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民
作為全國旅客發(fā)送量最大的鐵路客運站之一,北京地區(qū)距離疫情中心最近的鐵路車站,新冠肺炎下的北京西站,每天途經(jīng)武漢地區(qū)的到達列車有59趟,是防控疫情鏈上的關鍵點。其中服務老、幼、病、殘、孕等抵抗力較弱人群的036愛心候車室更是重中之重。
北京西站036愛心候車室是北京鐵路窗口的服務品牌,其主要服務對象是:老幼病殘孕等重點旅客。這個愛心候車室的帶頭人是全國鐵路勞動模范王琳娜。 曾經(jīng)參加2003年抗擊非典戰(zhàn)役的她,當時被從036班組抽調(diào)到車站大門口進行進站旅客的體溫測量工作。身處抗擊非典最前線,她每天的工作都處于高度危險之中,隨時都有被非典病毒感染的風險。但她還是圓滿地完成了抗擊非典的任務。
新冠肺炎病毒比非典病毒更厲害、更具傳染性。但是作為036愛心候車室領頭人,王琳娜和她的員工們,面對新冠肺炎沒有絲毫退縮,而是逆行而上。
面對嚴重的疫情、面對春運這個非常時期,她和036愛心候車室員工們肩上的擔子很重。每天他們的任務不僅僅要做好南來北往旅客的迎來送往工作,還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旅客的人身生命安全。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當班的王琳娜遇見了一位“要求很高”的旅客,旅客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已是癌癥晚期,自身的抵抗力差,老人的兒子特地給西站036愛心候車室打來電話,希望能夠照顧一下自己的父親。接到電話以后,王琳娜迅速帶領工作人員忙開了。為了給旅客打造一個無菌環(huán)境,嚴防交叉感染,她們提前將老人用的輪椅、所在候車區(qū)、進站通道、電梯轎箱進行了全面認真的消毒。安排好時間,從綠色通道直接把老人送上車。
2020年3月的一天,王琳娜接到了重點旅客需求輪椅的預約電話,一位古稀老人因病情嚴重到北京做心臟支架手術。因為疫情原因,這位老人的女兒沒有陪護父親一同來京。只有老人的妻子陪同老伴一起來京做心臟支架手術。老人的女兒給036愛心候車室打電話,希望036愛心候車室的員工們能夠用輪椅把她剛出院的老父親送上車。接到這個預約電話后,王琳娜十分重視。提前把輪椅做好了消毒工作,按照約定時間在二樓進站口等候兩位老人,接上兩位老人后,她用輪椅推著老人。
疫情暴發(fā)以來,王琳娜很少能夠陪伴家人,她深感愧疚,特別感到虧欠自己年幼的女兒。
“我一直知道你跟別人媽媽不一樣,你要照顧很多叔叔阿姨,所以這一次我也愿意把你‘借出去,為你加油?!?p>
古雷明是北京西站036愛心候車室的一名客運員,面對嚴峻的疫情,他在第一時間向客運車間領導遞交了“請戰(zhàn)書”,自愿前往出站口參與防疫工作。
考慮到非常時期,防控疫情的需要,北京西站為了保障職工安全,同時將職工在通勤路上的感染風險降至最低,車站領導在第一時間為遠距離通勤職工安排了職工宿舍。得知這一消息,家住張家口每天坐通勤車上下班的古雷明,為了能更加全身心地投入抗擊疫情工作、在疫情期間更好地為乘客服好務,他向車站、車間申請了宿舍的入住手續(xù),這也意味著要長時間與親人無法見面。入住西站職工宿舍后,他主動承擔起“宿舍長”的責任,每日定時為“室友”們測量體溫并填寫測量記錄,按時開窗通風、打掃宿舍衛(wèi)生是他每日例行完成的事情,在大家嘴里他就是一位細心、熱情、無微不至的“家長”。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了減少人員接觸,車站的快餐店和便利店大多選擇了關門閉戶,夜間更是無一營業(yè)。
3月上旬的一個夜晚,12306服務臺的客運員李如玉正在服務臺值崗,一位四五十歲的中年男子急匆匆地來到服務臺求助。旅客王先生想乘坐特快289次列車回南寧老家,因故沒有趕上乘車,到了車站,車已經(jīng)開走了。晚上的車票沒有了,他買了第二天回南寧老家的車票后,想去吃點飯。他在車站遛了一圈兒,因為疫情,車站周邊的商鋪都沒有開。李如玉想到單位給住宿舍員工發(fā)了泡面等食物,于是她拿出了一桶泡面,找來開水把面泡好交到王先生手中,王先生執(zhí)意要給李如玉10元錢,就當他買了。李如玉對他說:“泡面如果我收你錢,等于我是賣給你,那是不可能的,作為客運員也不能辦這事。我只是想讓您填飽肚子?!?/p>
普普通通的一桶泡面溫暖了疫情期間一名遠離故鄉(xiāng)旅客的心。036愛心候車室的員工們面對疫情,始終堅信困難是暫時的,他們傳遞溫暖就是傳遞能量。面對嚴峻的疫情,他們?yōu)槁每头盏摹八男木瘛弊谥疾蛔?、為旅客服務的熱情不減。他們不忘初心,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用熱心幫扶溫暖旅客。
這是發(fā)生在北京西站036愛心候車室里的幾個小故事。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護佑,西站的旅客們才有了主心骨。
編輯? 韓旭
攝影:隋世國
在2020年6月新一輪疫情來臨之前,為保證返京工作的湖北籍朋友順利安全抵京,北京市曾統(tǒng)一組織各區(qū)迎接他們回家。各區(qū)集中在西客站設點接運,離鄂人員乘坐大巴車先到區(qū)級集中分流點,再由各街道、鎮(zhèn)接走送他們到居住的小區(qū)。全程無縫對接。2020年5月8日下午,記取了這些珍貴片段。
專用大巴接送乘客去往各區(qū)分流地點
各街鎮(zhèn)工作人員高舉指示牌。
返京人員在社區(qū)門口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