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定先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VC)又稱為外陰陰道念珠菌病或念珠菌性陰道炎,屬于機會性真菌感染性疾病。調查數據顯示,大約75%的婦女曾患有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而其中40%~50%的婦女有復發(fā)經歷,5%~10%的婦女甚至還出現了每年4次的病情反復經歷。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發(fā)病率高,病情易反復,病程時間較長,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是由假絲酵母菌引發(fā)的一種外陰陰道炎癥疾病。通常情況下,女性的陰道內廣泛分布著假絲酵母菌,當女性進入妊娠階段時,機體的免疫力會迅速下降,導致局部抵御機制受損,使得假絲酵母菌快速增殖。特別是糖尿病孕婦,在糖尿病的影響下,陰道中的糖原會迅速增多,并促使酸度升高,為假絲酵母菌的增殖提供了最佳的環(huán)境。故在孕期階段假絲酵母菌陰道炎有著較高的發(fā)病率,特別是血糖水平控制效果較差以及肥胖的孕婦。
合并有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孕婦多有陰道瘙癢癥狀,夜間尤其明顯,同時白帶明顯增多,部分伴隨有白帶呈豆渣狀或凝乳狀,也有部分孕婦的白帶不會出現明顯變化。部分孕婦在陰道瘙癢的同時還存在灼熱感,并且在排尿時有輕微痛感,排尿次數增加,排尿困難。
妊娠合并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會給母嬰帶來一定的影響,容易引發(fā)孕婦逆行性感染導致絨毛膜羊膜炎和子宮內膜炎等。及時有效的治療,能極大程度上保證母嬰健康。為此,孕婦在確診感染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后,應積極配合治療。因妊娠期的特殊性,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治療受到了諸多的限制,但隨著妊娠合并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研究的不斷深入,其治療方法也越來越豐富,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抗真菌藥物治療。醫(yī)生對孕婦進行藥物敏感試驗以及陰道假絲酵母菌培養(yǎng),并結合藥敏試驗結果與細菌培養(yǎng)結果,針對性地為孕婦提供抗菌藥物治療。但考慮到孕婦的孕期需求,醫(yī)生普遍采取克霉唑和制霉菌素栓等進行陰道給藥。
2.誘因控制。醫(yī)生要了解孕婦出現陰道假絲酵母菌感染的誘因,針對誘因采取規(guī)范治療,例如,合并糖尿病為誘因時,醫(yī)生應加強孕婦血糖水平的控制。
3.性伴侶治療。針對合并有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并伴有病情反復情況的孕婦,其性伴侶也必須接受檢查,必要情況下還需要為其提供用藥干預,以此達到控制復發(fā)率的效果。
4.個性化治療。醫(yī)生如實記錄孕婦病情,每次進行孕檢時,了解其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情變化情況,并結合其病情制定個性化的用藥指導。
5.指標監(jiān)測。針對需要接受抗真菌藥物口服治療的孕婦,醫(yī)生要定期監(jiān)測其腎功能指標、肝功能指標以及用藥反應,并注意觀察胎兒的生長情況,以免引起胎兒畸形發(fā)育。
1.合并有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孕婦應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
2.孕婦應及時就醫(yī),并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囑咐堅持用藥,不得隨意停藥或者減少用量。因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反復性較強,一旦治療不徹底就可能發(fā)展成為復雜性念珠菌陰道炎,加重病情,延長病程。
3.日常注意避開疾病誘發(fā)因素,包括不隨意服用抗生素,不大量使用抑制劑等。
4.注意個人衛(wèi)生。合并有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孕婦,必須加強個人衛(wèi)生,尤其是在急性期階段應避免性生活。盡量選擇寬松透氣的純棉內褲,且需要對內褲進行燙洗,并單獨清洗、放置,以防出現交叉感染。
5.不主張孕婦經常用碘伏、陰道洗液等進行陰道沖洗,容易導致陰道菌群失調,引起霉菌感染,平日以清水洗外陰即可。若出現了外陰道瘙癢難以忍受的情況,孕婦不可用過熱的水進行燙洗,應及時到醫(yī)院接受檢查治療。
6.若血糖水平較高或合并有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孕婦,必須加強對血糖水平的控制,注意日常飲食,盡量避免攝入糖分含量較高的食物。
總之,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是一種臨床中較為多見的妊娠期疾病。孕婦在患有該病時,切忌病急亂投醫(yī),一定要通過正規(guī)途徑接受檢查和治療。孕婦若在妊娠階段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到醫(yī)院進行咨詢和檢查,以便在最短時間內控制疾病,保障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