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標志性立法,對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作為新時代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是社會進步的體現(xiàn),也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要求。做積極維護法律尊嚴的現(xiàn)代公民,做帶頭遵紀守法的時代青年,在中小學生中普及《民法典》知識,了解新中國第一部法典,既有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實際價值,又有見證歷史規(guī)劃未來的重大意義。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民法典》更快更好實施,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及時地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相關內容的學習宣講教育活動,掀起了學法懂法用法熱潮。其中不乏有中小學設立了《民法典》知識課程。
關注未成年人成長,讓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讓學生學法、懂法、知法、守法,一直是法治教育的宗旨。針對青少年群體,設立《民法典》知識課程,組織開展知識競賽、主題演講、微視頻展播、法治文藝匯演等豐富多彩的《民法典》主題宣傳活動,加強對學生的《民法典》知識宣傳普及,有助于知法守法的概念在孩子們心里進一步鞏固,更對平安校園、平安社區(qū)的建設起到助推作用。
為加大普法力度,確?!睹穹ǖ洹飞钊朊裥?,人大代表深入學校宣傳新頒布的《民法典》的相關法律知識。 裴文豪攝
在一小學的課堂上,孩子們圍著檢察官聽講《民法典》。檢察官結合實際案例,向學生們講解了《民法典》的主要內容,以及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階段、未成年人侵權責任等法律知識和校園內外安全防范知識。 中新社發(fā)饒國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