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雅欣
時光飛逝,現(xiàn)在的中國與四十年前相比,真是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呀!
如今,一座座高樓大廈屹立在中華大地上;一條條公路四通八達,把人們送往各地;一臺臺探索機器向深海進發(fā),為人類尋找更多更好的資源……人民生活水平水漲船高,變得充實又精彩,而這都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
爺爺說他小時候,肉是一年才能吃一頓,過生日才有一個雞蛋,常常是油鹽拌飯吃,為了多賺點錢,他十來歲就得去干雜活。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比以前高多了,什么糧票、布票、油票都沒有了,爺爺想吃什么就能吃上什么,他可高興了!以前的年代,有一臺收音機就不錯了,什么電視電腦都沒有,那得多單調(diào)??!再看看現(xiàn)在的電子產(chǎn)品,五花八門,種類繁多,應有盡有,人們生活得富足且安樂。
教育問題是一個國家的晴雨表,自古就有“少年強則國強”的說法,對新一代的教育關系到國家的發(fā)展,關乎民族的未來。現(xiàn)在的學校,大多環(huán)境優(yōu)美,教學設備齊全,教學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教師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愛之心,有扎實學識,這個“四有”成為新時代老師們的追求目標,表現(xiàn)在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我們的課程也隨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了,比如體育課,我們揮灑汗水,享受青春,既增強體質(zhì),又放松身心。從中我也能學到許多做人的道理:長跑讓我明白堅持的意義;踢足球讓我看見了團隊合作的力量;打乒乓球讓我明白了拼搏的意義。我堅信,只要我肯努力,一定可以學有所成,新時代的教育讓我對未來充滿向往和希冀!
我們正處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肩負著民族復興的重任,中華民族能否永遠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責任在我,在你,在我們年輕一代的身上!在復興偉業(yè)的征程中,任何人都責無旁貸,我們會倍加珍惜現(xiàn)在,倍加勤奮、扎實、努力地學習,掌握知識,把握自己的命運,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輝煌,讓中華民族崛起,讓子孫后代都為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指導教師? 鐘永強)
【評點】
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構行文,通過今昔對比,歌頌了新中國飛速發(fā)展的物質(zhì)和文化生活。運用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描寫爺爺小時候的生活水平和如今富足安樂的日常生活,折射出改革開放為人們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引用習近平主席的話,引出嶄新的教育理念對青少年學習生活的積極影響。結尾直抒胸臆,從實際出發(fā),呼吁青少年在安逸的生活中為國苦讀,照應題目的同時,又能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