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濤聲依舊》給了《楓橋夜泊》新的生命。
“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我曾對紅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濤聲依舊》無比喜歡,喜歡那種寂寞,那種傷感,那種凄婉,喜歡“月落烏啼霜滿天”的意境。那時曾幻想,如果自己也能寫出這么美的歌,情愿也有那么傷感的夜晚!你想啊,一個秋天的夜晚,幽靜的江邊傳來一陣陣時而舒緩、時而凄婉的歌聲:唱得情深,聽得入神,余音繚繞,讓人陶醉!回味中忽然省悟:這不是化用了《楓橋夜泊》的詩句和詩境嗎?難怪乍聞如故,有似曾相識之感。
一個是古,一個是今;
一個是文字,一個是音樂。
一個是夜深人靜,輾轉(zhuǎn)憂愁,思量自己的命運;
一個是悱惻纏綿,起伏波折,歷經(jīng)風霜的愛情。
它們相通又不相同,千古絕唱又一次煥發(fā)出了藝術(shù)的青春,是歌曲再一次為它插上了翅膀!
一、一曲新詞酒一杯
詩詞教學一直讓我很糾結(jié),畢竟那個時代離學生太遠了,很難把握詩人的情感,枯燥的講解無法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遙遠的時代背景不能讓學生感同身受,最主要的是提不起學習的興趣,老師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有幾個學生的想象力能穿越古今,遙想當年?最后大部分學生為了應試只能死記硬背。正是這首《濤聲依舊》讓我眼前一亮:何不嘗試把詩改成歌呢?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就改成了一首非常美的歌,改成的歌詞是: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牽住你的手相別在黃鶴樓/波濤萬里長江水送你下?lián)P州/真情伴你走春色為你留/二十四橋明月夜牽掛在揚州
揚州城有沒有我這樣的好朋友/揚州城有沒有人為你分擔憂和愁/揚州城有沒有我這樣的知心人/揚州城有沒有人和你風雨同舟
煙花三月是折不斷的柳/夢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遠影碧空盡/才知道思念總比那西湖瘦
這難道不是詩人的心聲嗎?簡直太生動太形象了!那就用這首詩作為引子,拋磚引玉吧。
我與學生一起聆聽,確實很美,還是很流行的一首歌呢!學生們的興致大增,這可是語文課上難得的歌聲啊,學生的臉上露出了欣喜之情,有的還自我陶醉狀,情不自禁地跟著唱了起來!因此我開始大膽嘗試,讓詩插上歌的翅膀!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堂!
二、似曾相識燕歸來
我教的是魯教版六年級上冊,對課后的詩歌作了嘗試,如:李商隱的《夜雨寄北》。
第一步:讓學生先熟練的背誦。
第二步:教師精心講解。
(一)講背景。《夜雨寄北》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遙遠的異鄉(xiāng)巴蜀寫給在長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當時詩人被秋雨阻隔,滯留荊巴一帶,妻子從家中寄來書信,詢問歸期。但秋雨連綿,交通中斷,無法確定,所以回答說:君問歸期未有期。詩人與夫人王氏伉儷情深,時刻盼望能速歸故里,與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燭花,深夜暢談。而此時,只能苦苦思念。
(二)講大意。可以簡單地對譯,如:你問我回家的日期,巴山夜里的秋雨下個沒完沒了,都漲滿了秋天的水池。哪一天能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燭長談,再訴說我在巴山這天夜晚看雨時想念你的心情。
(三)講意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教師充滿深情的描述這一畫面,讓學生身臨其境。李商隱對妻子的愛很真摯,他們結(jié)婚不到十二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十二年中,由于詩人到處飄泊,也不能和妻子經(jīng)常團聚?!熬龁枤w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卻把自己對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個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尋味。
“巴山夜雨漲秋池”直寫自己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詩人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巴山,秋夜,大雨淋淋。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這樣一個氣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漲滿,作者身邊無一個親密的友人,雨驟風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獨、凄涼。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煩,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滿,自然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也洶涌難平,怎一個情字了得!
