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fā)財
為利于統(tǒng)治,皇帝長相異于常人才有神秘性和說服力,于是史官想方設法地編造神話迷惑和欺騙大眾,皇帝在他們筆下大多怪模怪樣。
描述皇帝的外貌,史官慣用的手法有兩個——擬物化和貼牌化。
擬物化的慣例是將皇帝的某個部位喻為神秘或兇猛的動物,以體現(xiàn)其英雄本色。其中龍、虎、豹是熱門參照,比如“日角龍顏”“劍眉虎目”“蜂目豺聲”……司馬遷說嬴政“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用的就是這種手法,此后的漢光武帝和遼興宗也是“大口,隆準,日角”,“體貌魁梧,龍顏日角”。貼牌化則是將皇帝喻為遠古的賢君大圣,如唐堯虞舜等。這手法讓人覺得中國皇帝千人一面,只是買了不同的QQ秀。
擬物和貼牌勉強能看,天賦異稟的就有點嚇人了。
漢朝開國皇帝長得不算太怪,劉邦“隆準而龍顏,美須髯”,稍微特殊的是他的左腿,“有七十二黑子”。而到劉備,開始基因突變,“手長過膝,目能自顧其耳”。
如果劉備能進劇組,那么晉武帝也能,《晉書》說他也是手長過膝。此外,北周太祖、后周太祖、前秦苻堅、后秦姚萇、南燕慕容垂……史書記載他們個個手長過膝。
手長過膝的劉備是基因突變,而到了南北朝陳朝,整個家族批量生產(chǎn)這種怪物?!蛾悤氛f武帝“日角龍顏,垂手過膝”,宣帝和他的皇后都是手長過膝。
不在正常位置長毛或毛發(fā)分外茂密,也是當皇帝的料。晉元帝眉骨突出,左眉骨上方還長了白毛,因此當了皇帝;金世宗的特長是胡子特長,長過腹部;與他有一拼的是晉武帝和北周文帝,兩人的頭發(fā)長到腳后跟;毛發(fā)最猛的是漢宣帝,從頭到腳都長毛。
毛發(fā)長不算特別怪,《晉書》說西涼王呂光“左肘有肉印”。這塊肉印很神奇,在他攻打西域時忽然鼓了起來,變成兩個肉字——巨霸。種種跡象表明他要發(fā)達,正好前秦完蛋,他直接在西涼當了霸王……
胳膊長字不算霸道,身上長鱗才是王道。隋文帝生下來就長鱗,腦袋上還冒出一根龍角,把他母親嚇得失手將他摔到地上??赡芩凰さ綗倔髯由狭耍L大后腦門上一直有五條印子——“為人龍頷,額上有五柱入頂”。
身上長鱗的皇帝集中于南北朝。北魏孝武帝和南齊高帝都是全身有鱗,更牛的是北齊文宣帝:黑皮,寬臉,尖下巴,身上有鱗,八個腳踝。
南北朝“怪物之最”是梁武帝。《南史》中說他生來就帶一道異常的光,相貌超級怪:額骨隆個大包,面部如龍,回頭如虎望重山,舌紋為八字形,脖子冒光,身體對著太陽卻沒影子,兩個髖骨并生,右手有個“武”字。
最后登場的是遼太祖。他生來就像三歲小孩那么大,下地就能爬,三個月就能跑,過百日后張口就能說話。遼太祖目光炯炯,臉型是連葫蘆兄弟不敢碰的時尚錐子臉——“額寬頰瘦”。成年后的他身高九尺,能開300斤的大弓。箭靶子是誰?后漢高祖!《五代史》說他“目多白睛”,就是說他的眼睛除了中間一小黑點,其余全白,像只有10環(huán)和1環(huán)的射擊靶……
皇帝長相如此荒誕,大概是因為他們受天命而治天下,盡顯神秘、威嚴和與眾不同,以接受民眾膜拜,從而鞏固統(tǒng)治。而史官對他們外貌特征的表述則是一種很復雜的文化現(xiàn)象,深受巫術、宗教、典籍、文學的影響。
(摘自《百家講壇》)
◇ 梁鳳儀
沈陽故宮最有意思的遺跡,是宮內(nèi)一塊巨大的石頭,叫“十面石”,坊間有句話:“未見十面石,等于未見過世面。”
這其中有兩重意義。其一,“十面石”是價值連城、很少見的歷史文物,石頭四周有八個同等面積的面,都有碑文,另朝天俯地上下各一面,是為十面。沒有機會看過這塊石,等于“大鄉(xiāng)里”。另一重意義卻很含哲理,意思是說做人未能對世情事理作面面觀,即是看不全、看不透,不可妄言自己見過世面。
精彩之處更在于永遠沒有人可以看足十面,因為最底下的一面貼在地上。可見做人處事必有自己思慮不周之處,別以為八面玲瓏就已足夠了。? ? (摘自《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