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超, 臧偉莉,鄧金標,蘇 旭,2*
(1.山東凱威爾新材料有限公司,山東 淄博 255400; 2.張家港九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 215625)
不飽和聚酯樹脂(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UPR)是由不飽和二元酸(或酸酐)、飽和二元酸(或酸酐)與二元醇縮聚而成的含有不飽和雙鍵的線型聚合物,溶于乙烯基溶劑中而形成的粘稠液體[1]。目前UPR在玻璃鋼和復合材料領域中應用十分廣泛,主要是由于其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以及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電性能和耐化學性能等[2-3]。
目前,苯乙烯是不飽和聚酯樹脂中最常用的稀釋劑(兼具交聯(lián)劑的作用),占樹脂質量的30%~50%。但是苯乙烯的常溫蒸氣壓較高,易揮發(fā),尤其在使用手糊或噴射成型工藝制作玻璃鋼制品的過程中,會污染環(huán)境和危害操作者身體健康[4-5]。因此有效降低不飽和聚酯樹脂中苯乙烯的揮發(fā)量引起了研究者的特別關注,目前市面上LSE樹脂的研發(fā)途徑主要三個方面:添加苯乙烯揮發(fā)抑制劑、合成低苯乙烯含量的樹脂、使用揮發(fā)性低的單體[6]。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過程屬于自由基共聚合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產生較大的體積收縮,不適用于厚制品。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需要研發(fā)出一款長凝膠、快固化、低放熱,并且苯乙烯揮發(fā)量低的不飽和聚酯樹脂。
本實驗通過在不飽和聚酯合成過程中加入苯乙烯揮發(fā)抑制劑和粘結促進劑,制備的樹脂同時具有低的苯乙烯的揮發(fā)和良好的層間結合。在合成的鄰苯型不飽和聚酯樹脂中加入促進劑、觸變劑、以及其它輔助劑,來制備出一款硬度快、氣干性好、低放熱的預促進觸變型樹脂,該款樹脂適用于手糊、噴射等成型工藝,應用于漁船、汽車、衛(wèi)浴等領域。通過對合成的不飽和聚酯樹脂進行表征、應用性能測試以及客戶端試用,來檢驗樹脂的適用性。
實驗原料:鄰苯二甲酸酐(PA,分析純),新戊二醇(NPG,分析純),乙二醇(EG,分析純),丙二醇(PG,分析純),順丁烯二酸酐(MA,分析純),苯乙烯(St,工業(yè)品)。
實驗儀器:五口燒瓶,定制;NDJ-79型旋轉粘度計,上海昌吉地質儀器有限公司;BROOKFIELD(CAP1000+H),美國;萬能試驗機,擺錘式沖擊試驗機,熱變形維卡軟化點試驗機,廠家均為美特斯工業(yè)系統(tǒng)(中國)有限公司。
樹脂的觸變、粘度、酸值、固體含量、凝膠時間、固化時間、放熱峰溫度以及澆鑄體的力學性能測試均按相應GB標準進行測試。
1.3.1 預促進觸變樹脂的基體樹酯(以下簡稱基體樹脂)的配方設計
低粘度、低活性不飽和聚酯樹脂與通用不飽和聚酯樹脂有較大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所用二元醇的種類和用量,以及不飽和聚酯相對分子質量。一般為了得到低粘度的樹脂,需要通過加大二元醇的過量比來降低不飽和聚酯的相對分子質量,二元醇的過量比一般高于25%[7]。此外,為了使合成的預促進觸變樹脂可用于厚制品,樹脂需要具備長凝膠、短固化、低放熱的特點,基體樹脂的配方設計時降低不飽和酸(MA)的用量,不飽和度一般低于20%。基體樹脂的配方見表1。
1.3.2 預促進觸變樹脂的合成工藝
在2 L的五口燒瓶內,按照下述步驟進行小試實驗。
(1)縮聚酯化反應:將反應原料PA、MA、EG、PG、NPG按照配方比例(表1)加入反應瓶(五口燒瓶)內,通入N2并開始加熱。逐步緩慢升溫至出水溫度(155~160℃),反應一段時間后按照15~18℃/h的升溫速率升溫至205℃恒溫,測定酸值達到34 mgKOH/g ,即為反應終點。
表1 基體樹脂的配方
(2)稀釋:將上述縮聚酯化產物降溫至90℃左右,加入一定量的苯乙烯,在60~80℃保溫攪拌均勻后,降溫至45℃以內放料,即得到鄰苯型不飽和聚酯樹脂。