第三步:模仿《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把這首詩改成歌詞。改的時候一定要簡單介紹歌詞的寫法,首先徹底理解這首詩的意思,知道他寫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其次精心規(guī)劃歌詞的結(jié)構(gòu),把握好“起、承、轉(zhuǎn)、合(高潮)”的步調(diào);最后把握節(jié)奏,注意押韻。
筆者提前下水改成了這樣的歌詞:
你問我回去的時間/我只能無奈的告訴你/? 或許秋雨綿綿/會捎去我的思念/卻不知是何月何年
我看到今又秋雨 秋雨綿綿/房前水池已漲滿/透過雨簾我無助 我問蒼天/何時才能見面
我們何時/何時才能 依偎在西窗前/伴著燭光 促膝長談/那時候 我再告訴你/為什么思念/總是選擇這樣的夜晚
接下來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改寫成歌詞。學生改的歌詞有的讓人驚喜,讓人贊嘆,也有的讓人無奈,讓人忍俊不禁。說實話,改成歌詞是很難的,這需要一定的文學功底。但是無論學生改的如何,都要予以肯定,這也許是“愛因斯坦的第一個小板凳”呢!
其中有個男生寫出了這樣的歌詞:
你問我何時回家/我也思念如潮/獨坐窗前無法回答/我又如何不想家/雨滴滴在小草尖/搖搖晃晃的玩耍/何時與你在樹下/遙望無際的天涯/ 秋雨綿綿/秋雨綿綿何時完/門前的池塘漲滿嘩啦啦/如影隨形的思念/在水中流吧/愿它流向我們的家
他的同桌用《時間都去哪了》的曲子給他唱了出來,班里立刻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在激動之余果斷地告訴他們:“你們就是‘中國好歌曲!”
有個別學生寫的很不錯,例如:
遠在他鄉(xiāng),心里是長長的思念/來信中,你詢問我歸來的時間/秋雨連綿,只盼望早點相見/門外是狂風暴雨/我的思念如這般/我多想快馬加鞭,回到你的身邊/一起坐在西窗下,遙想當年/那點滴往事再次重現(xiàn)/艱難困苦一起分擔/No,no,no/我還在天邊/那綿綿的雨/就是我的思念
第四步:配上合適的曲子。
這是一首略帶憂傷的詩,那就配上憂傷的曲子,經(jīng)一致討論,我改的詞配上《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曲子,大家一唱,出奇的妙,感覺好極了,同學們搖頭晃腦,陶醉其中。有的同學自己給自己編曲子,也唱了出來,我讓學生展示的時候,班里不時響起贊賞的掌聲。我最后讓全班同學把自己改的詞都用合適的曲子唱出來,頓時語文課變成了音樂課。
三、小園香徑眾徘徊
有的同學很感興趣,主動要求星期天的時候再改詩,因為那樣有時間思考,在課上時間短,寫不好。因此我在周末布置了這樣的作業(yè):每個同學自己查閱資料改寫《觀書有感》并配上合適的曲子。交上來的作業(yè)中筆者選了一首較好的與大家分享:
半畝方塘/如鏡明亮/有多少光影在水面上蕩漾/曾經(jīng)以往/枯竭干涸/那是因為沒有活水注入池塘/成長已在路上/讀書亦是一樣/常讀常新/才成就夢想/期待世間群書都看透/就會乘著書籍的翅膀/未來在一瞬間照亮
她在最后特別注明了用《月亮之上》的曲子,我覺得可以。從此以后感興趣的同學經(jīng)常拿著自己的作品讓我看,感動之余,都會在課上向?qū)W生展示,然后深情朗誦,最后一起演唱,或許未來的詞作者就這樣誕生了。例如學生自己改的李白的《子夜秋歌》,他特別注明用《青花瓷》曲調(diào)。
《子夜秋歌》
錦繡長安,夜無眠,秋月輾轉(zhuǎn)間;
千家萬戶,砧石板,紛紛搗衣衫;
秋風寒砧聲轉(zhuǎn)思念吹不散
伊人思君盼玉關(guān)
何日邊關(guān)胡虜平郎君甲歸田
我愿執(zhí)子之手伴永遠
每當這樣的課堂結(jié)束后,很多同學會問:“老師,我們什么時候再改詩啊?”這是不是達到了我們的目的了呢!筆者可以肯定地說,這樣的詩學生們會終生難忘。正所謂打開一扇窗,收獲的是清新的空氣和陽光。
當然,詩從來就是與歌聯(lián)系在一起的,如何學習古詩也有很多的方法,但我認為學生喜歡的就是最好的!那就讓詩走進我們的歌,走進我們的生活,詩中有歌,歌中有詩,讓歌詞創(chuàng)作為詩插上飛翔的翅膀。
參考文獻:
[1]張景明.古詩教學經(jīng)驗匯編.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董奇.創(chuàng)造方法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羅申.新課程實驗專集.云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戴金紅,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實驗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