后的夕陽是那么柔美,可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漸漸地,漸漸地,一輪明月從天空升起來,夜幕降臨了……
(指導(dǎo)老師:胡錦英)
蘇軾入選“歷史治水名人”
之前,水利部公布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名單:大禹、孫叔敖、西門豹、李冰、王景、馬臻、姜師度、蘇軾、郭守敬、潘季馴、林則徐、李儀祉。
名單一經(jīng)發(fā)布,網(wǎng)友卻“坐不住”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這個名單里共12人,個別入選人物卻超出網(wǎng)友的知識范疇(chóu),其中一位就是蘇軾。
一提到蘇軾我們總會想起:“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薄笆晟纼擅C?。不思量,自難忘?!薄皰M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薄?/p>
你認(rèn)為蘇軾只是詩人?他其實是“全才東坡”!
公元1077年,黃河決澶州曹村,洪水包圍徐州城,時任徐州知州的蘇軾領(lǐng)導(dǎo)軍民抵御洪水,增筑城墻、修建黃河木岸工程。公元1089年,蘇軾任杭州太守期間主持修繕六井,解決杭州居民用水問題,同時率領(lǐng)軍民大力疏浚西湖,將挖出來的葑(fēng)根、淤泥筑成一條貫穿西湖的長堤,后人稱之為“蘇堤”。除積極參與治水實踐之外,蘇軾還撰(zhuàn)寫水利著述,為當(dāng)時水利建設(shè)事業(yè)做出了重要貢獻(xiàn)。
知道了這些后,你是不是也覺得蘇軾太厲害了?
小編插話:
歌中有唱:最美不過夕陽紅。單從字面上來看,夕陽,美麗溫和,不刺眼,比早上的清冷,中午的炎熱讓人覺得舒服。夕陽,絢爛且短暫,總是自帶一種神秘的美感。夕陽,天選之色,多彩的映襯,漫天的浸染,仰天遠(yuǎn)望,嘆服著造物主這又一場的驚世手筆。夕陽,如同大自然為一天結(jié)束之際精心準(zhǔn)備的謝幕表演,又如同為夜幕降臨特意安排的暖場邀約。(空 ?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