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王江濤
經常參加文藝活動的人生存狀態(tài)更好?!∫曈X中國 ?圖
★經常參與一種文藝活動,就能降低全因死亡率,而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活動效果尤為明顯。
鍛煉身體能增強體質,這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已得到廣泛認可。但生命不只在于運動,對人來說,社交活動和精神層面對意義的探索,也是重要內容。至少從1970年代開始,社會流行病學就已開始研究社交與死亡率的關系,發(fā)現(xiàn)社交上太孤立可能會影響健康。這種效應可能是通過影響認知、行為、情感等因素間接實現(xiàn)的。
最近,來自挪威的學者發(fā)現(xiàn),一個人參加文藝活動的內容和頻率也與死亡率存在關聯(lián)。來自當?shù)匾豁?年隨訪的研究顯示,頻繁參與多種創(chuàng)造性文藝活動的人,死亡風險降低幅度可能超過40%。
文藝活動影響壽命
這項研究是在挪威一項名為北特倫德拉格健康研究的數(shù)據基礎上開展的,在大概8年的隨訪時間里,共有3.5萬多人被納入這項跟蹤研究。其間有1905名參與者死亡,其中男性大約1100人,女性大約800人,將這些人的全因死亡率數(shù)據與參與文藝活動的情況鏈接起來,得以觀察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
研究者認為,頻繁地參與至少一種文藝活動就能夠影響壽命,公共衛(wèi)生政策應為人們提供公平、便捷的途徑去參與文藝活動,促進這樣的生活方式。這項由諾爾蘭大學的學者完成的研究,2020年6月29日在線發(fā)表在《流行病學和社區(qū)衛(wèi)生雜志》(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上。
為了對比不同文化、藝術活動的效果,當?shù)厝藗兂⒓拥奈乃嚮顒哟篌w上被分為了兩類,一類是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比如唱歌、跳舞,以及俱樂部或協(xié)會的活動、教會里的工作等;一類是接受性活動,像逛博物館、美術館,看音樂會、電影、比賽等。研究參與者在報告自己參與的文藝活動內容的時候,也介紹自己的參與頻率。
雖然總體上只要經常參與任何一種文藝活動,都能在全因死亡率上產生保護作用,但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效果尤為明顯,只參與一項也能將風險降低28%,而且隨著活動數(shù)量的增加,能看到死亡風險數(shù)據相對穩(wěn)定的降低。相對來說,參觀博物館、看電影等接受性活動在降低風險方面的效果要弱一些。
文藝這種看起來偏休閑娛樂的活動真的會有這樣的健康保護效果嗎?這類研究結論目前總體偏少,但也越來越多。就在2019年12月,知名醫(yī)學期刊《英國醫(yī)學雜志》(BMJ)也發(fā)表過一項類似的研究,題目就叫“生與死的藝術”。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行為科學和健康系的學者利用英國一項長期的衰老研究隊列的數(shù)據,探討文藝活動與死亡率的關系。
在14年的隨訪時間里,這項在英國的研究發(fā)現(xiàn),相比那些一年到頭不參與任何接受性藝術活動的人,哪怕一年只參加一兩次,也能將死亡風險降低14%。而如果再頻繁一點,達到幾個月一次甚至更多的話,可以將風險降低31%。這一結論是考慮了人們不同的人口統(tǒng)計學因素以及社會經濟、健康狀態(tài)、行為等因素的情況下得出的,分析顯示,結論相當穩(wěn)定。
而英國研究中涉及的接受性藝術活動則包括逛博物館、美術館、展會,看戲劇、歌劇、音樂會等。研究者認為這些活動在英國的老年樣本人群中可能產生了保護作用。通過對相關保護性因素的分析,他們還嘗試探索影響壽命的這些關聯(lián)背后的更多秘密。
為何可關乎生死
值得注意的是,來自挪威和英國等地的相關研究都屬于觀察性研究,并不能直接得出因果關系,參加文藝活動的人更長壽這樣的聯(lián)系是基于觀察數(shù)據而做出的分析。
至于為什么多參加文藝活動會更長壽,人們可能很自然地將文藝活動歸為“陽春白雪”,而用社會經濟因素去解釋這種關系,認為有錢人才有時間有錢參與文藝活動。不過通過對可識別的因素的分析顯示,社會經濟地位并不能完全解釋這種關聯(lián)。
在不到一半的可以解釋的關聯(lián)中,認知、社會和公民參與排在前列,顯示文藝活動可能通過促進認知和社會參與等,影響壽命。再者是移動性和殘疾情況、財富和健康的行為,也很大程度解釋了參與文藝活動的人的特征,這些特征與壽命有關。再者是久坐的行為、孤獨、生存狀態(tài)、婚姻狀態(tài)等,經常參加文藝活動的人可能會減少久坐的時間、減少孤獨感,生存狀態(tài)等更好,這些很可能也參與影響了他們的壽命。
特別是認知層面的因素,參與文藝能幫助人們管理情緒,抑制抑郁,防止認知能力的減損等,這些特點早有研究指出。實際生活中,通過聽音樂會、看電影去緩解壓力的人不在少數(shù)。對于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來說,文藝活動可能還提供了一條非常重要的重新探索生命意義的軌道,提供了通往老年生活所需的新的社會關系和資源,從而整體上使人更長壽。
英國的研究樣本為6700多個50歲以上的人,平均年齡達到65.9歲,比挪威的樣本平均年齡更大、數(shù)據更少。在挪威的健康研究中,諾爾蘭大學的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了性別的差異,他們發(fā)現(xiàn)接受性文藝活動在降低風險方面的效果要弱一些,主要是因為這種保護效應大部分在男性群體中出現(xiàn),他們分析,可能是因為男性總體上情緒不太容易波動,不太善于表達,所以即便是看展覽、電影等接受性活動也剛好給他們一個表達自己的機會。
不過,這種關于性別差異的發(fā)現(xiàn),比較少見。總體上來看,對文藝活動為什么會與壽命有關聯(lián),還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