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萍
角色游戲是小班幼兒最喜愛、最主要的游戲活動。高質量的游戲會增強幼兒的游戲興趣,游戲水平關系到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教師要通過科學的引導,激發(fā)幼兒角色游戲興趣,不斷地提升幼兒游戲質量。
游戲前,要幫助幼兒確立游戲的主題,分配游戲的角色。教師要讓幼兒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玩、扮演什么角色,愉快地融入游戲。
(一)確立游戲主題
教師可以利用玩具以及富有情感的語言,激發(fā)幼兒的游戲興趣,幫助他們確立主題,實現(xiàn)他們的設想,比如用娃娃引出“娃娃家”主題。隨著游戲的推進,教師可以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主題。比如,教師看到幼兒一個人在玩“開汽車”,他東張西望卻不會主動地與別人交流,教師可以走上去與他互動,教師:“你好,你能帶我去菜場嗎?”幼兒:“可以,你上來吧!”教師:“我的箱子太重了,你能幫我搬一下嗎?”幼兒:“好的呀!”這樣,幼兒能快樂地為他人服務,同時也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角色身份。后來,又有幾個幼兒也想來扮演“司機”,教師就引導他們組建一個“車隊”,并引導他們商量不同的行車路線,于是,就出現(xiàn)了“出租車”游戲主題。
(二)分配游戲的角色
小班幼兒由于生活經驗的局限,還不太明白一個主題游戲中需要哪些角色。最初,教師可以直接提出一些角色,讓幼兒自行選擇。比如,教師可提示說:“娃娃家里還缺少個爸爸,誰愿意來當娃娃的爸爸?”讓幼兒慢慢學會與同伴共同商量分配角色,輪流擔任主要角色。一方面,這可以使幼兒學會謙讓,另一方面,也能使每個幼兒都有扮演不同角色和鍛煉自己的機會。教師還要幫助幼兒理解角色,從而豐富角色的活動內容和細節(jié)。
游戲中,要幫助幼兒明確角色的任務,拓展游戲的情節(jié)。教師要讓幼兒知道自己要玩什么、怎么玩,盡情地參與游戲。
(一)明確角色的任務
小班幼兒在游戲中還時常忘記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需要教師用角色的身份給予引導。比如,一個當“營業(yè)員”的幼兒離開了崗位,到處亂跑。教師便以“顧客”身份來到了商店買東西,提醒這個幼兒回到商店里。并說:“營業(yè)員不能離開柜臺呀,我要來買東西,營業(yè)員要負責接待呀?!苯處熗ㄟ^扮演角色參與游戲的方式提醒幼兒,可保證幼兒扮演角色的穩(wěn)定性和角色活動的豐富多樣性。有時,還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幫助幼兒調整角色。比如,一個當“建筑工人”的幼兒,搬運積木累得滿頭大汗,不知疲倦。教師可建議他去當“交通警察”,坐在崗亭里開紅綠燈,使其得到休息。由此可見,教師通過觀察可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并給予幫助。
(二)拓展游戲的情節(jié)
小班幼兒喜歡游戲,但不太會玩角色游戲。教師可直接參與游戲,扮演角色,促進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小班幼兒對成人的依賴性強,當看到教師成為他們的游戲伙伴時,會顯得格外興奮。教師擔任角色后,便可以角色的身份引導游戲。教師可以擔任主要角色或一般角色,也可以不固定在一個角色上。比如,“娃娃家”各角色的活動單調又缺乏互動,教師便可扮演“媽媽”,請“爸爸”去買菜,讓“姐姐”去洗衣服,自己則給娃娃穿衣、喂飯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擔任了游戲的主角,使其他幼兒都有了自己的角色任務,游戲的內容也就豐富起來了。教師還要保證每天都有足夠的時間游戲,讓幼兒深入地開展游戲。
游戲后,要幫助幼兒整理游戲的材料,開展游戲的評價。教師要讓幼兒知道做游戲要有始有終,讓其積極地分享自己的游戲感受,學習同伴的優(yōu)秀經驗。
(一)整理游戲的材料
游戲結束時,要引導幼兒收拾玩具和材料,還要發(fā)揚互助精神。在小班幼兒入園初期,教師就要逐漸教會幼兒收拾玩具和場地的方法。教師要言傳身教,帶領幼兒收拾,做到物歸原地。通過每天不斷地整理玩具,幼兒就能清楚地了解每種玩具的特性,并知道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玩具。同時,教師還要培養(yǎng)幼兒從小愛護玩具的意識,不能因為幼兒整理物品的能力較弱就由教師或保育員代替他們去整理各類材料。
(二)開展游戲的評價
游戲評價主要是對幼兒的表現(xiàn)和游戲的內容進行簡短而適當?shù)狞c評。教師可采用情感式點評,以情感激發(fā)為主,及時表揚表現(xiàn)好的幼兒,也要指出游戲中的不足。點評要有針對性,不必面面俱到,也不要泛泛而談。教師可以通過實物、照片及視頻來輔助幼兒回顧自己的游戲過程,讓幼兒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和同伴的進步或不足之處,幫助他們進一步總結經驗,增強游戲的目的性和任務意識,認真履行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職責。
綜上所述,教師的科學引導是激發(fā)幼兒游戲興趣的關鍵。在游戲中,教師要尊重和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抓住游戲過程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適時、適當?shù)貛椭變喊凑兆约旱呐d趣和想法愉快地開展游戲,逐步提高游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