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琪
海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中考,又稱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是檢驗初中生是否達到初中學業(yè)水平的選拔性考試,也是初中畢業(yè)證書發(fā)放的必要條件。英語作為中考的主要科目之一,其考試結果不僅是檢驗學生是否達到初中英語畢業(yè)要求的標準,也是學生升入高中進行下一階段學習的一個重要依據(jù)。因此,中考英語考試內容的安排對初中英語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語言測試對教與學的影響被稱為反撥作用(washback effect),也稱反撥效應。1993年,Alderson和Wall將反撥效應的定義定性為測試對教與學的作用,教師與學生為了更好的應對測試而放棄了本應該完成的任務[1]。人們普遍認為反撥效應對師生的教和學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
中考英語考試是有組織、有計劃的大型統(tǒng)一考試,其試卷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qū)分度和適當?shù)碾y度。它能夠較客觀、全面的反映出學生真實的英語語言水平。其考試的重要性會使學生深刻的意識到英語科目學習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明確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
影響教師的教學安排和教學內容。在每一年的中考前,各地都會發(fā)布各科目的考試大綱。英語考試大綱中不僅詳細列出了考試時可能會考察的知識點,還會詳細列出各題型的總分數(shù)值以及具體的考察內容。考試大綱的發(fā)布可以幫助教師明確中考英語考察的重難點,幫助各年級教師制定教學大綱,擬定教學進度表,掌握教學重心。
加強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重視。為了讓學生在中考英語測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教師會在初三總復習階段帶領學生進行多輪復習。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初中三年教材中標識的重點單詞,考試可能會涉及的語法點和一些??嫉闹攸c句型等知識點。學生可以在知識點復習、專題訓練和綜合訓練等復習模式中溫習語言知識,查缺補漏,夯實基礎,并在高強度的測試中逐漸成熟,適應中考英語測試的考試節(jié)奏,減少了學生因為緊張導致在正式考試時丟失分數(shù)的可能性。
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中考英語的命題是以考察學生的能力為目標,因此在試題設計時會通過聽、說、讀、寫等考察形式來檢測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上海市為例,2018年上海市在中考英語中增加了聽說能力測試,并將這一部分的分數(shù)計入中考總分,其他部分沒有任何變化[3]。這一變化將會直接推動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除了注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之外,也會注重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例如,在課堂上,教師會有意識的強調一些重讀連讀等語音語調的知識,增加英語聽說課堂的趣味性,也會在校園生活中加入更多英文歌曲英文演講或播放英文電影等英語文化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豐富的英語學習氛圍,盡力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內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導致初中英語教學應試現(xiàn)象明顯。這一現(xiàn)象在初三復習沖刺階段尤為明顯。許多家長在學生升入初中時就已經(jīng)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規(guī)劃有了初步的設想,甚至學生進入一所初中可能就是為了在中考中能夠順利考入重點高中、考入名校。這一想法已經(jīng)深深的印在許多初三年級師生的腦海中。為此,教師在初三的復習的初始階段會非常重視學生的詞匯量。接下來就是備考階段常見的題海戰(zhàn)術。學校會組織有大量經(jīng)驗的教師對中考英語測試的題型進行分析,之后其他教師根據(jù)分析結果選擇專項訓練所使用的試卷,最后在課堂上使用大量的同類型題目來幫助學生掌握應試技巧和答題策略。這一方法違背了命題人的出題意圖,
不利于各項語言技能均衡發(fā)展??荚囯y免會有側重點。而教師為了更高效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會將教學重心放在分數(shù)值更高的題型上。以2019年遼寧省營口市的中考英語考試試題為例,該考試采用筆試作答的方式,客觀性試題55分,其中單項選擇20分,完形填空15分(選詞填空),閱讀理解20分;主觀性試題95分,其中補全對話15分,翻譯句子20分,完形填空10分(選詞并用正確形式填空),閱讀理解30分,書面表達20分,卷面總分150分。從試題題型分布來看,該市中考英語命題不包括聽力形式的試題設計,對“說”這一技能的考核也選擇用筆試的方式來考察。本質上其中考英語測試仍是以讀和寫這兩項技能為考察重點。對于教師來說,每學期每學年的課時數(shù)是有限的,考試題型和各題型分值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教師的課時分配和教學內容安排。根據(jù)筆者的觀察,營口市的大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出現(xiàn)了“重筆頭,輕聽說”的現(xiàn)象。在教學中,聽說課堂的課時安排少于閱讀和寫作課的課時安排,聽說課堂上涉及的活動也比較簡單、單一,教師主要采用教材中已有的文本內容進行訓練,很少引入一些課外的西方文化知識。課后作業(yè)布置也是以完成練習冊或寫作文等讀寫訓練為主。在課程進度緊張時,教師通常選擇壓縮每周聽說課的課時或在課堂活動中減去聽力環(huán)節(jié),以求將更多的時間用于講解語法、閱讀或寫作等習題,非常不利于學生各項英語語言技能的均衡發(fā)展。
第一,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無論是英語語言教學還是其它學科的教學,教師都應將教學和實際相結合,弱化學生為考試而學習的想法。在教學中要兼顧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知識,豐富學生了解知識的途徑,不要將學生學習的視野局限于為了考試。同時,初中英語教師應幫助學生學會運用各項英語語言技能。學習理論知識,最終還是要運用于實踐,要在實際生活中能經(jīng)受得住考驗,而不是只會“紙上談兵”。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學生各項技能的全面發(fā)展,注意學生的個體能力差異,結合教材內容,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短板。
第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2],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培養(yǎng)更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新語言知識的樂趣,增加學生的英語學習的愉悅感,讓學生在快樂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獲取知識帶來的成就感。取得學習成果的愉悅感和成就感會刺激學生更主動的去學習。讓學生為了獲得樂趣而學習,而不是為了考試成績去學習,這是使學習變得功利化的錯誤方法,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第三,利用好中考英語測試的“指揮棒”作用[3]。中考英語測試不僅是對學生九年義務教育學習成果的一個檢測,也是學生用來敲開高中大門,為高考做準備的敲門磚。因此,在為考取更高的考試分數(shù)的情況下,教師以考試大綱為教學重點會對英語教學有很好的導向作用。教師應掌握基本的語言測試理論知識,認真解讀新課程標準,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學習如何評估試卷質量的標準、測試與教學的關系、中考英語測試各種體現(xiàn)能夠的測試目的及其特點、命題的原則和技巧等[2],把握好重點教學內容和次重點教學內容之間的占比,正確的利用中考英語測試的導向作用。
事物的發(fā)展具有兩面性,中考英語測試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反撥作用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但總的來說,其積極的反撥作用是大于消極作用的。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實際教學中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提高學生英語成績的同時,幫助學生將英語語言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