(3)調配預促進觸變樹脂:將上述不飽和聚酯樹脂放到反應瓶中,邊攪拌邊加入促進劑、觸變劑、以及輔料,所有原料加入后攪拌20 min(攪拌器轉速1000 r/min),即得到鄰苯型預促進觸變樹脂。
表2為按照上述合成工藝制備的預促進觸變樹脂的液體指標。由表2可知,樹脂的粘度在150~250 mPa·s,該粘度有利于樹脂對增強增強體充分浸潤,保證最終產品的性能,滿足手糊成型和噴射成型的工藝要求;樹脂的固化為長凝膠、低放熱,使得樹脂在大件上可連續(xù)積層5層以上而無質量問題;樹脂的觸變適中,可防止在磨具表面出現(xiàn)流膠而影響產品的表面質量。此外,由表3可知,樹脂澆鑄體和玻璃鋼制品均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
表2 預促進觸變樹脂的液體指標
表3 預促進觸變樹脂澆鑄體和玻璃鋼制品的力學性能
圖1是低苯乙烯揮發(fā)預促進觸變樹脂(LSE-UPR)和普通樹脂的動態(tài)—靜態(tài)苯乙烯揮發(fā)情況。具體實驗步驟:用萬分天平分別稱取50 g的LSE-UPR和普通樹脂(在室溫25℃,濕度46%條件下),將樹脂同時放置在多工位磁力攪拌器上,先攪拌15 min,然后停止攪拌靜置,動態(tài)和靜態(tài)時每3 min測試一次樣品的質量。平行進行5個實驗,實驗結果取平均值。
由圖1可知,苯乙烯揮發(fā)抑制劑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不飽和聚酯樹脂苯乙烯的揮發(fā),樹脂動—靜態(tài)放置30 min后,苯乙烯的揮發(fā)量可減少80%左右。根據客戶實際的操作周期,苯乙烯揮發(fā)實驗只測試了30 min的質量變化。
圖1 LSE-UPR和普通樹脂的動態(tài)-靜態(tài)苯乙烯揮發(fā)情況
不飽和聚酯的固化是指在引發(fā)劑的作用下,線型聚酯鏈中的不飽和雙鍵與交聯(lián)單體的雙鍵結合,形成三向交聯(lián)的不溶不熔的體型結構的過程[8-9]。表4是不同固化溫度和固化劑含量條件下,UPR固化的凝膠時間、固化時間和放熱峰溫度。圖2是固化固化溫度和固化劑含量對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凝膠時間影響。由表4分析可知,樹脂的固化溫度越高,凝膠時間和固化時間越短,放熱峰溫度也會相應的提高的。這是由于隨著固化溫度的提高,固化前期釋放的自由基量越多,固化誘導期逐步縮短,相應地達到放熱峰溫度變短。分析表4和圖2可知,固化劑的用量對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凝膠時間和固化時間影響顯著,與1.2 phr 固化劑相比,2.0 phr的凝膠時間和固化時間縮短了30%以上。這是因為隨著固化劑含量的增加,樹脂中的阻聚劑被消耗的更快。
圖2 固化溫度和固化劑添加量對預促進觸變樹脂凝膠時間的影響
表4 預促進觸變樹脂澆鑄體的凝膠時間、固化時間和放熱峰溫度
此外,需要特別注意樹脂在不同固化條件下的固化放熱峰溫度,放熱峰溫度對玻璃鋼制品的性能具有顯著影響。由于聚合物的導熱性差,固化升溫速率過快會導致固化放熱溫度過高,內部會產生較大的熱應力,制品易發(fā)生開裂、翹曲現(xiàn)象[8]。由表4可知,在實驗條件下,樹脂的固化放熱峰低(≤ 120℃),使用時不會由于放熱峰的原因而受到限制,可適用于厚制品。
表 5 預促進觸變樹脂的手糊玻璃鋼實驗
表5是預促進觸變樹脂的手糊玻璃鋼(FRP)制品的氣干性和巴氏硬度情況。手糊玻璃鋼是采用樹脂配合1層方格布和4層短切氈。玻纖浸潤性好的樹脂,在用短切氈制作手糊玻璃鋼時,酯含量在60%以內。分析表5可知,手糊玻璃鋼制品的樹脂含量在53%,表明樹脂的浸潤性良好。在室溫19℃、濕度45%條件下,玻璃鋼制品在130 min左右表面不粘手,樹脂的氣干性很好。
圖3為使用該款預促進觸變樹脂制作的手糊玻璃鋼和青少年用賽帆。由圖3(b)可知,賽帆制品表面沒有出現(xiàn)流掛,制品沒有翹曲、開裂等問題,說明該款樹脂的觸變適中,固化放熱體系好,適合立面施工及連續(xù)積層制品。
圖3 樹脂的手糊玻璃鋼(a)和青少年用賽帆(b)的圖片
本文通過在合成的不飽和聚酯樹脂中添加苯乙烯揮發(fā)抑制劑、促進劑和觸變劑的方法,制備了低揮發(fā)快固化預促進觸變樹脂。該款樹脂的粘度低、觸變適中,可以防止樹脂流掛且不影響樹脂的浸潤性;樹脂的長凝膠、快固化、低放熱峰,有利于樹脂在厚制品上的應用;添加的苯乙烯揮發(fā)劑顯著的降低了苯乙烯的揮發(fā)。