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譞 陳潔 黃昕穎
華北理工大學 管理學院
90年代初,泰國開放了國內銀行部門,各金融機構可以給當?shù)氐馁J款人提供美元貸款。由于當時美元利率要低于泰銖利率,所以泰國公司比起向銀行借泰銖更傾向于借美元,這就導致了外債的急速增長,1990年底泰國的外債為100億美元,但到1997年了中旬,泰國中央銀行承認泰國已經達到了900億美元的高額外債。過分的依賴外資推動經濟發(fā)展,大量的外債影響了金融市場的穩(wěn)定,成為了導致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
由于資本項目開放,技術革命發(fā)展迅速,資金充足,很多國家開始盲目的擴張資本,擴大生產規(guī)模。泰國便將很大比例的外債用于房地產投資項目,從1992到1996年,五年時間,僅曼谷建造房屋數(shù)便已達到75.5萬套,比其原本計劃的數(shù)量高出一倍,導致大量住宅用房及商業(yè)用房空置率過多。盲目的對當時受益較大的房地產行業(yè)進行投資,而忽略了其他行業(yè)的發(fā)展,使得本身還存在缺陷的經濟結構情況更加嚴峻,加速了經濟危機的發(fā)生。
1997年初一份報告指出:泰國當時的固定匯率制度壓力增加,可能存在風險。1990年以來,美國成功進行了經濟結構調整,經濟持續(xù)增長,通脹率低。但東亞某些國家,并沒有及時對經濟結構進行調整,通脹率高于美國,高估本國貨幣,導致出口逐漸惡化。1996年泰國傳統(tǒng)商品的出口,如:紡織品,鞋子等出現(xiàn)了競爭力,使得泰國的出口急速被削弱,甚至達到了近20多年以來的出口最低點,1995年泰國出口增長25%,但到了1996年出口卻成了下降1%,馬來西亞,韓國,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的出口也都被不同程度的削弱。但是這時各國仍然沒有意識到危機的到來,并沒有對匯率政策進行及時調整,而是同時對現(xiàn)階段和以后階段的泰銖市場進行干預,實施高利率政策,導致金融風險增加。與此同時,泰國的經濟狀況也出現(xiàn)了問題,1996年,財政支出較之前年度提高30%,這是泰國近20年來財政支出漲幅最高的一年。加之經濟增長緩慢導致財政收入不足,因此泰國的財政狀況嚴重惡化,至1997年泰國已出現(xiàn)了很大比例的財政赤字。多個金融危機國愈加脆弱的經濟結構逐漸崩潰,最終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
不僅如此,泰國當時的匯率制度使得泰銖被極大得高估,投機者們發(fā)現(xiàn)了這個漏洞,準確的預測到泰銖會貶值。于是大量國際游資開始進入泰國,隨之便是土地價格上漲,房產價格升高,最后產生泡沫。在此之前國際游資已經在慢慢囤積泰銖,當投機者們瞄準時機,開始在市場拋出泰銖時,為了固定匯率的穩(wěn)定,國際信用地位不被動搖,泰國央行被迫應戰(zhàn),只好用外匯儲備買入泰銖,來維持泰銖的穩(wěn)定。但泰國央銀當時的外匯儲備資金極其不足,而投機者們的的資金實力卻十分強,因此被拋出的泰銖數(shù)量十分龐大,不過幾天,泰國央行僅有的外匯儲備很快便被消耗完。泰國央行再也無法維持固定匯率,泰銖大幅貶值。同時持有泰銖的個人機構為了保全自己,也開始大量拋出泰銖,更加劇了泰銖的貶值。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至此一場亞洲金融危機全面爆發(fā)。
從19世紀九十年代到20世紀初,美國經歷了歷時最長的經濟擴張周期。然而2011年“9.11”事件的發(fā)生,使得美國投資者的熱情迅速被冷卻,為了防止可能會到來的經濟衰退等,美國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迅速做出反應,連續(xù)13次降息,一直到2004年,美國都在采取低利率的貨幣政策,終于在低利率的作用下,刺激了美國的經濟增長,美國的經濟局面好轉。隨之人們的購房熱情上漲,從90年代開始升溫的美國樓市不斷創(chuàng)下新高,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繁榮景象,同時次級信貸也隨之迅速發(fā)展。次級信貸,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貸款。從90年代開始,美國次級貸款交易額數(shù)據(jù)急速增加,1994年,美國次級貸款放款額僅有350億美元(低于美國總貸款額的5%),而2005年竟達到了令人震驚的6250億美元(占美國總貸款額的20%)。這種環(huán)境下,為了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來,許多放貸機構開始降低針對所有借款人的信用門檻。競爭的加劇催生出各種高風險次級抵押貸款產品。在高房價的背景下,借款人不足以償還貸款時,可以通過房屋出售所得還清貸款,在憑借寬松的貸款條件取得新的貸款。
然而,從2004年6月30日開始,美國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開始加息,到了2006年6月,美聯(lián)儲基金利率已達到5.25%,并且一直到2007年8月一直保持不變。這意味著,許多次貸借款人將也無法承受更高的利息和利率,便開始拖欠貸款。
到了2006年末,美國房地產市場開始降溫。本來越來越多的人都想要從房地產市場分一杯羹的時候,分到每個人身上的就會越來越少,同時隨著房地產價格下降,美國次級房貸的違約率進一步上升。2007年4月,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宣布瀕臨破產,次貸危機爆發(fā)。
亞洲金融危機,其爆發(fā)的原因不能排除政府對于金融機構的管理上存在漏洞和政策上的錯誤決定。同樣全球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fā)也離不開美國監(jiān)管機構對其金融機構監(jiān)管的失職。美國的次貸危機為何最終演變成全球經濟危機呢。美國金融機構將次級貸款打包成證券產品在市場上出售,從金融機構角度來看,他獲得了一筆風險較低,且回報還不錯的資產。不僅如此,金融機構還將這筆貸款證券化,于是證券化之后的次級貸款又再次進入市場,被更多的人所持有,為了避免這些次級貸款集中爆發(fā)違約,銀行家們還同時將不同地區(qū)、不同信用等級的貸款證券化,然后混合到一起,以分散風險,于是這些資產被世界各地的金融機構跟個人投資者們買了回去。這也就是爆發(fā)在美國的次貸危機會無限蔓延,至引起全世界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