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戴爾·福斯特
選自《關(guān)愛》(Caring )系列,一名護士撫摸著一名因化療而脫發(fā)的女孩的頭。拍攝于巴西東北部塞阿拉州福塔萊薩市塞阿拉癌癥研究所兒童醫(yī)務室,2006。? André Fran?ois
“感知世界是改變世界的第一步。”
——安德烈·弗朗索瓦
安德烈·弗朗索瓦(André Fran?ois)
醫(yī)療工作者如何保持同理心和同情心?時間漫漫,他們的精神需求無法滿足,痛苦也難以避免,那么怎樣才能日復一日、周復一周、年復一年地堅持下去呢?而那些健康的人又是如何理解病人和照顧他們的人的處境呢?
這些問題都是巴西攝影師安德烈· 弗朗索瓦(AndréFran?ois)在過去25年的工作中一直努力解決的,巴西疆域遼闊、許多地區(qū)資源嚴重不足、問題復雜且在進一步惡化,而他的行動從?未停止。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他的照片中我們沒有看到痛苦,而是看到了善良、奉獻和同情,他的目的是即使在最黑暗的情況下也要找到人類的同情之光。
選自《關(guān)愛》(Caring )系列,赫里奧醫(yī)生抱著一個剛在手術(shù)前接受過麻醉的孩子,這種感情紐帶有助于減少孩子在面對手術(shù)時的痛苦。拍攝于巴西東北部塞阿拉州福塔萊薩市塞阿拉癌癥研究所兒童手術(shù)室,2006。 ? André Fran?ois
對安德烈而言,他不僅要捕捉患者和醫(yī)護人員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還要通過照片捕捉主體和觀眾之間的聯(lián)系,使人產(chǎn)生一種溫暖而人道的意識,以及一種讓事情變得更好的愿望。他是很好的教育家,并不試圖強迫觀眾思考,而是像一個熟練的園丁,培養(yǎng)人們的同情心,鼓勵同情心從內(nèi)部生長并茁壯成長。
安德烈·弗朗索瓦于1966年出生在圣保羅,16歲開始攝影,后來成為一名專業(yè)攝影師。他的作品曾在美洲、歐洲、大洋洲的許多展覽中展出,他還出版了七本書,并制作了一部名為Ubuntu 的全球攝影紀錄片。Ubuntu是一個非洲大陸的哲學名詞,意思是“我存在,因為我們存在”,以此強調(diào)人類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安德烈的工作得到了聯(lián)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泛美衛(wèi)生組織、無國界醫(yī)生組織和紅十字會等機構(gòu)的支持。2008年,他獲得康拉多韋塞爾基金會獎(Conrado Wessel Foundation Award)第一名;2013年獲得先正達攝影獎(SyngentaPhotography Award)。
作為一名攝影師,你是否想要激發(fā)觀眾的同情心?
安德烈·弗朗索瓦:培養(yǎng)觀眾的同情意識很重要,但如果展示的作品太尖銳,觀眾可能會轉(zhuǎn)移視角,因此我試圖尋找一種平衡。我傾向于用道德和美的方式展示我關(guān)注的內(nèi)容,如此能使觀眾受到鼓舞并感同身受。
但我們必須明白,同理心和同情心不能僅僅止步于想法,觀眾需要付諸行動。而我們每個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不盡相同,因此,允許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同情很重要。
選自《關(guān)愛》(Caring )系列,一位來自“家庭健康”項目的醫(yī)生幫助一名住在河邊漂浮屋里的男子。拍攝于巴西東北部亞馬遜州科阿里市,2006 。? André Fran?ois
選自《曲線與道路》(The Curve and the Path )系列,一對母子在經(jīng)歷了長途旅行尋求治療后,乘船返回他們在圣塔倫市的家。拍攝于巴西東北部亞馬孫州亞馬孫河,2008。? André Fran?ois
選自《曲線與道路》(The Curve and the Path )系列,在因動脈瘤尋求治療一個月后,Maria Ivanlide Oliveira 被用飛機送往戈尼亞市。拍攝于巴西西北部里約布蘭科市,2008。 ? André Fran?ois
那么,被拍照的人呢?
