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水彩的水分比例是個很讓人琢磨不透的東西,能否出好作品全憑概率,即使完全按照別人的步驟來畫,最后呈現(xiàn)的效果也往往大相徑庭。水彩的水分控制說不清道不明,似乎只能憑手感,但只要善于總結,還是可以抽絲剝繭理出思路的。
我們畫水彩時,水分對畫的影響一般有三種情況:
1.顏料加水稀釋,加水量的多少決定了顏色的深淺。
2.蘸取顏料的上色筆,所含水分的比例不同,畫出的色彩也不同;柔邊時清水筆的水分含量不同,柔邊的效果也不同。
3.濕畫法刷水時,毛筆所含水分的比例不同,點染的效果也不同。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三種情況的控水技巧。
1.顏料+不同量的水。水分的多少會影響顏色的深淺,理論上顏色的深淺變化是無限的,這里只介紹四個大層次的變化。
①濃,少水。毛筆能蘸取到的顏料較多,顏料看上去是濃郁黏稠的狀態(tài)。
②深,在濃的前提下加點水,顏料看起來稀一些,但畫出來還是深色。
③淺,在深的前提下再加水,顏料的水感很重。
④淡,在淺的前提下再加水。
2.筆+不同量的顏料+水。上色筆的控水技巧和清水筆的控水技巧略有不同,我們分開來說。
①上色毛筆的控水技巧可根據(jù)畫面的呈現(xiàn)效果,分為三種。
第一種,在毛筆五分干的狀態(tài)下,蘸取兩到三次顏料,在調色盤上調勻,稍微調整一下筆頭的顏料含量。顏料畫在紙上呈平滑無凸起的狀態(tài)。
第二種,以六分干的毛筆蘸取顏料,在調色盤上調勻。顏料畫在紙上呈現(xiàn)出潮濕反光的狀態(tài),這種時候柔邊,過渡的效果會很自然。
第三種,用八分干的毛筆蘸取顏料后,在調色盤上調勻。顏料畫在紙上呈現(xiàn)出很重的水感,有小水洼。
②清水筆的控水技巧。大家要記住一個原則——清水筆永遠比待柔邊的顏料邊緣要干一些。因為要柔邊的顏料,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干透的顏料是柔不了邊的),稍微干些的筆頭在下筆后會把過多的水分吸收,使色彩的過渡更自然。
3.紙+不同量的水。根據(jù)用途和質感的不同,可分為三種控水技巧。
①筆頭十分水,水刷在紙上呈水洼凸起狀態(tài)。在這個濕度的紙上作畫,顏料點在紙上時不會擴散,若我們將畫紙大幅度移動,顏料便會四處流動,產(chǎn)生一種肌理感。
②筆頭六分干,水刷在紙上呈平滑無凸起狀態(tài),側面看有光感。這種濕度十分適合點染,顏料點在紙上后有擴散效果,且擴散的程度在可控范圍內(nèi),后期容易修改。
③用六分干的筆刷水后,靜置一下,等待水彩紙將水吸去一些,紙呈潮濕無光感的狀態(tài)時再作畫。這時顏料畫在紙上不會擴散得很開,只有一些毛邊出現(xiàn)。
這幾種情況下的控水技巧大家都學會了嗎?大家還是要多練習,多嘗試不同的水分比例,并細心觀察不同水分比例帶來的不同畫面效果,才能完美地駕馭控水技巧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