安德烈·弗朗索瓦:是的,我的目的不僅是鼓勵看到我照片的人產(chǎn)生憐憫之心,同時也鼓勵被拍照的人產(chǎn)生同情心,并了解我的拍攝目的。在我所做的健康項目中,被拍攝者正處于他們生命中非常微妙的時刻,拍這樣一張照片是一個非常親密的過程,而重要的是建立一種聯(lián)系,要有同理心。因此,讓他們了解我在做什么,為什么這么做?拍照就變得更容易了,他們也會自愿參與其中。
說到同情心,一個很好的起點是你的《關(guān)愛》(Caring )(2006)項目,這個系列是怎么開始的?(圖01~03)
安德烈·弗朗索瓦:《關(guān)愛》是我第一本關(guān)于健康的書。在開始這個項目之前,我一直認為這是對巴西低下的醫(yī)療條件的一種抗議。后來,在第一家醫(yī)院拍照時我才意識到這不是最好的辦法,簡單地指責太容易了,但這并非我想要的結(jié)果。相反,我想展示的是醫(yī)療團隊如何真正做到有所作為的,這些醫(yī)生向我們證明了即使在醫(yī)療環(huán)境惡劣的地區(qū)他們也能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因此,雖然這個項目以一種不成熟的方式誕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認識到同情的重要性,以及我可以策略性地用同情提高人們對某種情況的敏感度。
巴西有許多與世隔絕的農(nóng)村社區(qū)。你在《曲線與道路》(The Curve and the Path)(2008)一書中探索了這一點。(圖04~05)
安德烈·弗朗索瓦:巴西幅員遼闊,農(nóng)村人經(jīng)常要走很遠的路才能到醫(yī)院。例如有這樣的故事:多納·安東尼亞(Dona Antonia)的母親花了近9個月時間從家里趕到醫(yī)院,給她的兒子治病,而很多像他們這樣的人,最終卻死在了求醫(yī)的路上。
我花了兩年時間在巴西偏遠地區(qū)做這個項目。我想讓人們對偏遠農(nóng)村人的困境更了解,盡管生活在同一個國家,但現(xiàn)實卻截然不同。在圣保羅這樣的城市,如果需要救護車,費用是150美元,而阿克里(巴西西北部的雨林)根本沒有救護車,運送病人需要使用小型飛機,費用是3000~4000美元(圖05)。因此,在像巴西這樣疆域遼闊的國家,醫(yī)療衛(wèi)生問題的確復雜又嚴峻。
選自《選擇與生活》(Choosing andLiving )系列,一個患有腎病的9 歲惠靈頓男孩Maria Ivanlide Oliveira, 在家里進行腹膜透析治療。拍攝于巴西北部朗多尼亞州韋柳港,2009 。? AndréFran?ois
選自《選擇與生活》(Choosing andLiving )系列,由于采用了腹膜透析治療法,53 歲的Diacizio 周末可以繼續(xù)在海里游泳。拍攝于巴西東北部巴伊亞州薩爾瓦多,2009。? André Fran?ois
在下面兩個系列中,你以不同的方式探討了慢性病患者的生活,第一個是《選擇與生活》(Choosingand Living )(2009),這是一本關(guān)于慢性腎病患者的書。(圖06~07)
安德烈·弗朗索瓦:在巴西,腎病患者通常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法,患者平均每周需要去醫(yī)院4次,才能確保使用血液過濾器6個小時。對于那些住在鄉(xiāng)下的人來說,這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們家附近沒有具備這些條件的診所。
對于腎病患者,還有一種替代治療法,即腹膜透析法,這種治療方式可以在家里進行,但醫(yī)生對這種治療法抱有偏見(因為它不符合診所和醫(yī)院的經(jīng)濟利益),我想探究為什么,并揭開這種醫(yī)療技術(shù)的神秘面孔。書的封面就是一個例子,它展示了一個使用腹膜透析治療法的人在海里游泳。而許多醫(yī)生告訴我們,如果采用這種治療法就不能在游泳池里游泳,更別說在海里了。這本書的封面告訴我們事實并非如此,它揭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偏見(圖07)。
選自《回家》(Back Home)系列,Divino Barbosa 和他的妻子待在家里,他接受家庭護理治療已有兩年,在家人的激勵下堅持不懈。拍攝于巴西東南部圣保羅州坎皮納斯,2010。 ?André Fran?ois
選自《回家》(Back Home)系列,一名土著婦女在家等待醫(yī)療護理。拍攝于巴西西北部亞馬孫州巴瑞林納社區(qū),2010。 ? André Fran?ois
另一個系列《回家》(BackHome )(2010), 探索了住院治療的好處。(圖08~09)
安德烈·弗朗索瓦:醫(yī)院常常人滿為患,而許多情況下在家治療更便宜,也更有效。在這本書中,我把重點放在了那些本可以在家治療,卻被送進醫(yī)院的人,以及其他已經(jīng)在家接受治療的病人的故事?!哆x擇與生活》和《回家》這兩個系列都有明確的主題,我的目的是為公共衛(wèi)生政策帶來新的視角。
選自《巴西健康探險》(BrazilHealth Expedition )系列,醫(yī)生們在一個小的土著社區(qū)里做手術(shù),平均每天需要進行30 次手術(shù)。拍攝于巴西西北部亞馬孫州維拉諾瓦社區(qū),2013。 ? André Fran?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